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257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9:35
一种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钢塑复合管专用封车一体化设备中车刀在不车削时不能让刀、车削时需要调刀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9)外部通过轴承(4)固定有锥形套(5),所述的刀盘(3)右侧面连接有顶杆(12),顶杆(12)的上端部顶在锥形套(5)外壁上,顶杆(12)底部连接有滑靴(19);刀盘(3)右侧通过车刀支座(18)连接有L形的车刀柄(16),车刀柄(16)的立边上部与刀盘(3)之间连接有车刀支撑弹簧(14)。采用该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在封口时芯轴伸出车刀弹起,使封口帽支撑盘顺利通过车刀而不与车刀发生干涉,车削时车刀可自动复位,不需操作人员调整刀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加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封口后需要将直管两端车削到规定尺寸,目前的方法是先在封 口设备上封口后再在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床上进行车削,车削时车刀为固定结构。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新工艺要求将封口和车削两个工位合并为一个工位,但由于芯轴伸出时封口帽支撑座需在封口状态下,而芯轴伸出时要通过车刀位置,容易使车刀和封口帽支撑座发生干涉,或者需要每次将车刀退后一定距离,等封口结束后再将刀具调到原来位置,但车削时尺寸容易变化;另外调整车刀时需要将电源切断,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钢塑复合管专用封车一体化设备中车刀在不车削时不能让刀、车削时需要调刀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采用该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在封口时芯轴伸出车刀弹起,使封口帽支撑盘顺利通过车刀而不与车刀发生干涉,车削时车刀可自动复位,不需操作人员调整刀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包括刀盘、芯轴,所述的芯轴外部通过轴承固定有锥形套,所述的刀盘右侧面通过顶杆导向座连接有垂直与芯轴的顶杆,顶杆的上端部顶在锥形套外壁上,且顶杆的外部设有顶杆复位弹簧,所述的顶杆底部连接有滑靴,滑靴的右侧面为下部凹陷的阶梯面;所述的刀盘右侧通过车刀支座连接有L形的车刀柄,车刀柄的立边左侧面与滑靴的阶梯面相配合,且车刀柄的立边上部与刀盘之间连接有车刀支撑弹簧。所述的顶杆外部设有凸台,顶杆复位弹簧一端顶在凸台上,另一端顶在车刀支座上。所述的车刀支座与车刀柄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实现了复合封口时车刀自动弹开,使封口帽支撑座顺利通过车刀,而在车削时封口帽支撑座缩回带动车刀复位,保证了封口时封口帽支撑座不与车刀发生干涉,车削时车刀自动回到原位,不需人工调整刀具,使车削尺寸具有一致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并且该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复位灵活,复位精度较高,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封口时车刀弹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设备床头,2-芯轴导向套,3-刀盘,4-轴承,5-锥形套,6-锥形套压盖,7-封口帽支撑座,8-支撑座连接板,9-芯轴,10-锁紧螺母,11-顶杆导向座,12-顶杆,13-顶杆复位弹簧,14-车刀支撑弹簧,15-车刀,16-车刀柄,17-转轴,18-车刀支座,19-滑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I及图2所示,一种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设备床头I、芯轴导向套2、刀盘3、芯轴9,所述的芯轴导向套2置于刀盘3内部、芯轴9外部,所述的芯轴9外部通过轴承4固定有锥形套5,锥形套5外表面为锥形,锥形套5前端通过锥形套压盖6固定,使 芯轴9伸缩时可带动锥形套5 —同运动。芯轴9的前端固定有支撑座连接板8,支撑座连接板8上连接有封口帽支撑座7。所述的刀盘3右侧面固定有顶杆导向座11,顶杆导向座11有孔,顶杆12穿过顶杆导向座11上的孔并可在孔内移动,顶杆12垂直与芯轴9,且其上端部顶在锥形套5外壁上,顶杆12的外部设有顶杆复位弹簧13。所述的顶杆12底部连接有滑靴19,滑靴19的右侧面为下部凹陷的阶梯面;所述的刀盘3右侧固定有车刀支座18,车刀支座18与车刀柄16之间通过转轴17连接,车刀支座18内部有通槽,顶杆12穿过通槽且可在其移动,而顶杆12外部设有凸台,顶杆复位弹簧13 —端顶在凸台上,另一端顶在车刀支座18上。车刀柄16的立边左侧面与滑靴19的阶梯面相配合,且车刀柄16的立边上部与刀盘3之间连接有车刀支撑弹簧14,车刀柄16的横边的端部连接有车刀15。封口时,芯轴导向套2内的芯轴9伸出,固定在芯轴9上的支撑座连接板8及封口帽支撑座7沿轴向向右移动,锥形套5也离开刀盘3随之一同移动,使顶杆12脱离锥形套5的支撑,顶杆12在顶杆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弹起,带动尾部滑靴19在车刀支座18通槽内向上运动,车刀柄16在车刀支撑弹簧14的作用下弹起,车刀15以转轴17为中心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车刀15打开,使封口帽支撑座7可以顺利通过车刀15而不发生碰撞。芯轴9缩回时由于锥形套5还没有与顶杆12接触,封口帽支撑座7在回程中也不会与车刀15发生碰撞,当芯轴9继续缩回使锥形套5与顶杆12开始接触,顶杆12在锥形套5的锥面上滑动,锥形套5压迫顶杆12向下伸出,顶杆12尾部的滑靴19在车刀支座18通槽内向下运动,带动车刀柄16以转轴17为中心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当芯轴9完全缩回时,滑靴19将车刀柄16顶回设定状态,车刀15恢复到车削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包括刀盘(3)、芯轴(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9)外部通过轴承(4)固定有锥形套(5),所述的刀盘(3)右侧面通过顶杆导向座(11)连接有垂直与芯轴(9)的顶杆(12),顶杆(12)的上端部顶在锥形套(5)外壁上,且顶杆(12)的外部设有顶杆复位弹簧(13),所述的顶杆(12)底部连接有滑靴(19),滑靴(19)的右侧面为下部凹陷的阶梯面;所述的刀盘(3)右侧通过车刀支座(18)连接有L形的车刀柄(16),车刀柄(16)的立边左侧面与滑靴(19)的阶梯面相配合,且车刀柄(16)的立边上部与刀盘(3)之间连接有车刀支撑弹簧(1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杆(12)外部设有凸台,顶杆复位弹簧(13)—端顶在凸台上,另一端顶在车刀支座(1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刀支座(18)与车刀柄(16)之间通过转轴(17)连接。专利摘要一种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钢塑复合管专用封车一体化设备中车刀在不车削时不能让刀、车削时需要调刀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9)外部通过轴承(4)固定有锥形套(5),所述的刀盘(3)右侧面连接有顶杆(12),顶杆(12)的上端部顶在锥形套(5)外壁上,顶杆(12)底部连接有滑靴(19);刀盘(3)右侧通过车刀支座(18)连接有L形的车刀柄(16),车刀柄(16)的立边上部与刀盘(3)之间连接有车刀支撑弹簧(14)。采用该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在封口时芯轴伸出车刀弹起,使封口帽支撑盘顺利通过车刀而不与车刀发生干涉,车削时车刀可自动复位,不需操作人员调整刀具。文档编号B23B25/00GK202741760SQ20122047917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陈斌, 孙树金, 尚保园 申请人: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塑复合管专用车刀自复位装置,包括刀盘(3)、芯轴(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9)外部通过轴承(4)固定有锥形套(5),所述的刀盘(3)右侧面通过顶杆导向座(11)连接有垂直与芯轴(9)的顶杆(12),顶杆(12)的上端部顶在锥形套(5)外壁上,且顶杆(12)的外部设有顶杆复位弹簧(13),所述的顶杆(12)底部连接有滑靴(19),滑靴(19)的右侧面为下部凹陷的阶梯面;所述的刀盘(3)右侧通过车刀支座(18)连接有L形的车刀柄(16),车刀柄(16)的立边左侧面与滑靴(19)的阶梯面相配合,且车刀柄(16)的立边上部与刀盘(3)之间连接有车刀支撑弹簧(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孙树金尚保园
申请(专利权)人: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