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式气井自控加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6657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丛式气井自控加剂装置,是为实现本地手动、定时自动及远程加剂以及一机多井加剂的目的而设计的,主要包括设在控制箱内的高压柱塞泵、多井选通阀岛及其连接的电磁阀、智能加药控制器及其连接的无线通信单元、直流减速电机、蓄电池组和充电控制器、通过管线连接高压柱塞泵的蓄药箱及蓄药箱上的液位计等。该装置借助远程传输及计算机编程技术,将井口运行参数自动传输至集气站,操作人员根据生产动态设定加注参数,再通过站内软件控制加剂装置对每口井实施加剂,实现一机多井的加剂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井场加药的远程操作及加剂数据的自动采集,能精细调控加剂频度及剂量,提高气井开井时率和生产寿命,降低井口加药作业成本,大幅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避免人为操作时的跑冒滴漏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丛式气井自控加剂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箱(14)内设有连接直流减速电机(6)的高压柱塞泵(8),高压柱塞泵(8)连接出口压力表(13)和多井选通阀岛(9);多井选通阀岛(9)的各个出口分别连接各自的电磁阀(10),每个电磁阀(10)均经各自的单流阀(11)连接一口气井的加药口;控制箱(14)内设有智能加药控制器(3),智能加药控制器(3)连接各电磁阀(10)、无线通信单元(12)以及彼此连接的直流减速电机(6)、蓄电池组(5)和充电控制器(4),充电控制器(4)同时连接户外的太阳能电池(1)和风能发电机(2);蓄药箱(7)箱体顶部设有加药口盖(72)和加药口过滤网(73),箱体底部设有出液口(74)和出液口过滤网(75);箱体外侧设有液位计(71),液位计(71)上设有连接智能加药控制器(3)的传感器;蓄药箱(7)设在地下,通过管线连接控制箱(14)内的高压柱塞泵(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天虎邱奇马建军穆谦益杨仓海李永长张春涛魏小林李丽赵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