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001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用于引出外伸于末屏外壳的末屏引出线上的电流,包括:与末屏外壳相连并形成容置末屏引出线的容置腔的保护外壳;一端外伸于保护外壳,另一端置于容置腔内的导电连接杆;设置在导电连接杆上,并在另一端形成与末屏引出线配合的容纳口且导电的弹性连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弹性连接片与末屏引出线接触,并通过与弹性连接片相连的导电连接杆延伸到保护外壳的外部,使得测量方便,简单易行。该装置中导电连接杆与末屏引出线之间通过弹性连接片相连,且该弹性连接片的一端形成可以容纳末屏引出线的容纳口,从而有效保证了导电连接杆与末屏引出线连接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
技术介绍
套管是电力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实现变压器内部出线的连接、对地绝缘和支撑作用。由于套管的工作条件非常严峻,所以其常常因环境影响而逐渐劣化或损坏,而导致电网故障。为了保证电网正常工作,需要对套管进行有效的预防性试验和在线监测。为了均匀分布电场,高压套管由多层金属屏和屏间的绝缘层构成,末屏是其最后一个屏,用于与地面等电位连接,运行中其必须可靠接地,而在预防性试验时需解开与地电位的连接以便检测套管的电容量和介损。套管绝缘在线监测装置需要从套管末屏测量泄露电流,电流引出装置的一端与套管末屏的末屏引出线连接,另一端接入到电流测量装置,然·后再接地。但是,目前末屏引出装置的现场安装程序比较繁琐,而且其与末屏引出线的接触为点接触,接触的可靠性差,导致测量结果不稳定。综上所述,如何保证末屏引出线的可靠接触,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已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以保证末屏引出线的可靠连接,提高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用于引出外伸于末屏外壳的末屏引出线上的电流,包括与所述末屏外壳相连并形成容置所述末屏引出线的容置腔的保护外壳;一端外伸于所述保护外壳,另一端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导电连接杆;其一端形成与所述末屏引出线配合的容纳口且导电的弹性连接片,所述弹性连接片与所述导电连接杆相连。优选地,上述的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中,所述弹性连接片包括与所述导电连接杆相连的固定段;对称布置形成所述容纳口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段的两端的第一卡接段和第二卡接段,所述第一卡接段与所述末屏引出线的上端接触,所述第二卡接段与所述末屏引出线的下端接触。优选地,上述的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中,所述第一卡接段和所述第二卡接段均为弹簧片。优选地,上述的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中,所述第一卡接段和所述第二卡接段均设置有与所述末屏引出线贴合的直线段。优选地,上述的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中,所述第一卡接阶段远离所述固定段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卡接段远离所述固定段的一侧均设置向外扩散的接口段。优选地,上述的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中,所述末屏外壳与所述保护外壳通过螺纹配合相连。优选地,上述的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壁上的内绝缘套。优选地,上述的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中,所述导电连接杆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所述保护外壳上。优选地,上述的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保护外壳之间的密封绝缘垫圈和设置在所述保护外壳和所述末屏外壳之间的密封绝缘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用于引出外伸于末屏外壳的末屏引出线上的电流,包括与末屏外壳相连并形成容置末屏引出线的容置腔的保护外壳;一端外伸于保护外壳,另一端置于容置腔内的导电连接杆;设置在导电连接杆上,并在另一端形成与末屏引出线配合的容纳口且导电的弹性连接片。本技术通过弹性连接片与末屏引出线接触,并通过与弹性连接片相连的导电连接杆延伸到保护外壳的外部,使得测量方便,简单易行,即完成了将套管末屏电流引出目的。同时,该装置中导电连接杆与末屏引出线之间通过弹性连接片相连,且该弹性连接片的一端形成可以容纳末屏引出线的容纳口,从而有效保证了导电连接杆与末屏引出线连接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的安装图。其中,I为保护外壳螺纹、2为保护外壳、3为密封绝缘件、4为内绝缘套、5为弹性连接片、6为密封绝缘垫圈、7为固定螺母、8为导电连接杆螺纹、9为导电连接杆、10为末屏外壳、11为末屏绝缘件、12末屏引出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以保证末屏引出线的可靠连接,提高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图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用于引出外伸于末屏外壳10的末屏引出线12上的电流,包括与末屏外壳10相连并形成容置末屏引出线12的容置腔的保护外壳2 ;—端外伸于保护外壳2,另一端置于容置腔内的导电连接杆9 ;其一端形成与末屏引出线12配合的容纳口且导电的弹性连接片5,且弹性连接片5与导电连接杆9相连。本技术通过弹性连接片5与末屏引出线12相接触,并通过与弹性连接片5相连的导电连接杆9延伸到保护外壳2的外部,使得测量方便,简单易行,即完成了将套管末屏的电流引出目的。同 时,该装置中导电连接杆9与末屏引出线12之间通过弹性连接片5相连,且该弹性连接片5的一端形成可以容纳末屏引出线12的容纳口,从而有效保证了导电连接杆9与末屏引出线12连接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弹性连接片5的具体结构,该弹性连接片5包括与导电连接杆9相连的固定段;对称布置形成容纳口且分别设置在固定段的两端的第一卡接和第二卡接段,且第一卡接段与末屏引出线12的上端接触,第二卡接段与末屏引出线12的下端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将导电连接杆9与末屏引出线12之间的点接触设置为线接触,提高了两者之间接触的稳定性,且该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调节容纳口的大小和距离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末屏引出线12的连接,有效提高了使用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生产中,还可以将弹性连接片5设置为一端固定在导电连接杆9上,另一端设置有与末屏引出线12配合的安装环。在使用过程中,将安装环套设在末屏引出线12上,并实现两者的面接触,该方式也能实现增大导电连接杆9与末屏引出线12的接触面积的目的,即提高了测量的稳定性。具体的实施例中,将第一卡阶段和第二卡接段均设置为弹簧片,其一端固定在弹性连接片5的固定段上,另一端与末屏引出线12接触。由于其具有弹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末屏引出线12的直径大小实现两者的紧密接触。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为了更进一步增大末屏引出线12与导电连接杆9之间的接触面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卡接段和第二卡接段均设置有与末屏引出线贴合的直线段,通过上述设置增大了弹性连接片9与末屏引出线12的轴线方向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末屏引出线12和导电连接杆9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末屏引出线12能够快速稳定的伸入到弹性连接片5的容纳口中,而防止两者在容纳口处的对接发生磨损,本实施中在第一卡接段远离固定段的一侧和第二卡阶段远离固定段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套管末屏弹片式引出装置,用于引出外伸于末屏外壳(10)的末屏引出线(12)上的电流,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末屏外壳(10)相连并形成容置所述末屏引出线(12)的容置腔的保护外壳(2);一端外伸于所述保护外壳(2),另一端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导电连接杆(9);其一端形成与所述末屏引出线(12)配合的容纳口且导电的弹性连接片(5),所述弹性连接片(5)与所述导电连接杆(9)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国平何文林孙翔刘浩军胡文堂王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