一种轴对称钝头体返回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3486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对称钝头体返回器,采用该设计的返回器布局由舱体(1)、耳片(2)、以及一对边条(3)组成。耳片(2)位于舱体(1)尾部迎风面的中央,边条(3)位于舱体(1)的左右两侧。边条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亚声速时返回器背风面的流场结构,降低使得返回器不稳定的俯仰力矩,耳片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有利于返回器稳定的俯仰力矩。采用这种返回器外形能够满足载人登月再入的升阻比要求,同时又能够实现单点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返回器气动布局,能够适用于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及高超声速再入飞行。
技术介绍
载人登月返回器返回地面时,需要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飞行,和第一宇宙速度载人再入飞行相比难度更大,因此对返回器(一般采用轴对称钝头体外形)气动特性的要求更高。我国的“神舟”载人飞船返回器已成功实现了第一宇宙速度的载人再入飞行,但是这种返回器气动外形并不能满足第二宇宙速度载人再入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升阻比偏低。第二宇宙速度载人再入一般要求返回器的升阻比在O. 30以上,而“神舟”返回器 的升阻比只有O. 25左右。升阻比较高的返回器外形,如Apollo,往往存在非单点稳定的问题,即在0° 180°攻角范围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静稳定配平点。假如返回器在再入过程中以非设计配平攻角飞行,那么热防护系统不能提供足够保护,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Apollo采用了一套备用的反作用力控制系统(RCS)来确保在主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仍能够控制返回器的飞行姿态。但是在控制系统全部失效的情形下,返回器的飞行安全很难得到保证。而对于单点稳定的返回器外形,如“神舟”,即使控制系统失效,返回器在飞行姿态偏离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对称钝头体返回器,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舱体(1)、一个耳片(2)、以及两个边条(3);所述舱体为轴对称钝头体,依次由头部(11)、倒圆(12)、后体(13)、球面过渡体(14)和尾部(15)组成;所述头部(11)为球冠形状,所述头部(11)通过倒圆(12)过渡至后体(13),后体(13)为锥面形状;所述尾部(15)为锥体或柱体,后体(13)与尾部(15)之间通过球面过渡体(14)连接;所述耳片(2)安装在所述球面过渡体(14)的迎风面的中央,两个边条3分别位于舱体(1)的左右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冰雁詹慧玲周伟江纪楚群杨云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