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位顶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321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行位顶出结构,其使得行位顶针的前部不会产生振动,确保行位顶针的位置不发生偏移,确保注塑产品的高质量。其包括行位铲机、斜导柱、行位顶针、后模行位座,所述行位铲机设置有竖直槽,所述斜导柱位于所述后模行位座的斜导槽内,所述行位顶针顶装于型腔,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顶装于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凸圆端、后模行位座的顶针安装孔内壁,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连接受力块,所述连接受力块的两端均为圆弧面,所述连接受力块的一端顶装于所述竖直槽的内壁、另一端嵌装于所述后行位顶针的尾部半球形安装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结构的
,具体为行位顶出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行位顶针的顶出结构,其行位顶针的尾部设置有弹簧顶装于行位铲机的竖直槽,行位铲机向上运动时,其和行位顶针的尾部产生竖直向的摩擦力,使得行位顶针的前部会产生振动,有可能使得行位顶针的位置发生偏移,使得注塑产品的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行位顶出结构,其使得行位顶针的前部不会产生振动,确保行位顶针的位置不发生偏移,确保注塑产品的高质量。 行位顶出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行位铲机、斜导柱、行位顶针、后模行位座,所述行位铲机设置有竖直槽,所述斜导柱位于所述后模行位座的斜导槽内,所述行位顶针顶装于型腔,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顶装于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凸圆端、后模行位座的顶针安装孔内壁,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连接受力块,所述连接受力块的两端均为圆弧面,所述连接受力块的一端顶装于所述竖直槽的内壁、另一端嵌装于所述后行位顶针的尾部半球形安装槽内。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后,竖直槽和连接受力块产生的竖直向的摩擦力被另一端的圆环面分散抵消,其使得行位顶针的前部不会产生振动,确保行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行位顶出结构,其包括行位铲机、斜导柱、行位顶针、后模行位座,所述行位铲机设置有竖直槽,所述斜导柱位于所述后模行位座的斜导槽内,所述行位顶针顶装于型腔,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顶装于所述行位顶针的尾部凸圆端、后模行位座的顶针安装孔内壁,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连接受力块,所述连接受力块的两端均为圆弧面,所述连接受力块的一端顶装于所述竖直槽的内壁、另一端嵌装于所述后行位顶针的尾部半球形安装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东良
申请(专利权)人: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