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反应釜底部防积料的吹气装置及防积料的反应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194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釜底部防积料的吹气装置,所述反应釜底部带有放料阀,所述吹气装置包括:与反应釜底部的放料阀相连的三通;分别与所述三通的其余两个接口连通的旁通阀和第二放料阀;通过管路与所述旁通阀连通的压缩气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反应釜底部防积料的吹气装置以及防积料的反应釜,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以防止物料在反应釜底部连接管处堆积,使反应釜内物料浓度均匀,提高产物的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反应釜底部防积料的吹气装置及防积料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反应釜底部防积料的吹气装置及防积料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领域常用的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件进行设计,使之完成各种化学反应及相关处理操作。利用反应釜进行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开始的进料,化学反应的进行以及化学反应的出料均能够安照预先设计的步骤进行,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搅拌、反应物浓度或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均可以实现较高程度的自动化控制。申请号为200810244486. 8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配置在釜体的顶部的搅拌轴驱动装置、位于釜体内的与所述的搅拌轴驱动装置传动联结的搅拌器以及位于釜体的底部的放料阀,所述的釜体的加料口上固设有一加料接口,加料接口的一端位于釜体内,另一端探出于釜体,在位于釜体内的加料接口的一端联结有一延伸管段,在探出于釜体的加料接口的一端联结有物料引入管,所述的延伸管段伸展到釜体的下部。现在利用反应釜进行化工生产,反应釜底部通常带有放料口,用于化学反应结束后,收集反应产物或者除去未反应的原料,方便清理反应釜,反应釜底部的放料口设有放料阀。申请号为201010580738. I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插板式放料阀,包括阀体、阀板和压板;阀体中部的阀孔下部有一个凸台和插槽,阀板插入插槽,阀板在插槽内前后推动,阀板的上板面使阀孔密封或打开,或改变阀孔开启的大小。通常情况下,放料阀与放料口之间通常设有一段连接管,原料往往容易堆积在该连接管处,反应釜内的分散盘的搅拌无法触及连接管处的物料,从而使物料浓度不均匀,从而影响产物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釜底部防积料的吹气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可以避免物料在连接管处的堆积,使反应釜内物料均匀,保证产物的质量。一种用于反应釜底部防积料的吹气装置,所述反应釜底部带有放料阀,所述吹气装置包括与反应釜底部的放料阀相连的三通;分别与所述三通的其余两个接口连通的旁通阀和第二放料阀;通过管路与所述旁通阀连通的压缩气源。反应原料投加完成后,关闭放料阀和第二放料阀,打开旁通阀以及压缩气源,使所述三通内充满压缩空气,然后打开放料阀,此时三通内的压缩空气从放料阀吹入反应釜内, 使堆积在连接管处的物料向上翻滚,利用反应釜内的分散盘对反应原料进行有效的搅拌,3使反应釜内的物料浓度均一,保证产物的质量。反应釜内的化学反应完成后,关闭放料阀和第二放料阀,打开旁通阀以及压缩气源,使所述三通内充满压缩空气,然后打开第二放料阀,此时三通内的压缩空气从第二放料阀吹出,对所述三通及第二放料阀进行吹扫,清除残留的物料。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缩气源为空压机或钢瓶。所述空压机可以依据反应原料的类型提供不同压力的压缩空气,保证压缩空气可以将堆积于连接管处的物料吹起,同时,能量消耗最小,如果没有空压机,所述钢瓶移动方便,可以随时随地提供压缩空气,扩大所述吹气装置的使用范围。作为优选,所述的放料阀、旁通阀和第二放料阀均为球阀。所述球阀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开闭迅速,维修简单,流体阻力小, 应用范围广,可以适应不同的反应釜以及不同物料的要求。作为优选,所述的三通包括竖直布置的直管和与所述直管中部连通的侧管,所述放料阀和第二放料阀分别连接在所述直管的上端接口和下端接口,所述旁通阀连接在所述侧管的接口上。所述三通的直管可以使化学反应结束后,放料阀以及第二放料阀处于同一直线上,反应物料沿放料阀、直管以及第二放料阀排出反应釜,排出过程中,由于没有弯折管路, 所受阻力最小,便于物料的排放及清理。为了使所述压缩气源供给的压缩空气进入三通后,避免对三通造成较大的冲击, 优选地,所述侧管与直管的连接部位带有扩口。压缩空气沿扩口向外围扩张,从而减小了对三通的冲击。为了使物料在排出反应釜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堵塞,优选地,所述放料阀和第二放料阀的口径相同。作为优选,所述直管的内径是侧管的内径的2 8倍。压缩气源提供的压缩空气经侧管进入三通的直管中,直管的内径大于侧管的内径,使压缩空气对直管的冲击力得到减弱,同时,便于反应釜内物料经直径较大的直管排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积料的反应釜,包括位于反应釜底部的放料阀,设有所述的吹气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釜底部带有放料口,在放料口和放料阀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收拢。所述连接管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收拢,使化学反应结束后,反应物料排出反应釜时,在连接管内径的引导下,更容易流出。本技术一种用于反应釜底部防积料的吹气装置以及防积料的反应釜,可以防止物料在反应釜底部连接管处堆积,使反应釜内物料浓度均匀,提高产物的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反应釜底部防积料的吹气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用于反应釜底部防积料的吹气装置及防积料的反应爸做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用于反应釜I底部防积料的吹气装置,包括与反应釜I底部的放料阀3相连的三通6、分别与三通6的其余两个接口连通的旁通阀5和第二放料阀4以及通过管路与旁通阀5连通的压缩气源。压缩气源用于提供压缩空气,可以根据反应釜I或者物料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空压机,也可以选择可以方便移动的钢瓶,随时随地提供压缩空气,图I中箭头方向为压缩气源进入方向。放料阀3、旁通阀5和第二放料阀4可以有多种选择,依据反应釜I的型号以及物料的性质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球阀即可,也可以选择蝶阀,闸阀等阀门。三通6包括竖直布置的直管61和与直管61中部连通的侧管62,放料阀3和第二放料阀4分别连接在直管61的上端接口和下端接口,旁通阀5连接在侧管62的接口上。三通6的直管61可以使化学反应结束后,放料阀3以及第二放料阀4处于同一直线上,反应物料沿放料阀3、直管61以及第二放料阀4排出反应釜I,排出过程中,由于没有弯折管路,受到的阻力较小,便于物料的排放及清理。侧管62与直管61的连接部位带有扩口,压缩空气沿扩口向外围扩张,从而减小了对三通6的冲击。放料阀3和第二放料阀4的口径相同,使物料在排出反应釜I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堵塞。直管61的内径是侧管62的内径的2 8倍,压缩气源提供的压缩空气经侧管62 进入三通6的直管61中,直管61的内径大于侧管62的内径,使压缩空气对直管61的冲击力得到减弱,同时,便于反应釜I内物料经直径较大的直管61排出。一种防积料的反应釜1,包括位于反应釜I底部的放料阀3以及吹气装置,反应釜 I内设有用于分散物料的分散盘7。反应釜I底部带有放料口,在放料口和放料阀3之间设有连接管2,连接管2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收拢(图I中未示出),物料在连接管2的引导下,更容易排出。本技术工作时,反应原料投加完成后,关闭放料阀3和第二放料阀4,打开旁通阀5以及压缩气源,使三通6内充满压缩空气,然后打开放料阀3,三通6内的压缩空气从放料阀3吹入反应釜I内,将堆积在连接管2处的物料向上翻滚,使反应釜I内的分散盘 7可以对反应原料进行有效的搅拌;反应釜I内的化学反应完成后,关闭放料阀3和第二放料阀4,打开旁通阀5以及压缩气源,三通6内充满压缩空气,然后打开第二放料阀4,三通6 内的压缩空气从第二放料阀4吹出,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反应釜底部防积料的吹气装置,所述反应釜底部带有放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装置包括:与反应釜底部的放料阀相连的三通;分别与所述三通的其余两个接口连通的旁通阀和第二放料阀;通过管路与所述旁通阀连通的压缩气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君陈梦茹章宝国刘磊张卫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佑谦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