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佛赐专利>正文

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59483 阅读:7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光敏元件;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其与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板同轴连接,可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其与太阳能电池板正面同一个朝向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光敏元件,第二光敏元件被一侧面不透光且外端开口的罩体罩住;主控制器,其与第一光敏元件和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连接,在第一光敏元件感测到有太阳光照射时,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开始转动直至第二光敏元件感测到太阳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光敏元件,一个用于感测是否有太阳光,另一个与太阳能电池板正面朝向相同且同轴,实现太阳能电池板的追日,整个技术易于实现,采用现有的元器件即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技术已经表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潜力无限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高效而且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与高成本的化石燃料污染和全球温室效应相比,太阳能不仅使用范围广,而且更经济,作为采集太阳能的太阳能光电板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太阳能光电板在安装好以后,角度是固定的,不能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改变角度。因此,也无法使太阳能光电板随时都发挥其最大效率,尤其在上午与下午太阳斜射时, 效果最差。随着追日系统的太阳能板的出现,由于其对日角度可以随着太阳的位置而调整,时刻保证对阳光的最大吸收。目前存在的追日系统多数采用GPS传感器技术来获取当地的地理位置信息,然后计算出太阳的角度再进行追随,但是此类产品成本较高,技术门槛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旨在通过低成本、易于实现的技术实现太阳能电池板的追日效果。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光敏元件,用于感测是否有太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其与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板同轴连接,可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其与太阳能电池板正面同一个朝向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光敏元件,所述第二光敏元件被一侧面不透光且外端开口的罩体罩住;主控制器,其同时与所述第一光敏元件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光敏元件感测到有太阳光照射时,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开始转动直至所述第二光敏元件感测到太阳光。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整体呈圆柱状。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与太阳能电池板正面同一个朝向的侧壁上设有一凹槽,所述第二光敏元件设于所述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还连接有一个输入装置,供用户设置光照阈值,所述主控制器在所述第一光敏元件感测到太阳光照强度在所述光照阈值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开始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的默认位置是与太阳能电池板正面同一个朝向的侧壁向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借助GPS传感器技术,直接降低了成本,通过设置两个光敏元件,一个用于感测是否有太阳光,另一个与太阳能电池板正面朝向相同且同轴,用于实现追日,进而实现太阳能电池板的追日,整个技术易于实现,采用现有的元器件即可。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的控制部分的结构原理图;图3是图I中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的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一并参照图I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光敏元件I、主控制器2和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3。其中,第一光敏元件I用于感测是否有太阳光照射,第一光敏元件I可以裸露在外,也可以置于透光的器具中,只要能感测到太阳光即可,具体可以采用光敏电阻实现。主控制器2的输入端与第一光敏元件I连接,第一光敏元件I在感测到太阳光时向主控制器2发出信号。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3与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板4通过同一个转动轴5连接,可带动太阳能电池板4的转动。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3与太阳能电池板4正面同一个朝向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光敏元件31,第二光敏元件31被一侧面不透光且外端开口的罩体32罩住,保证第二光敏元件31仅接收到小角度范围内的太阳光,即只有当罩体32的外端开口正对太阳时才能感测到太阳光,第二光敏元件31同样可采用光敏电阻实现。在第一光敏元件I感测到有太阳光照射时,主控制器2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3开始转动直至第二光敏元件31感测到太阳光,此时太阳能电池板4的正面也基本正对太阳光,进而实现追日的目的。上述第一光敏元件I的具体位置不限,可设置在转动轴5上,也可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3周围的空地上,只要保持不被遮挡即可。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3的具体外形也可灵活设计,如图I所示,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3整体呈圆柱状。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3示出了上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3外形的一种变形结构,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3与太阳能电池板4正面同一个朝向的侧壁上设有一凹槽33,第二光敏元件31设于凹槽33内,同样可以保证第二光敏元件31仅接收到小角度范围内的太阳光。进一步地,上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3的默认位置是向下,即其与太阳能电池板4正面同一个朝向的侧壁向下,这样可以保证在阴雨天气或夜晚等没有太阳光时太阳能电池板4的正面也向下,避免太阳能电池板4被雨水侵蚀,有助于延长太阳能电池板4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为避免第一光敏元件I感测到非正常太阳光而盲目使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3进行转动,本技术中,仅设置第一光敏元件I感测到的太阳光照强度在预设的光照阈值范围内时,才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3开始转动,因此,主控制器2还连接有一个输入装置(图中未示出),供用户设置光照阈值,此光照阈值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也可以是一个数值区间,视具体应用场景而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光敏元件,用于感测是否有太阳光照射; 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其与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板同轴连接,可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其与太阳能电池板正面同一个朝向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光敏元件,所述第二光敏元件被一侧面不透光且外端开口的罩体罩住; 主控制器,其同时与所述第一光敏元件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光敏元件感测到有太阳光照射时,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开始转动直至所述第二光敏元件感测到太阳光。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整体呈圆柱状。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与太阳能电池板正面同一个朝向的侧壁上设有一凹槽,所述第二光敏元件设于所述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还连接有一个输入装置,供用户设置光照阈值,所述主控制器在所述第一光敏元件感测到太阳光照强度在所述光照阈值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开始转动。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的默认位置是与太阳能电池板正面同一个朝向的侧壁向下。专利摘要本技术适用于太阳能电池
,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光敏元件;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其与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板同轴连接,可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其与太阳能电池板正面同一个朝向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光敏元件,第二光敏元件被一侧面不透光且外端开口的罩体罩住;主控制器,其与第一光敏元件和太阳能电池板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敏元件,用于感测是否有太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其与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板同轴连接,可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其与太阳能电池板正面同一个朝向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光敏元件,所述第二光敏元件被一侧面不透光且外端开口的罩体罩住;主控制器,其同时与所述第一光敏元件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光敏元件感测到有太阳光照射时,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同步转动装置开始转动直至所述第二光敏元件感测到太阳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佛赐梁进光
申请(专利权)人:刘佛赐梁进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