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275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清洗机,其具有:收容要清洗的内窥镜的清洗槽;卡止内窥镜的一部分,在清洗槽内上下移动的网架;使该网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调整在网架上设置内窥镜时的网架的停止位置的位置调整部;和根据位置调整部的算出结果控制驱动机构的驱动控制机构。该内窥镜清洗机能够有效地简单地使操作者设置内窥镜。另外,内窥镜清洗机在进行清洗工序、消毒工序和冲洗工序而清洗内窥镜时,各工序完成后向所述清洗槽内吹附空气等气体,能够合适地抑制反复使用的消毒液等的稀释/劣化和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清洗内窥镜的内窥镜清洗机,更详细地,涉及具有保持内窥镜的网架的内窥镜清洗机或能够抑制消毒液的劣化和消耗并且还能够实现处理时间的缩短的内窥镜清洗机。在此,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清洗内窥镜”是指实施包含对内窥镜用清洗液清洗的清洗工序、对用清洗液清洗后的内窥镜进行消毒的消毒工序以及对消毒后的内窥镜进行冲洗的 冲洗工序的对内窥镜清洗和消毒的清洗工艺,其意味着广义的“清洗”,清洗工序是指用清洗液清洗内窥镜,意味着狭义的“清洗”。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内窥镜通过将插入管插入人体等生物体内,从而进行体内特别是其内脏的诊断、标本米集和治疗等。另外,众所周知,内窥镜基本上由插入人体的插入部、对插入部进行操作或进行送气/送水等内窥镜的操作的操作部、与送气源和吸引泵等连接的连接器部(LG(LightGuide :光导)连接器部)以及连接连接器部和操作部以及插入部的通用线缆(LG柔性部)等构成。内窥镜通常不是一次性使用的,而是多个患者共用,并且反复使用。由于这样反复使用内窥镜,所以为了防止以内窥镜为媒介的细菌感染等,每一次使用都必须对内窥镜进行清洗。因此,对内窥镜自动清洗的内窥镜清洗机正在以各种方式实用化。作为这样的清洗内窥镜的装置例如特开2003-135396号公报记载的内窥镜清洗机。在此,特开2003-135396号公报中记载了这样的内窥镜的清洗装置,在清洗槽内清洗内窥镜的装置中,具有设置所述内窥镜并且插脱自如地配置在所述清洗槽内的托盘。该特开2003-135396号公报中记载的清洗装置,在清洗槽的外侧将内窥镜设置在托盘上,将该托盘插入清洗槽内,使清洗液和消毒液在清洗槽内循环,对内窥镜进行清洗。另外,内窥镜清洗机作为另外一例如特开2006-68095号公报所公开的装置,将内窥镜的插入部和通用线缆卷绕,将内窥镜收容在清洗槽中,使清洗液和消毒液在包括该清洗槽在内的路径中循环(或者,消毒液仅进行浸溃),而进行内窥镜的清洗。这样的内窥镜清洗机一般通过清洗液清洗内窥镜,或者再用水进行冲洗的清洗工序、通过消毒液对内窥镜消毒的消毒工序和通过自来水等对内窥镜冲洗而除去消毒液等的冲洗工序后,而进行内窥镜的清洗。另外,特开平10-305011号公报公开了这样的内窥镜清洗机,其是仅对内窥镜的插入部进行清洗的装置,在筒状的主体内收容插入部,进行水洗、清洗液的清洗工序和消毒液的消毒工序后,压送空气而进行干燥。内窥镜清洗机中,在清洗工序、消毒工序和冲洗工序各工序中,不仅内窥镜外部,钳通道和送气/送水通路等,对内窥镜的内部管路内也循环处理液进行处理。这些内窥镜的管路由于排水是困难的,所以处理完成后,将空气导入管路内,压出处理液。另一方面,收容内窥镜的清洗槽内的处理液当处理完成后通过重力下落或通过排水用泵从清洗槽排出。特开2003-135396号公报所示,内窥镜清洗机中,通过对内窥镜进行清洗,从而能够自动对内窥镜进行清洗。另外,由于能够事先将内窥镜设置在托盘中,所以能够缩短设置时间。但是,在特开2003-135396号公报所示的内窥镜清洗机中,需要从清洗槽取出托盘,操作者需要搬送托盘,所以存在造成操作者的负担的问题。·另外,一般的内窥镜清洗机中,消毒液在进行规定次数的清洗之前进行回收和反复使用。但是,清洗槽内的处理液由于工序完成后仅是从清洗槽排出,所以处理液会残留在清洗槽内或内窥镜的外皮上。因此,清洗工序完成后,对清洗槽内供给消毒液,则清洗工序的处理液(清洗液或冲洗用水)混入消毒液而使消毒液稀释,使消毒能力降低。另外,消毒工序完成后,即使从清洗槽排出消毒液进行回收,清洗槽内等处仍残留消毒液,在后面的冲洗工序中与冲洗液一起排出,所以每次进行清洗都会使消毒液减少,即消毒液的消耗量增加。而且,在通常的内窥镜清洗机中,各工序中,由于要确保从清洗槽排水后晾干水分的时间,所以内窥镜清洗的处理时间变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消除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提供能够使操作者高效简单地设置内窥镜的内窥镜清洗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消除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提供这样的内窥镜清洗机,其进行清洗工序、消毒工序和冲洗工序,对内窥镜进行清洗/消毒,其中,能够降低各工序完成而从清洗槽排水后残留在清洗槽内和内窥镜的外皮上的清洗液和消毒液等处理液的量,由此能够抑制清洗液和消毒液等处理液的劣化和减少,另外也能够缩短处理时间。为了解决所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为一种内窥镜清洗机,其清洗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具有清洗槽,其收容要清洗的内窥镜;网架,其卡止所述内窥镜的一部分,在所述清洗槽内上下移动;驱动机构,其使所述网架上下移动;位置调整部,其调整在所述网架上设置所述内窥镜时的所述网架的停止位置;和驱动控制机构,其根据所述位置调整部的算出结果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内窥镜清洗机中,优选所述清洗槽是水平方向的截面为长方形且铅直方向的长度比水平方向截面的长度方向的长度长的形状。另外,优选还具有读取操作者的识别信息的读取机构,所述位置调整部根据所述读取机构读取的识别信息来确定所述停止位置。另外优选所述读取机构无线读取所述识别信息。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在所述停止位置使所述网架倾斜规定角度。另外优选所述网架在多个部位卡止所述内窥镜,另外优选所述网架具有分别卡止所述内窥镜的连接器部和操作部的卡止部件。另外优选所述网架还具有卡止所述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卡止部件。另外优选除了所述清洗槽外,还具有相同结构的一个以上的清洗槽,各清洗槽其水平方向上的截面为长方形,这两个以上的清洗槽分别以其水平方向的截面的长方形的长边邻接的方式朝向正面并列设置。另外,为了解决所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为一种内窥镜清洗机,其清洗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具有清洗槽,其收容要清洗的内窥镜;所述清洗槽的盖体;和喷射机构,其向所述清洗槽内吹附气体,作为对所述内窥镜进行清洗和消毒的清洗工艺,设定有用清洗液对所述内窥镜进行清洗的清洗工序、对用所述清洗液清洗后的所述内窥镜进行消 毒的消毒工序以及对消毒后的所述内窥镜进行冲洗的冲洗工序,所述喷射机构在每次所述清洗工序、所述消毒工序和所述冲洗工序的各工序完成时,向所述清洗槽内吹附气体。在此,本专利技术第二方式的内窥镜清洗机中优选还具有控制所述清洗工艺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进行控制,以依次进行所述清洗工序、所述消毒工序和所述冲洗工序,并且在每次所述清洗工序、所述消毒工序和所述冲洗工序的各工序完成时,控制所述喷射机构而向所述清洗槽内吹附气体。另外优选所述清洗槽具有用于收容所述内窥镜的在一方向倾斜的底面,所述喷射机构具有在该清洗槽的底面的倾斜方向并列配置的多个喷射部。另外此时优选所述多个喷射部从配置在所述清洗槽的底面的上方的喷射部起依次开始向所述清洗槽内吹附气体。或者优选所述清洗槽具有保持所述内窥镜的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能够升降而从清洗槽内部排出或收容于该清洗槽内部,并且,所述冲洗工序完成后,升起所述保持部件,同时通过所述喷射机构向清洗槽内进行气体的吹附。另外优选所述喷射机构对所述清洗槽的内面、所述清洗槽中收容的内窥镜的外皮以及所述盖体的下面吹附所述气体,另外优选所述喷射机构的所述气体的吹附方向可变。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内窥镜清洗机优选还具有向设于所述内窥镜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清洗机,其清洗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具有:清洗槽,其收容要清洗的内窥镜;网架,其卡止所述内窥镜的一部分,在所述清洗槽内上下移动;驱动机构,其使所述网架上下移动;位置调整部,其调整在所述网架上设置所述内窥镜时的所述网架的停止位置;驱动控制机构,其根据所述位置调整部的算出结果控制所述驱动机构;读取机构,其读取操作者的识别信息,所述位置调整部根据所述读取机构读取的识别信息来确定所述停止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胜福芹泽充彦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