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替换式吸氧管,便于患者在单鼻孔吸氧和双鼻孔吸氧间快速切换。该可替换式吸氧管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输气管,出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出气管连通的插鼻支管。由于出气管两端的输气管是可拆卸连接,因此只需将输气管与出气管分离,然后将输气管与新的出气管相连即可实现单鼻孔吸氧和双鼻孔吸氧之间的切换,快捷方便。且不需要更换输气管,输气管始终保持与供氧设备相连。这样不但提高了切换效率,也降低了切换成本,节约了医疗资源,降低了医疗费用,亦可降低单病种医疗费用。可推广性高,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充分满足了临床及病人的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应用的吸氧管,尤其涉及一种可替换式吸氧管。
技术介绍
氧疗作为数十年来最常用的可直接、有效改善低氧血症,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治疗或辅助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方法,在临床及家庭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吸氧管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医疗用品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鼻吸氧管双鼻孔、单鼻孔两种类型,但随着病人病情的变化,如行鼻塞、胃肠加压或是在使用双鼻孔吸氧管时发生鼻粘膜出血或病人需求的变化,常有单、双鼻孔吸氧管更换的需求出现,此时需重新更换整套管路,不仅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且被更换下的吸氧管的存放问题也成为了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患者在单鼻孔吸氧和双鼻孔吸氧间快速切换的可替换式吸氧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替换式吸氧管,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输气管,出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出气管连通的插鼻支管。进一步的是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插鼻支管。进一步的是所述出气管上只设置有一个所述插鼻支管。进一步的是所述可拆卸连接为卡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出气管两端的输气管是可拆卸连接,因此只需将输气管与出气管分离,然后将输气管与新的出气管相连即可实现单鼻孔吸氧和双鼻孔吸氧之间的切换,快捷方便。且不需要更换输气管,输气管始终保持与供氧设备相连。这样不但提高了切换效率,也降低了切换成本,节约了医疗资源,降低了医疗费用,亦可降低单病种医疗费用。可推广性高,该新型设计充分满足了临床及病人的需求。附图说明图I为出气管与输气管连接示意图;图2为设置有2个插鼻支管的出气管的示意图;图3为设置有I个插鼻支管的出气管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第一输气管1,第二输气管2,第一插鼻支管3,第二插鼻支管4,出气管5,第三插鼻支管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I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可替换式吸氧管,包括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输气管I和第二输气管2,出气管5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出气管连通的插鼻支管。如图2所示,在出气管5上设置有两个插鼻支管,分别为第一插鼻支管3和第二插鼻支管4,这种结构可供患者进行双鼻孔吸氧使用。如图3所示,在出气管5上只设置有一个第三插鼻支管8,这种结构可供患者进行单鼻孔吸氧使用。使用时,将输气管与供氧设备相连,可通过输气管向出气管输送氧气,然后可从插鼻支管吸氧。当患者需要在单鼻孔吸氧和双鼻孔吸氧之间转换时,可将设置有一个插鼻支管的出气管5两端的第一输气管I和第二输气管2与该出气管5分离,然后将设置有一个插鼻支管的出气管换成设置有两个插鼻支管的出气管,然后将第一输气管I和第二输气管2重新与设置有两个插鼻支管的出气管相连即可。上述出气管5与第一输气管I和第二输气管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为螺纹连接。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可拆卸连接为卡接。卡接快捷方便。可在出气管5的两端设置卡头,在第一输气管I和第二输气管2上可设置卡扣,通过卡头和卡扣的适配卡接可实现出气管和输气管的快速连接和拆卸。权利要求1.可替换式吸氧管,其特征是包括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输气管,出气管(5)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出气管连通的插鼻支管。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替换式吸氧管,其特征是所述出气管(5)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插鼻支管。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替换式吸氧管,其特征是所述出气管(5)上只设置有一个所述插鼻支管。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可替换式吸氧管,其特征是所述可拆卸连接为卡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替换式吸氧管,便于患者在单鼻孔吸氧和双鼻孔吸氧间快速切换。该可替换式吸氧管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输气管,出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出气管连通的插鼻支管。由于出气管两端的输气管是可拆卸连接,因此只需将输气管与出气管分离,然后将输气管与新的出气管相连即可实现单鼻孔吸氧和双鼻孔吸氧之间的切换,快捷方便。且不需要更换输气管,输气管始终保持与供氧设备相连。这样不但提高了切换效率,也降低了切换成本,节约了医疗资源,降低了医疗费用,亦可降低单病种医疗费用。可推广性高,该技术设计充分满足了临床及病人的需求。文档编号A61M16/00GK202740559SQ20122038622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6日专利技术者万群芳, 王雅琴, 吴小玲 申请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替换式吸氧管,其特征是:包括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输气管,出气管(5)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出气管连通的插鼻支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群芳,王雅琴,吴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