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潮专利>正文

蚂蚁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9987 阅读:14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蚂蚁诱捕器,它包括中空的外壳(1),所述外壳(1)的壳壁上设有供蚂蚁进出的第一通孔(1.1),所述外壳(1)设有顶盖(1.2),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有底盖(2),所述外壳(1)内设有用于分隔放置诱饵的分隔放置体(3),所述分隔放置体(3)活动套设在外壳(1)内;所述分隔放置体(3)包括内芯(3.1)、分隔顶盘(3.2)和分隔底座(3.3),所述分隔顶盘(3.2)、内芯(3.1)的外围和分隔底座(3.3)之间形成周围向分隔区域,所述分隔顶盘(3.2)设在内芯(3.1)的顶端,所述分隔底座(3.3)设在内芯(3.1)的底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诱捕装置,具体讲是一种蚂蚁诱捕器
技术介绍
目前,捕杀蚂蚁的方法很多,例如,采用杀虫剂等化学药剂捕杀,这种杀虫方式不仅效果不明显,而且对周围的环境,也容易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现有市场上出现了这样一种蚂蚁诱捕器。该蚂蚁诱捕器包括一个外壳,所述外壳为中空用于放置诱饵,所述外壳的壳壁上设有供蚂蚁进出的环形通孔,所述外壳的顶部形成封闭的顶盖,所述外壳的底部连接有底盖,由于诱馆一般为浸有化学毒剂的多根棉条,使用时间稍长就会造成诱饵之间的挤压而紧挨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蚂蚁与诱饵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捕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诱饵接触面积大,诱捕效果好的蚂蚁诱捕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这样一种蚂蚁诱捕器它包括中空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壳壁上设有供蚂蚁进出的第一通孔,所述外壳设有顶盖,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分隔放置诱饵的分隔放置体,所述分隔放置体活动套设在外壳内。所述分隔放置体包括内芯、分隔顶盘和分隔底座,所述分隔顶盘、内芯的外围和分隔底座之间形成周围向分隔区域,所述分隔顶盘设在内芯的顶端,所述分隔底座设在内芯的底端。所述分隔顶盘由顶盘和至少两块设在顶盘下表面的顶分隔块构成;所述分隔底座由支撑环和至少两块分隔块构成,所述底分隔块的外端与支撑环相连,所述底分隔块的内端与内芯相连,所述底分隔块与顶分隔块的数量相等,所述分隔底座上的每一块底分隔块均与分隔顶盘上的一块顶分隔块位于同一垂线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在外壳内增设有分隔放置体,且所述分隔放置体活动套设在外壳内,这样诱饵便可分隔放置在分隔放置体上,这样增大了蚂蚁与诱饵的接触面积,有效保障了本技术的蚂蚁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作为优选,所述顶分隔块为四块,所述四块分隔块沿圆周均匀分布,四块为优选值,省材又效果最佳。作为改进,所述顶分隔块的延伸方向与顶盘的径向方向一致,便于加工成型。作为改进,所述内芯为中空结构,所述内芯的侧壁上设有供蚂蚁进出的第二通孔,进一步增大了蚂蚁与木条的接触面积。作为改进,所述顶盘的边缘设有挡圈,这样挡圈的设置能有效防止诱饵侧滑出分隔放置体的放置区域。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蚂蚁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蚂蚁诱捕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所不1、外壳,I. I第一通孔,I. 2、顶盖,2、底盖,3、分隔放置体,3. I内芯,3. 11、第二通孔,3. 2、分隔顶盘,3. 21顶分隔块,3. 22、顶盘,3. 3、分隔底座,3. 31、支撑环,3. 32、底分隔块,4、挡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蚂蚁诱捕器,它包括中空的外壳1,所述外壳I 一体成 型的顶盖I. 2,所述外壳I的底部设有底盖2。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外壳I内设有用于分隔放置诱饵的分隔放置体3,所述分隔放置体3活动套设在外壳I内。所述分隔放置体3包括内芯3. I、分隔顶盘3. 2和分隔底座3. 3,所述分隔顶盘3. 2、内芯3. I的外围和分隔底座3. 3之间形成周围向分隔区域,所述分隔顶盘3. 2设在内芯3. I的顶端,所述分隔底座3. 3设在内芯3. I的底端。所述分隔顶盘3. 2由顶盘3. 22和至少两块设在顶盘3. 22下表面的顶分隔块3. 21构成。所述分隔底座3. 3由支撑环3. 31和至少两块分隔块3. 32构成,所述底分隔块3. 32的外端与支撑环3. 31相连,所述底分隔块3. 32的内端与内芯3. I相连,所述底分隔块3. 32与顶分隔块3. 21的数量相等,所述分隔底座3. 3上的每一块底分隔块3. 32均与分隔顶盘3. 2上的一块顶分隔块3. 21位于同一垂线上。所述顶分隔块3. 21为四块,所述四块顶分隔块3. 21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顶分隔块3. 21的延伸方向与顶盘3. 22的径向方向一致。所述内芯3. I为中空结构,所述内芯3. I的侧壁上设有供蚂蚁进出的第二通孔3. 11。所述顶盘3. 22的边缘设有挡圈4。需要使用本技术的蚂蚁诱捕器时,先将底盖2从外壳I的底部卸下,再将分隔放置体3从外壳I内抽出。随后按照分隔体3上由分隔顶盘3. 2、内芯3. I的外围和分隔底座3. 3之间所形成的分隔区域,将诱饵从分隔放置体3的分隔底座3. 3内分隔插入,接着将分隔放置有诱饵的分隔放置体3插入外壳I内,最后盖上底盖2。以上仅就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蚂蚁诱捕器,它包括中空的外壳(I),所述外壳(I)的壳壁上设有供蚂蚁进出的第一通孔(I. 1),所述外壳(I)设有顶盖(I. 2),所述外壳(I)的底部设有底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内设有用于分隔放置诱饵的分隔放置体(3),所述分隔放置体(3)活动套设在外壳(I)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蚂蚁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放置体(3)包括内芯(3. I)、分隔顶盘(3. 2)和分隔底座(3. 3),所述分隔顶盘(3. 2)、内芯(3. I)的外围和分隔底座(3. 3)之间形成周围向分隔区域,所述分隔顶盘(3. 2)设在内芯(3. I)的顶端,所述分隔底座(3. 3)设在内芯(3. I)的底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蚂蚁诱捕器,它包括中空的外壳(1),所述外壳(1)的壳壁上设有供蚂蚁进出的第一通孔(1.1),所述外壳(1)设有顶盖(1.2),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有底盖(2),所述外壳(1)内设有用于分隔放置诱饵的分隔放置体(3),所述分隔放置体(3)活动套设在外壳(1)内;所述分隔放置体(3)包括内芯(3.1)、分隔顶盘(3.2)和分隔底座(3.3),所述分隔顶盘(3.2)、内芯(3.1)的外围和分隔底座(3.3)之间形成周围向分隔区域,所述分隔顶盘(3.2)设在内芯(3.1)的顶端,所述分隔底座(3.3)设在内芯(3.1)的底端。文档编号A01M1/02GK202738660SQ20122028908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俞潮 申请人:俞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蚂蚁诱捕器,它包括中空的外壳(1),所述外壳(1)的壳壁上设有供蚂蚁进出的第一通孔(1.1),所述外壳(1)设有顶盖(1.2),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有底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有用于分隔放置诱饵的分隔放置体(3),所述分隔放置体(3)活动套设在外壳(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潮
申请(专利权)人:俞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