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开盖的电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200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开盖的电压力锅,涉及厨房烹饪器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风冷电压力锅风扇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快速开盖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内锅和控制电路,锅体包括外锅和外壳,内锅放置在外锅内,外锅放置在外壳内,内锅和外锅之间设有冷却风道,锅体上设有通风口;通风口包括外锅侧壁上的内通风口和外壳侧壁上的外通风口,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相对应,冷却风道通过内通风口及外通风口与锅体外部连通,外壳上安装有冷却风扇,外壳与外锅之间设有容置间隙,冷却风扇对应外通风口安装并位于容置间隙中,冷却风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用于电压力锅,尤其是利用风冷实现快速开盖的电压力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烹饪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冷却实现快速开盖的电压力锅
技术介绍
采用电压力锅进行烹饪,能快速地将锅内食物煮熟,但是由于在烹饪过程中锅内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使得电压力锅的锅盖暂时不能打开,此时需要等待压力锅自然冷却,在锅内压力降低后才能打开锅盖,导致煮熟食物的时间较短,等待锅内温度下降以打开锅盖的时间较长,造成电压力锅依然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速烹饪。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在锅体上设置 风扇,在完成烹饪后通过风扇对电压力锅冷却,使得电压力锅的锅内温度能够快速下降,以实现快速开盖。在实现和使用上述快速开盖的电压力锅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的方案为在外锅上设置风口,将风扇安装在外锅上,通过风扇将直接对锅体内的内锅进行冷却,但是风扇安装在外锅上的方案使得风扇距离内锅较近,而在烹饪过程中内锅温度较高,使得风扇容易损坏,缩短了风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快速开盖的电压力锅,能够较好地保护风扇,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开盖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内锅、控制电路和加热装置,锅体包括外锅和外壳,内锅放置在外锅内,外锅放置在外壳内,内锅和外锅之间设有冷却风道,锅体上设有通风口 ;通风口包括外锅侧壁上的内通风口和外壳侧壁上的外通风口,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相对应,冷却风道通过内通风口及外通风口与锅体外部连通,外壳上安装有冷却风扇,外壳与外锅之间设有容置间隙,冷却风扇对应外通风口安装并位于容置间隙中,冷却风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冷却风扇与外锅侧壁之间设有间隔,间隔的周侧与容置间隙连通,内锅传递到冷却风扇的热量从间隔周侧向外散发。内通风口上设有隔热挡板,隔热挡板与冷却风扇的电机相对应。内通风口上设有百叶窗,隔热挡板设置在百叶窗上。内通风口上设有百叶窗,百叶窗的叶片向外锅内侧的下方倾斜。内通风口上设有插片,百叶窗上设有插口,插片插入插口内将百叶窗固定的在内通风口上。外通风口上设有安装架,安装架卡紧在外通风口上,冷却风扇安装在安装架上,并且安装架上设有对应冷却风扇的通风孔。安装架包括外压板和内压板,夕卜压板位于外壳外侧,内压板位于外壳内侧,夕卜压板和内压板相互压紧且外通风口的周侧卡紧在外压板和内压板之间。外压板上设有凸台,凸台卡入外通风口并伸到外壳内侧,凸台上设有定位柱,内压板上设有定位孔,定位柱卡入定位孔对内压板进行定位。定位柱上设有固定孔,通过螺钉打入固定孔将冷却风扇安装在安装架上。内压板上设有通孔,外压板上设有百叶窗,百叶窗的叶片向外壳外侧的下方倾斜,通风孔包括通孔和百叶窗。锅体上设有锅耳,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位于锅耳下方。内锅的顶部与外锅的顶部之间设有的通风间隙,冷却风道还通过通风间隙与锅体外部连通。 外锅包括收水圈和保温环,内通风口开设在保温环上,收水圈上设有围筋,围筋上对应内通风口设有缺口。电压力锅包括保压过程,控制电路监测电压力锅的保压,并在监测到保压完成后控制冷却风扇启动。控制电路上连接有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到内锅中压力低于安全压力后,控制电路控制冷却风扇停止。锅体底部设有底部风扇,底部风扇在电压力锅烹饪过程中对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并对冷却风扇进行散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快速开盖的电压力锅,由于外锅和内锅之间具有冷却风道,夕卜锅和外壳上分别设有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相对应,并且在外壳上设有冷却风扇,通过冷却风扇可以强制冷却风道与锅体外侧进行冷却风流通,使得冷却风能够对内锅进行冷却,以便在电压力锅完成烹饪后对内锅进行冷却,从而实现快速降压,完成快速开盖的功能,一般来讲,电压力锅完成烹饪一般是指电压力锅完成了保压流程。由于本专利技术中冷却风扇安装在外壳上,并且可以直接通过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对内锅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冷却风扇距离内锅的距离相对较远,在电压力锅工作过程中减少内锅辐射到冷却风扇的热量,从而能够较好地保护冷却风扇,延长冷却风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种电压力锅剖视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种电压力锅的外锅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压力锅外壳的结构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外压板的结构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内压板的结构示意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三种电压力锅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外锅上百叶窗的结构示意 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米用干簧管控制冷却风扇的电路原理 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冷却风扇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 ο I锅体 |20 I内锅 |ιι I外锅 — Ti"界壳 TF冷却风道 4冷却风扇―~容置丨荀^ Ti"面福 TT W叶窗18隔热挡板 111内通风口 112插片·TI 莜水圈 TTT保温环 2 外通风口― TTT插口间隙1|装架板百压板台柱定孔百叶窗32Γη §位孔通孔 19 I锅耳I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速开盖的电压力锅,该电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内锅、控制电路和加热装置,如图I所示,锅体10包括外锅11和外壳12,内锅20放置在外锅11内,外锅11放置在外壳12内,内锅20和外锅11之间设有冷却风道13,锅体10上设有通风口,通过通风口和冷却风道13可以对内锅进行冷却,以实现快速开盖。通风口的具体设置方式如图I所示,如图2和图3所示,该通风口包括外锅11侧壁上的内通风口 111和外壳12侧壁上的外通风口 121,并且内通风口 111和外通风口 121相对应,冷却风道13通过内通风口 111及外通风口 121与锅体10外部连通,由于内通风口 111和外通风口 121相对应,使得冷却风道13中的空气能够更好地与锅体10外部的空气进行对流,提高冷却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在外壳12上安装有冷却风扇14,外壳12与外锅11之间设有容置间隙15,该冷却风扇14对应外通风口 121安装并位于容置间隙15中,同时冷却风扇14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额定功率为100W 3000W,具体可以选择100W、500W、800W、1000W、1200W、1600W、2000W、3000W 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冷却风扇可以强制冷却风道中的空气与锅体外部的空气进行对流,并且冷却风扇装在外壳上,可以更好地使得外部空气与冷却风道中空气对流。冷却风扇装在外壳上还可以保证冷却风扇距离内锅的距离相对较远,在电压力锅工作过程中减少内锅辐射到冷却风扇的热量,从而能够较好地保护冷却风扇,延长冷却风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开盖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内锅、控制电路和加热装置,锅体包括外锅和外壳,内锅放置在外锅内,外锅放置在外壳内,内锅和外锅之间设有冷却风道,锅体上设有通风口;其特征在于,通风口包括外锅侧壁上的内通风口和外壳侧壁上的外通风口,内通风口和外通风口相对应,冷却风道通过内通风口及外通风口与锅体外部连通,外壳上安装有冷却风扇,外壳与外锅之间设有容置间隙,冷却风扇对应外通风口安装并位于容置间隙中,冷却风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曹峰于凌振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