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液压阀阀芯位置的比例电磁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753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液压阀阀芯位置的比例电磁铁,它包括电磁感应组件和设置在电磁感应组件内并与电磁感应组件滑配合的衔铁组件;它还设置有液压通路,液压通路连通衔铁组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并与液压阀的阀芯腔以构成液压回路;衔铁组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与液压阀的阀芯腔之间构成液压回路,使得衔铁组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与液压阀的阀芯腔液压平衡,有效消除液压扰动,比例电磁铁的输出力平稳输出,有效控制液压阀的阀芯与阀座的位置关系,从而控制液压阀内油液的流速,使得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中的油液液压平稳调节,液压设备平稳工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铁,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液压阀阀芯位置的比例电磁铁
技术介绍
注塑机、挖掘机和起重机等大型液压设备需要使用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油组成。液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为液压油通过动力元件的增压或降压后,流入控制元件,通过控制元件的控制后,平稳有序的输入到执行元件中,执行元件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控制元件通常为比例液压阀,比例液压阀则由液压阀与比例电磁铁组装形成。比例电磁铁是电磁铁的一种,其特性是在额定行程及额定电流范围内,输出力平稳且与电流输入信号成比例。液压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当液压设备需要提高输出力时,动力元件提升辅助元件中的液压油的液压,同时减小比例电磁铁的输入电流信号,使得比例电磁铁的输出力相应减小,液压阀的开口量即阀芯与阀座之间的夹隙扩大,从而加快液压油在液压阀中的流速,有序提高执行元件中的油液液压,平稳提高执行元件的机械输出力;当液压设备需要减小输出力时,动力元件降低辅助元件中的液压油的液压,同时增大比例电磁铁的输入电流信号,使得比例电磁铁输出力相应增大,液压阀的开口量缩小,从而减慢了液压油在液压阀中的流速,有序降低执行元件中的油液液压,平稳降低执行兀件的机械输出力。现有的比例电磁铁包括壳体、磁靴、导磁导向套、线圈组件、由衔铁和与衔铁固定连接的推杆组成的衔铁组件及设有阶梯孔的端盖组件,导磁导向套和磁靴通过非导磁材料连接,线圈组件安装在由壳体、导磁导向套的下端部和磁靴围成的腔室内,衔铁与导磁导向套和磁靴形成的内腔滑配合,推杆的上端与位于导磁导向套的上端部内腔中的上滑动轴承滑动相连,推杆的下端与位于磁靴上的下滑动轴承滑动相连;端盖组件、上滑动轴承和导磁导向套围成第一空腔,上滑动轴承、导磁导向套和衔铁组件围成第二空腔,衔铁组件、磁靴和下滑动轴承围成第三空腔,衔铁上设置有导通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的液压阻尼孔,液压阻尼孔靠近第二空腔的上部的孔径大于靠近第三空腔的下部的孔径;导磁导向套的上端部套设在端盖组件的阶梯孔内,导磁导向套与端盖组件密封相连,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中填充有油液。这种比例电磁铁用于控制液压阀阀芯位置时,由于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中的油液通过液压阻尼孔相连通,衔铁的上端面与下端面所受到的油液压力平衡,同时由于推杆是实心的,推杆的下端面受到液压阀的阀芯腔中油液压力与推杆的上端面受到第一空腔内的油液压力不同,因此衔铁组件总体受到的油液压力不平衡,从而对衔铁组件形成液压扰动,衔铁组件的输出力受到影响,衔铁组件的输出力不再平稳而是夹杂着扰动,使得液压阀的开口量无序变化,导致油液在液压阀中的流速不平稳,执行元件的油液液压无序变化,执行元件的机械输出力不平稳;从而造成注塑机在注塑时会导致产品的质量不稳定,甚至出现残次品,而挖掘机在挖掘时则状态不稳定,工件容易损坏,起重机则在起重时输出力不平稳,起重物会发生抖动而引发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液压阀阀芯位置的比例电磁铁;本比例电磁铁与液压阀配合使用时输出力平稳,液压阀阀芯与阀座之间位置得到平稳控制,油液在液压阀中的流速均衡平稳,执行元件中的油液液压变化平稳,机械输出力变化平稳,液压设备平稳工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控制液压阀阀芯位置的比例电磁铁,它包括电磁感应组件和设置在所述电磁感应组件内并与所述电磁感应组件滑配合的衔铁组件;它还设置有液压通路,所述液压通路连通所述衔铁组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并与液压阀的阀芯腔连通以构成液压回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比例电磁铁内设置了液压通路,液压通路连通所述衔铁组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并与液压阀的阀芯腔连通构成液压回路,使得衔·铁组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与液压阀的阀芯腔之间形成液压平衡,有效消除阀芯腔中的油液对于衔铁组件的液压扰动,使得衔铁组件的输出力平稳输出,有序控制液压阀的开口量大小,从而有序控制液压阀内油液的流速,使得执行元件中的油液液压变化平稳,机械输出力变化平稳,液压设备平稳工作。作为改进,所述电磁感应组件包括导磁管和磁靴,所述导磁管和所述磁靴通过非导磁材料固定连接,所述导磁管和所述磁靴配合形成内腔;所述衔铁组件由衔铁和与所述衔铁固定连接的推杆组成,所述衔铁与所述内腔滑配合,所述推杆的上端与下端部套设在所述导磁管内的上滑动轴承滑动相连,所述推杆的下端与设置在所述磁靴内的下滑动轴承滑动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的液压通路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空腔、通槽、第二空腔、第二通孔、第三空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推杆上,所述通槽设置在所述上滑动轴承的轴承座上,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衔铁上,所述第三通孔设置在所述下滑动轴承的轴承座上;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通过所述液压阀的阀芯腔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孔为液压阻尼孔;可有效消减衔铁在内腔中位移时比例电磁铁内油液流动形成的液压扰动,进一步确保推杆的输出力平稳输出。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通孔有两个,所述的第二通孔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的衔铁上;衔铁组件滑动更平稳。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槽有4个,所述通槽均匀分布在上滑动轴承的轴承座的外周壁上;在外周壁上划槽,工艺简单。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槽的两槽壁间的夹角为4°飞0° ;需要的划槽工具的强度要求低,节省费用。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通孔为液压阻尼孔;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抗液压扰动性。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通孔有两个,所述的第三通孔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的下滑动轴承的轴承座上;油液的流动更有序,减少液压扰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磁管和磁靴的整体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衔铁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图I的区域A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上滑动轴承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滑动轴承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下滑动轴承的剖视图。图中所示1、壳体,I. I、鞍座,2、导磁管,2. I、非导磁材料,3、磁靴,4、线圈组件,5、衔铁组件,5. I、衔铁,5. I. I、第二通孔,5. 2、推杆,5. 2. I、第一通孔,6、上滑动轴承,6. I、上滑动轴承的轴承座,6. I. I、通槽,7、下滑动轴承,7. I、下滑动轴承的轴承座,7. I. I、第三通孔,8、端盖组件,8. I、端盖,8. 2、手动调节螺母,8. 3、排气螺钉,9、第一空腔,10、第二空腔,11、第三空腔,12、隔磁片,13、波形叠圈,14、方型插头座,15、橡皮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用于控制液压阀阀芯位置的比例电磁铁,它包括电磁感应组件和衔铁组件5,作为改进,电磁感应组件包括壳体I、导磁管2、磁靴3、线圈组件4和设置有阶梯孔的端盖组件8 ;如图2所示,导磁管2和磁靴3通过非导磁材料2. I焊接成一整体,导磁管2和磁靴3配合形成内腔,使得内腔有足够的耐压强度;壳体I、导磁管2和磁靴3围成一个腔室,线圈组件4设置在腔室内,腔室内填充有包裹线圈组件4的塑封材料;端盖组件8包括端盖8. I、设置在端盖8. I顶端的手动调节螺母8.2和设置在端盖8. I侧壁上的排气螺钉8. 3 ;导磁管2的上端部套设在端盖8. I的阶梯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控制液压阀阀芯位置的比例电磁铁,它包括电磁感应组件和设置在所述电磁感应组件内并与所述电磁感应组件滑配合的衔铁组件(5),其特征在于:它还设置有液压通路,所述液压通路连通所述衔铁组件(5)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并与液压阀的阀芯腔连通以构成液压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林陈华林陈晓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通力液压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