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板箱围板与托盘之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442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2:31
一种围板箱围板与托盘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围板折合形成四个侧壁,所述托盘具有一底板;所述连接结构由一翻转板和一限位板组成,所述翻转板固定设置在一个侧壁的下边沿,且翻转板的下边沿与该侧壁的下边沿位于同一直线上或平行于该侧壁的下边沿;所述限位板的上边沿与翻转板的下边沿铰接,限位板下边沿的侧面凸设有限位块,所述托盘的底板对应于限位板开设有安装孔,限位板穿设在该安装孔中,且限位板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本连接结构将围板和托盘连接在一起,既保证了围板展开使用状态的稳定可靠,同时又不影响围板的折叠收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围板箱,尤其涉及围板箱围板与托盘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商品的批发、零售过程中,需要使用围板箱,以便于商品的运输、周转和存放。围板箱通常由上盖、围板和托盘组成,围板可折叠收纳于上盖和托盘之间,为了满足围板折叠收纳的要求,一般围板和托盘之间未设置任何连接结构,使得围板能与托盘完全分离,这样的结构在受到外力碰撞或摇晃的情况下,围板容易从托盘中脱离出来。于是,如何将围板与托盘连接在一起,同时又不影响围板的展开使用以及折叠收纳成为本技术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围板箱围板与托盘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目的在于连接围板与托盘的同时又不影响围板的展开使用以及折叠收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围板箱围板与托盘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围板折合形成四个侧壁,所述托盘具有一底板;所述连接结构由一翻转板和一限位板组成,所述翻转板固定设置在一个侧壁的下边沿,且翻转板的下边沿与该侧壁的下边沿位于同一直线上或平行于该侧壁的下边沿;所述限位板的上边沿与翻转板的下边沿铰接,限位板下边沿的侧面凸设有限位块,所述托盘的底板对应于限位板开设有安装孔,限位板穿设在该安装孔中,且限位板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I、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板的上边沿与翻转板的下边沿之间通过枢轴连接,该枢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侧壁的下边沿,围板折叠后绕侧壁的下边沿翻转,与底板贴合后收纳在上盖与托盘之间。2、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板上边沿和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托盘底板的厚度,以此使得限位板在底板的厚度方向上可移动;围板在展开使用状态下,围板的下边沿抵靠在托盘底板上;围板在折叠收纳状态下,所述限位板需向上提升,以此在翻转后的翻转板和底板之间留出空间用于容纳折叠后的围板。3、上述方案中,所述托盘由底板和底盘组成,底板设置在底盘上方,且底板与底盘在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限位块将限位板的下边沿约束在底板与底盘之间。4、上述方案中,所述围板在折叠状态下,各侧壁的下边沿对应于所述限位板均开设有避让缺口,在围板折叠状态下,限位板嵌入所述避让缺口中。5、上述方案中,所述围板外侧设置有标签袋,用于放置标签。本技术工作原理是在围板和托盘之间设置连接结构,将围板和托盘连接在一起,且围板折叠后可通过该连接结构翻转至与托盘底板贴合,既保证了围板展开使用状态的稳定可靠,同时又不影响围板的折叠收纳。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I、由于本技术在围板和托盘之间设置了连接结构,围板无论是在展开使用状态还是折叠收纳状态下,都与托盘连接在一起,保证了使用的稳定和可靠。2、由于本技术各侧壁的下边沿对应于所述限位板均开设有避让缺口,在围板折叠状态下,限位板嵌入避让缺口中,围板可以与底板的上表面贴合。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围板展开状态立体图;附图2为附图I中连接结构放大图;·附图3为附图2中翻转板与限位板状态一立体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围板折叠状态立体图;附图5为附图4中翻转板与限位板状态二立体图;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翻转板与限位板立体分解图。以上附图中1、围板;2、底板;3、底盘;4、翻转板;5、限位板;6、限位块;7、标签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围板箱围板与托盘之间的连接结构参见附图f附图6所示,所述围板I折合形成四个侧壁,所述托盘具有一底板2。所述连接结构由一翻转板4和一限位板5组成,所述翻转板4固定设置在一个侧壁的下边沿,且翻转板4的下边沿与该侧壁的下边沿位于同一直线上或平行于该侧壁的下边沿。所述限位板5的上边沿与翻转板4的下边沿铰接,限位板5下边沿的侧面凸设有限位块6,所述托盘的底板2对应于限位板5开设有安装孔,限位板5穿设在该安装孔中,且限位板5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2的两侧。所述侧壁与托盘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结构,所述限位板5的上边沿与翻转板4的下边沿之间通过枢轴连接,该枢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侧壁的下边沿,所述限位板5上沿限位板5宽度方向两端的凸点作为所述枢轴的两个轴端,该轴端穿设在翻转板4内,使得围板I折叠后绕侧壁的下边沿翻转,与底板2贴合后收纳在上盖与托盘之间。所述限位板5上边沿和限位块6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托盘底板2的厚度,以此使得限位板5在底板2的厚度方向上可移动。围板I在展开使用状态下,围板I的下边沿抵靠在托盘底板2上。围板I在折叠收纳状态下,所述限位板5需向上提升,以此在翻转后的翻转板4和底板2之间留出空间用于容纳折叠后的围板I。所述托盘由底板2和底盘3组成,底板2设置在底盘3上方,且底板2与底盘3在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限位块6将限位板5的下边沿约束在底板2与底盘3之间。所述围板I在折叠状态下,各侧壁的下边沿对应于所述限位板5均开设有避让缺口,在围板I折叠状态下,限位板5嵌入所述避让缺口中。 所述围板I外侧设置有标签袋7。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5上沿限位板5宽度方向两端的凸点作为所述枢轴的两个轴端,该轴端穿设在翻转板4内,而在实际应用中,若所述凸点设置在翻转板4上,限位板5上对应于所述凸点开设有凹槽,也可达到相同效果。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枢轴的轴端由两凸点实现,而在实际应用中,若在限位板5或翻转板4两者中的一者内部穿设一旋转轴,另一者内部对应于该旋转轴开设有槽,旋转轴转动设置在该槽内,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侧壁与托盘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结构,而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侧壁的宽度调整连接结构的数量,如设置一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连接结构,也可达到相冋效果。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围板箱围板与托盘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围板(I)折合形成四个侧壁,所述托盘具有一底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结构由一翻转板(4)和一限位板(5)组成,所述翻转板(4)固定设置在一个侧壁的下边沿,且翻转板(4)的下边沿与该侧壁的下边沿位于同一直线上或平行于该侧壁的下边沿; 所述限位板(5)的上边沿与翻转板(4)的下边沿铰接,限位板(5)下边沿的侧面凸设有限位块(6),所述托盘的底板(2)对应于限位板(5)开设有安装孔,限位板(5)穿设在该安装孔中,且限位板(5)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2)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的上边沿与翻转板(4)的下边沿之间通过枢轴连接,该枢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侧壁的下边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上边沿和限位块(6)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托盘底板(2)的厚度,以此使得限位板(5)在底板(2)的厚度方向上可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由底板(2)和底盘(3)组成,底板(2)设置在底盘(3)上方,且底板(2)与底盘(3)在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限位块(6)将限位板(5)的下边沿约束在底板(2)与底盘(3)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围板箱围板与托盘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围板(1)折合形成四个侧壁,所述托盘具有一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由一翻转板(4)和一限位板(5)组成,所述翻转板(4)固定设置在一个侧壁的下边沿,且翻转板(4)的下边沿与该侧壁的下边沿位于同一直线上或平行于该侧壁的下边沿;所述限位板(5)的上边沿与翻转板(4)的下边沿铰接,限位板(5)下边沿的侧面凸设有限位块(6),所述托盘的底板(2)对应于限位板(5)开设有安装孔,限位板(5)穿设在该安装孔中,且限位板(5)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2)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良才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