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中药医疗器械类,具体涉及一种艾灸器。
技术介绍
我国古典医籍《黄帝内经 灵枢》中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明代医学家李挺在《医学入门》中说“风药之不及,钊之不到,必须灸之”。灸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医疗方法,灸可以温通经脉,驱寒祛湿,对穴位进行艾灸对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疗效。传统的艾灸方式有三种(I)、将艾叶做成锥状直接置于患者的皮肤上,点燃后进行熏灸; (2)、做成柱状或条状,操作者手持,点燃后熏灸患者病变部位;(3)、或将艾叶固定于银质针上,点燃后通过银质针的传导性能,将热量传导至患者的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以上方法存在以下问题(I)、直接置于皮肤之上易致皮肤烧灼伤,易致皮肤出现红肿甚至水泡等;(2)、艾灸部位的温度不易保持恒温;(3)、被灸部位受热不均匀;(4)、手持艾灸消耗人力资源成本,不利于一名医务工作者对多名患者进行施治;(5)、通过银质针传导其治疗部位及疗效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传统艾灸易损伤患者皮肤、治疗部位受热不均匀、人力资源成本过高、治疗部位及疗效局限及不利于节能环保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艾灸器,包括灸筒盖、灸芯、灸筒和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灸筒盖(1)、灸芯(2)、灸筒(3)和胶布(4),灸筒盖(1)的内径与灸筒(3)的外径相匹配并旋转连接,灸筒盖(1)和灸体通过永磁体吸附连接,胶布(4)设置于灸筒(3)底部;所述灸筒盖包括盖体、永磁体(101)和进气孔I?(102),所述永磁体(101)设置于盖体内顶部,所述进气孔I?(102)周向均匀设置于盖体下部;所述灸芯(2)包括灸体和金属磁性材料(201),所述金属磁性材料(201)设置于灸体顶部;所述灸筒(3)包括筒体、隔灸网(301)、隔热箔(302)和进气孔II?(303),所述隔灸网(301)设置于筒体底部,所述隔热箔(302)周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