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所述龙头主体上设置有冷、热进水口和出水口,龙头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恒温阀芯,所述恒温阀芯的冷、热进水孔分别与冷、热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恒温阀芯的旋控头与长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长杆的另一端与位于龙头主体右端的右手轮固定连接,所述龙头主体左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快开阀芯,所述快开阀芯的进水孔与恒温阀芯的出水孔连通,快开阀芯的出水孔与出水口连通,快开阀芯的旋控头与位于龙头主体左端的左手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防烫功能,结构简单且方便拆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水龙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特别是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的恒温水龙头。
技术介绍
恒温水龙头由于水温调节比较方便而受到现代人们的喜欢。由于需要通入热水, 恒温水龙头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手轮的温度升高,可能出现烫伤事故;一部分具有防烫功能的恒温水龙头,其防烫设计主要是布置冷热水在龙头主体内部的流道,如将冷水流道布置在贴近龙头主体表面的地方,热水流道则布置的更靠近内部,虽然这种设计防烫效果较好,但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阻碍其推向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恒温龙头。本技术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温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所述龙头主体上设置有冷、热进水口和出水口, 龙头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恒温阀芯,所述恒温阀芯的冷、热进水孔分别与冷、热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恒温阀芯的旋控头与长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长杆的另一端与位于龙头主体右端的右手轮固定连接,所述龙头主体左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快开阀芯,所述快开阀芯的进水孔与恒温阀芯的出水孔连通,快开阀芯的出水孔与出水口连通,快开阀芯的旋控头与位于龙头主体左端的左手轮固定连接。将恒温阀芯和右手轮之间用长杆连接起来,保持右手轮远离恒温阀芯,远离热进水口和热水流道,降低右手轮温度;安装快开阀芯,便于调节混合水的出水量。进一步,所述出水口靠近热进水口,所述恒温阀芯固定安装在靠近出水口和热进水口的位置上。将出水口和恒温阀芯都设在热进水口附近,最大限度减少热水在龙头主体内部的流动距离和流动时间,整体降低龙头主体温度,另外恒温阀芯离水龙头出水口位置更为接近,在使用的过程中实际出水温度和右手轮指示的温度误差更小。进一步,所述长杆套接在定位筒内部,所述定位筒一端的内表面和恒温阀芯旋控端的外圆面通过直齿啮合在一起,所述定位筒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凸起配合安装在龙头主体内部对应的凹槽内。采用定位筒将恒温阀芯固定在龙头主体内部, 便于安装和出问题时拆卸检修。进一步,所述定位筒朝向右手轮的端面上沿定位筒轴线方向延伸有带弯角的定位弧,所述右手轮上设有按钮,按钮与右手轮内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按钮位于右手轮内部的部位上与定位销的一端固定连接,定位销的另一端贴近端面。通过设置在定位筒上的定位弧和设置在右手轮上的用于定位的按钮,两者构成一个旋转水温调节装置,正常情况下水温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当需要进一步提高水温时,则需按下按钮在继续旋转右手轮即可。防止不小心将水温一下子调得很高,避免烫伤。进一步,所述长杆与定位筒之间配合接触的位置上还加设有至少一个橡胶圈。加设橡胶圈有利于长杆和定位筒之间配合的更加紧密,减少右手轮转动时的晃动以及长杆和定位筒之间的直接摩擦。进一步,所述长杆为中空结构,在靠近恒温阀芯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小孔,长杆与恒温阀芯的旋控头采用直齿啮合安装,一螺栓通过小孔将长杆与恒温阀芯的旋控头锁紧;长杆的另一端与插花的一端采用螺纹连接,一螺钉通过设置在长杆侧面的固定孔将插花锁紧,所述插花的另一端与右手轮采用直插啮合安装,一螺栓通过设置在右手轮前端的通孔将右手轮锁紧在插花上。长杆与恒温阀芯的旋控头以及右手轮与插花均采用直齿啮合,避免右手轮旋转过程中打滑;另外插花和长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很拆卸。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A处的剖视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插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定位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图2、图3和图4,一种恒温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5,所述龙头主体5上设置有冷、热进水口 51、52和出水口 53,出水口 53靠近热进水口 52,龙头主体5内部固定安装有靠近出水口 53和热进水口 52的恒温阀芯6,所述恒温阀芯6的冷、热进水孔分别与冷、热进水口 51、52相连通,所述恒温阀芯6的旋控头与长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长杆4的另一端与位于龙头主体5右端的右手轮I固定连接。长杆4套接在定位筒3内部, 两者之间配合接触的位置上还加设有I个橡胶圈2,减少右手轮I转动时的晃动以及长杆4 和定位筒3之间的直接摩擦。所述定位筒3 —端的内表面和恒温阀芯6旋控端的外圆面通过直齿啮合在一起,所述定位筒3另一端外表面均匀排列设置有4个凸起31,所述凸起31 配合安装在龙头主体5内部对应的凹槽内。本实施例中,长杆4为中空结构,在靠近恒温阀芯6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小孔,长杆4 与恒温阀芯6的旋控头采用直齿啮合安装,一螺栓通过小孔将长杆4与恒温阀芯6的旋控头锁紧;长杆4的另一端与插花9的一端采用螺纹连接,一螺钉通过设置在长杆4侧面的固定孔将插花锁紧,所述插花9的另一端与右手轮I采用直插啮合安装,一螺栓通过设置在右手轮I前端的通孔将右手轮I锁紧在插花9上。长杆4与恒温阀芯6的旋控头以及右手轮 I与插花9均采用直齿啮合,避免右手轮I旋转过程中打滑;另外插花9和长杆4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很拆卸。另外,所述龙头主体5左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快开阀芯7,所述快开阀芯7的进水孔与恒温阀芯6的出水孔连通,快开阀芯7的出水孔与出水口 53连通,快开阀芯7的旋控头与位于龙头主体5左端的左手轮8固定连接,便于通过左手轮8调节混合水出水流量。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定位筒3朝向右手轮I的端面32上沿定位筒3轴线方向延伸有带弯角的定位弧33,所述右手轮I上设有按钮11,按钮11与右手轮I内部之间设有弹簧20,所述按钮11位于右手轮I内部的部位上与定位销10的一端固定连接,定位销10的另一端贴近端面32。通过设置在定位筒3上的定位弧33和设置在右手轮I上的用于定位的按钮11,两者构成一个水温调节装置,正常情况下右手轮I的旋转为当定位销10转至碰到定位弧33右端,这时水温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当需要进一步提高水温时,则需按下按钮11,定位销10越过定位弧33,即可继续转动,当定位销10转至定位弧33末端的弯角时,定位销10被卡住,这时水温达到最大值。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防止不小心将水温一下子调得很高,避免烫伤。反转右手轮I时,定位销10和按钮11在弹簧20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使用时,将冷、热进水口 51、52分别接上冷、热进水管道,出水口 53接上出水管,冷、热水进入恒温阀芯6,手动调节右手轮I至合适温度,右手轮I设计有两级水温调节档位,若想进一步提高水温则按下按钮11继续转动右手轮I。混合水从恒温阀芯6出来后进入快开阀芯7,转动左手轮8打开快开阀芯7并根据需要调节出水流量大小。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恒温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5),所述龙头主体(5)上设置有冷、热进水口(51、52)和出水口(53),龙头主体(5)内部固定安装有恒温阀芯(6),所述恒温阀芯(6)的冷、热进水孔分别与冷、热进水口(51、5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阀芯(6)的旋控头与长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长杆(4)的另一端与位于龙头主体(5)右端的右手轮(I)固定连接,所述龙头主体(5)左端内部固定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5),所述龙头主体(5)上设置有冷、热进水口(51、52)和出水口(53),龙头主体(5)内部固定安装有恒温阀芯(6),所述恒温阀芯(6)的冷、热进水孔分别与冷、热进水口(51、5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阀芯(6)的旋控头与长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长杆(4)的另一端与位于龙头主体(5)右端的右手轮(1)固定连接,所述龙头主体(5)左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快开阀芯(7),所述快开阀芯(7)的进水孔与恒温阀芯(6)的出水孔连通,快开阀芯(7)的出水孔与出水口(53)连通,快开阀芯(7)的旋控头与位于龙头主体(5)左端的左手轮(8)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松展,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欧标水暖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