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铝不锈钢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3259 阅读:3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覆铝不锈钢带,一种覆铝不锈钢带,所述不锈钢带包括不锈钢带本体及不锈钢带外表面的铝层,所述外表面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及左右两侧面;所述上下表面的铝层为镀层,即为通过电镀的方法建立的铝层,所述两侧面的铝层也为镀层;。上下表面的铝层厚度为0.2mm-0.5mm;。两侧面的铝层厚度为0.4mm-0.6mm。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这种覆铝不锈钢带,通过电镀的方法得到铝层保护层,防腐防锈。但铝层不宜过厚,因此,也应根据不锈钢带的厚度进行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覆铝不锈钢带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不锈钢带表面一般不具有覆层,很多厂家在生产不锈钢带时,不锈钢往往是裸露于空气的,但在某种特殊使用情况下,不锈钢带可能会处于一种酸碱环境中,导致不锈钢带受到腐蚀,而失去其原有的功效。本专利提供一种覆铝不锈钢带,即在出厂前即对不锈钢带进行镀层,以保护不锈钢带,免受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覆铝不锈钢带,所述不锈钢 带包括不锈钢带本体及不锈钢带外表面的铝层,所述外表面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及左右两侧面;所述上下表面的铝层为镀层,即为通过电镀的方法建立的铝层,所述两侧面的铝层也为镀层。进一步地,所述上下表面的招层厚度为O. 2mm-0. 5mm。进一步地,所述两侧面的招层厚度为O. 4mm-0. 6mm。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这种覆铝不锈钢带,通过电镀的方法得到铝层保护层,防腐防锈。但铝层不宜过厚,因此,也应根据不锈钢带的厚度进行设计。附图说明图I为覆铝不锈钢带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所述不锈钢带包括不锈钢带本体I及不锈钢带外表面的铝层2,所述外表面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及左右两侧面;所述上下表面的铝层2为镀层,即为通过电镀的方法建立的铝层2,所述两侧面的铝层32也为镀层。进一步地,所述上下表面的招层2厚度为O. 2mm-0. 5mm。进一步地,所述两侧面的招层厚度3为O. 4mm-0. 6m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凡是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覆铝不锈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带包括不锈钢带本体及不锈钢带外表面的铝层,所述外表面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及左右两侧面;所述上下表面的铝层为镀层,即为通过电镀的方法建立的铝层,所述两侧面的铝层也为镀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覆铝不锈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表面的铝层厚度为O.2mm-0. 5mm。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覆铝不锈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面的铝层厚度为O.4mm-0. 6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覆铝不锈钢带,一种覆铝不锈钢带,所述不锈钢带包括不锈钢带本体及不锈钢带外表面的铝层,所述外表面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及左右两侧面;所述上下表面的铝层为镀层,即为通过电镀的方法建立的铝层,所述两侧面的铝层也为镀层;。上下表面的铝层厚度为0.2mm-0.5mm;。两侧面的铝层厚度为0.4mm-0.6mm。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这种覆铝不锈钢带,通过电镀的方法得到铝层保护层,防腐防锈。但铝层不宜过厚,因此,也应根据不锈钢带的厚度进行设计。文档编号B32B15/01GK102941700SQ20121045649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程坚明 申请人:无锡市光源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覆铝不锈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带包括不锈钢带本体及不锈钢带外表面的铝层,所述外表面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及左右两侧面;所述上下表面的铝层为镀层,即为通过电镀的方法建立的铝层,所述两侧面的铝层也为镀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坚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光源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