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敏式烟雾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914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6:53
一种气敏式烟雾传感器,属于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包括电源模块电路、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和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与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连接,电源模块电路与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以及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连接,且对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以及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进行供电,电源模块电路包括二极管D7、D8、电容C1、C2、电感L1和降压稳压器U8,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3~R13、R16~R18、变阻器R19、电容C3~C5、二极管D1~D6、运算放大器U1A、U1B、U2A、U2B、U3A、U3B、三极管Q1和双色发光二极管LED1,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包括电阻R14、R15、轻触开关S1和烟雾探头B。优点:损耗功率小、发热量低,增加了使用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元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气敏式烟雾传感器
技术介绍
烟雾传感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及火灾危险的场所,能对橡胶、塑料、煤等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检测、遥测和集中监视。具有抗腐蚀能力强、高灵敏度、结构简单、功耗小、成本低和维护简便等特点。现在市场上存在的烟雾传感器主要有利用物理化学性质的烟雾传感器、利用物理性质的烟雾传感器和利用电化学性质的烟雾传感器三种,其中以电化学性质的烟雾传感器最为广泛,例如电流型烟雾传感器和电势型气体传感器等。所述的电化学性质的烟雾传感器一般都设有电源模块电路,传统地是利用三端稳压块稳压后为其他电路供电,如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837576U公开的“矿用烟雾传感器”,三端稳压块的发热量大、功率损耗高、稳定性较差,容易损坏,增加了使用成本。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气敏式烟雾传感器进行改进,降低电源模块电路的发热量,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设计简单、发热量小、工作性能稳定的气敏式烟雾传感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气敏式烟雾传感器,包括电源模块电路、用于输出报警电压Vout的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和用于输出信号电压Voutl的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与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连接,电源模块电路与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以及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连接,并且对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以及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进行供电,所述的电源模块电路包括二极管D7、D8、电容Cl、C2、电感LI和降压稳压器U8,二极管D7的正极接直流电源+12V,二极管D7的负极接电容Cl的正极和降压稳压器U8的I脚,降压稳压器U8的2脚接二极管D8的负极和电感LI的一端,电感LI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正极和降压稳压器U8的4脚并输出直流电源VCC,电容Cl的负极、降压稳压器U8的3、5脚、二极管D8的正极和电容C2的负极共同接地,所述的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3 R13、R16 R18、变阻器R19、电容C3 C5、二极管Dl D6、运算放大器U1A、U1B、U2A、U2B、U3A、U3B、三极管Ql和双色发光二极管LED1,电阻R3的一端接双色发光二极管LEDl的I脚,双色发光二极管LEDl的2脚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UlB的7脚和二极管Dl的负极,运算放大器UlB的6脚与运算放大器UlA的2脚、电阻R5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B的6脚、运算放大器U2A的2脚以及电阻R6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lA的I脚接电阻R18的一端和双色发光二极管LEDl的3脚,电阻R1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l的基极,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电阻R17的一端并输出所述报警电压Vout,用于连接下一级控制装置,运算放大器UlA的3脚与电容C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接运算放大器U3B的7脚,运算放大器U3B的6脚接电阻R13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变阻器R19的1、2脚以及运算放大器U3A的3脚连接,运算放大器U3A的I脚接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5的正极与电阻R8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3的负极和运算放大器U2B的5脚,二极管D3的正极接运算放大器UlB的5脚和运算放大器U2B的7脚,二极管D4的负极接运算放大器U2A的I脚,运算放大器U2A的3脚与电阻RlO的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以及电容C4的正极连接,运算放大器U3A的2脚与运算放大器U3B的5脚、电容C5的一端以及电阻Rll的一端连接,电阻Rll的另一端接所述的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3输出的信号电压Voutl,电阻R17的另一端、运算放大器UlA的8脚、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运算放大器U3A的8脚、运算放大器U2A的8脚、电阻RlO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负极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共同接直流电源VCC,电阻R3的另一端、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运算放大器UlA的4脚、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运算放大器U3A的4脚、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4的负极、变阻器R19的3脚和运算放大器U2A的4脚共同接地,所述的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包括电阻RH、R15、轻触开关SI和烟雾探头B,电阻R14的一端连接轻触开关SI的一端和烟雾探头B的4、6脚并输出所述信号电压Voutl,烟雾探头B的5脚接电阻R15的一端,烟雾探头B的1、2、3脚、轻触开关SI的另一端共同接直流电源VCC,电阻R14的另一端和电阻R15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优点是电源模块电路中采用了开关型降压稳压器,相对于传统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具有损耗功率小、发热量低等特点,从而增加了烟雾传感器的使用稳定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图I所示的电源模块电路的电原理图。图3为图I所示的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的电原理图。图4为图I所示的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的电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气敏式烟雾传感器,包括电源模块电路I、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2、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3,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2与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3连接。所述的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3用于采集当前环境下的烟雾情况,发送信号给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2。所述的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2对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3送达的信号进行比较判断处理,并输出报警信号给下一级控制装置。电源模块电路I将主电路提供的直流电源通过变换分别供给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2和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3。请参阅图2,所述的电源模块电路I包括二极管D7、D8、电容Cl、C2、电感LI和降压稳压器U8,所述的降压稳压器U8为开关型降压稳压器,具体为LM2576。主电路提供的直流电源通过二极管D7接入降压稳压器U8后变换为直流电源VCC,电容Cl为输入端滤波电容,二极管D8为反向续流二极管,电容C2和电感LI组成LC滤波电路。请参阅图3,所述的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2包括电阻R3 R13、R16 R18、变阻器R19、电容C3 C5、二极管Dl D6、运算放大器U1A、U1B、U2A、U2B、U3A、U3B、三极管Ql和双色发光二极管LED1,此处双色发光二极管LEDl采用红绿双色。主电路通电后,直流电源VCC接入电路,通过电阻R5给运算放大器U1A、U1B、U2A、U2B提供反相比较电压,同时给电容C4充电。当电容C4刚开始充电时,运算放大器U2A的正相电压小于反相电压,输出低电平,从而通过二极管D4下拉电阻R7、R8之间的电压;当电容C4充电一段时间后,运算放大器U2A的正相电压大于反相电压,输出高电平,从而使电阻R7、R8之间的电压不能通过二极管D4下拉。运算放大器U3A的正相电压由电阻R13与变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敏式烟雾传感器,包括电源模块电路(1)、用于输出报警电压Vout的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2)和用于输出信号电压Vout1的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3),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2)与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3)连接,电源模块电路(1)与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2)以及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3)连接,并且对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2)以及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3)进行供电,所述的电源模块电路(1)包括二极管D7、D8、电容C1、C2、电感L1和降压稳压器U8,二极管D7的正极接直流电源+12V,二极管D7的负极接电容C1的正极和降压稳压器U8的1脚,降压稳压器U8的2脚接二极管D8的负极和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正极和降压稳压器U8的4脚并输出直流电源VCC,电容C1的负极、降压稳压器U8的3、5脚、二极管D8的正极和电容C2的负极共同接地,所述的加热延时与报警输出电路(2)包括电阻R3~R13、R16~R18、变阻器R19、电容C3~C5、二极管D1~D6、运算放大器U1A、U1B、U2A、U2B、U3A、U3B、三极管Q1和双色发光二极管LED1,电阻R3的一端接双色发光二极管LED1的1脚,双色发光二极管LED1的2脚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U1B的7脚和二极管D1的负极,运算放大器U1B的6脚与运算放大器U1A的2脚、电阻R5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B的6脚、运算放大器U2A的2脚以及电阻R6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A的1脚接电阻R18的一端和双色发光二极管LED1的3脚,电阻R1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电阻R17的一端并输出所述报警电压Vout,用于连接下一级控制装置,运算放大器U1A的3脚与电容C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接运算放大器U3B的7脚,运算放大器U3B的6脚接电阻R13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变阻器R19的1、2脚以及运算放大器U3A的3脚连接,运算放大器U3A的1脚接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5的正极与电阻R8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3的负极和运算放大器U2B的5脚,二极管D3的正极接运算放大器U1B的5脚和运算放大器U2B的7脚,二极管D4的负极接运算放大器U2A的1脚,运算放大器U2A的3脚与电阻R10的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以及电容C4的正极连接,运算放大器U3A的2脚与运算放大器U3B的5脚、电容C5的一端以及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接所述的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3)输出的信号电压Vout1,电阻R17的另一端、运算放大器U1A的8脚、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运算放大器U3A的8脚、运算放大器U2A的8脚、电阻R10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负极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共同接直流电源VCC,电阻R3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运算放大器U1A的4脚、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运算放大器U3A的4脚、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4的负极、变阻器R19的3脚和运算放大器U2A的4脚共同接地,所述的烟雾传感器模块电路(3)包括电阻R14、R15、轻触开关S1和烟雾探头B,电阻R14的一端连接轻触开关S1的一端和烟雾探头B的4、6脚并输出所述信号电压Vout1,烟雾探头B的5脚接电阻R15的一端,烟雾探头B的1、2、3脚、轻触开关S1的另一端共同接直流电源VCC,电阻R14的另一端和电阻R15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华陈小峰陈新锋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德虞矿山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