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式布置电极电动力修复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277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筒式布置电极电动力修复装置和方法,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由电极液储存箱、电极液阀门、至少两个有共同圆心的圆环形或弧形电极室和电极、电极液流量计、加液泵阀门、加液泵、吸附层组成;电极位于电极室内,且和外接直流电源相连;电极室和加液泵相连。所述的方法为:通过对待处理的污染场地的污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室数量,将电极室和电极埋入地下,通过加液泵将电极液注入电极室;给电极通电,从而使污染场地里面的重金属离子被吸附到吸附层上的吸附材料上,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程造价低,使用范围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具有经济、高效、节能、快速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设备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大量的制药厂、化工厂、冶炼厂、机械设备厂进行了搬迁,留下大量的受重金属污染的场地,这些土地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人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这对目前的种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修复方法有固定稳定化、电动力修复等。对国内已经实施修复的场地的统计结果发现,固定稳定化得到了应用,但是现在的固定稳定化技术仅将离子转化为化合物,但是转化成的化合物有转化为离子的可能性,因此存在着风险;而·电动力修复技术是将金属离子驱动并向吸附介质移动,最终金属离子被吸附介质所吸附,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在电动力修复方面,首先得弄清楚影响电动力运用的的主要因素。金春姬等(金春姬,李鸿江,贾永刚,罗先香,郭秀军.电动力学法修复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05:341-344+365-316.)针对电动力修复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展望,他们发现在运用电动力修复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I)靠近电动力修复电极的土壤发生极化现象(即活化极化、电阻极化、浓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筒式布置电极电动力修复装置,包括电极液储存箱、加液泵、电极室和电极、吸附层;其特征在于,电极液储存箱通过管道与加液泵相连;加液泵通过管道与电极室相连;电极位于所述的电极室内,并通过导线和外接直流电源相连,每个电极室内有一个电极;所述的电极室和电极至少为两个,在每两个相邻的电极室之间布置有吸附层;所述的电极和电极室为圆环状或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理杨琦张一梅卢宏玮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