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栽培领域,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稻栽培中,通常使用各种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除草成本高但除草不彻底,且防治病虫害一般采用农药,这会造成农药残留等,对最终稻米的质量有损坏,对土壤伤害大。稻田改良是有机水稻生产中的最基本的条件。有了好的土壤才 能高产,提高大米品质。适合于有机水稻栽培的土壤条件是有机质含量高、肥沃、杂草少、没有污染物。要改良和培肥这种土壤至少也需要4-5年的时间,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水稻栽培中土壤质量不高、除草成本高、除草不彻底、农药除害虫对土壤伤害大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包括以下步骤I)插秧前作业水田翻地要早、深,耙地要细,水田池埂子高30cm ;病害预防,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施用腐熟好的粪肥,并使用发酵有机肥改良土壤,其中,所述有机肥的组分为N/C比是20 30,有机肥发酵时的水分是40 50%,发酵堆内保持空气流通,发酵温度不超过70°C ;2)插秧作业插秧要适时;开始时采用30cm行距X 20cm穴距插秧,把钵插到田面平;插秧后立即灌水;3)用水管理插秧后初期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插秧前作业水田翻地要早、深,耙地要细,水田池埂子高30cm;病害预防,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施用腐熟好的粪肥,并使用发酵有机肥改良土壤,其中,所述有机肥的组分为N/C比是20~30,有机肥发酵时的水分是40~50%,发酵堆内保持空气流通,发酵温度不超过70℃;2)插秧作业插秧要适时;开始时采用30cm行距×20cm穴距插秧,把钵插到田面平;插秧后立即灌水;3)用水管理插秧后初期保持3cm左右的水层,插秧后20天开始保持10cm左右的深水管理;4)稻田除草防虫采用每1000㎡撒稻糠60kg、玉米秸杆粉20kg、树叶粉5kg、豆杆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三,
申请(专利权)人:延边高丽有机大米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