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51019 阅读:5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动脉瘤支架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动脉瘤破裂、载瘤动脉闭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脑动脉瘤支架系统设有覆膜支架和内支撑支架,覆膜支架在自由状态形状为圆筒状,内支撑支架在自由状态形状为网状圆筒形,覆膜支架套置在内支撑支架外,与内支撑支架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覆膜支架隔断动脉瘤腔与载瘤动脉,再将内支撑支架送入并释放在覆膜支架内,将覆膜支架固定于载瘤动脉血管内,覆膜支架可以在病变血管中形成一个封闭的管道,使病变部位血液与正常血循环完全隔绝,在载瘤动脉内建立新的血流通道,覆膜支架的存在限制了动脉瘤与载瘤动脉间血液的交换,促进瘤腔内血流瘀滞,从而形成血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器械。背景资料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高致病率和高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死亡率高达51%,生存者的致残率接近50%。在临床上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治疗颅内动脉瘤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对于颈内动脉和椎基动脉主干等特殊部位的动脉瘤,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十分困难。临床治疗中发现外科手术夹闭的动脉瘤仍有4%的病例在原动脉瘤附近发生再出血。而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以其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成为目前很多医学专家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案。现有技术的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主要有载瘤动脉夹闭、瘤腔内的球囊栓塞、弹簧圈栓塞、液体材料栓塞和血管组织工程技术。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临床发现GDC还存在一些弊端由于治疗发生在动脉瘤腔内,所有操作过程存在动脉瘤破裂的危险;瘤腔的致密栓塞率较低、动脉瘤再开放率较高,尤其在大、巨大动脉瘤和宽径动脉瘤;宽径动脉瘤栓塞时因弹簧圈无法稳定盘曲而容易逸出动脉瘤腔,造成载瘤动脉堵塞;巨大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后会产生明显的占位效应,易造成载瘤动脉闭塞。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脑动脉瘤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脑动脉瘤支架系统设有覆膜支架(10)和内支撑支架(7),覆膜支架(10)在自由状态形状为圆筒状,内支撑支架(7)在自由状态形状为网状圆筒形,覆膜支架(10)套置在内支撑支架(7)外,与内支撑支架(7)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卫剑邱宇晨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瑞康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