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性信息素与宽谱光源的太阳能灭虫灯装置,尤其能够满足农田、果园、稻田、公园等户外场所的灭虫需求。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环境等一系列绿色字眼不断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在传统农、林、水果栽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降低植被蛀虫率,农药的大面积使用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大多数农药水溶性十分有限,这与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形成了互相矛盾的局面。因此一系列户外灭虫产品应用而生,灭虫灯的使用在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灭虫灯主要采用利用紫外光源引诱,高压电网触死的方式对害虫进行捕杀,其特点在于方法简单作用时间较长;缺点在于诱捕效率有限,长时间使用昆虫容易产生抗性,降低诱捕效果。灭虫灯的应用主要利用昆虫趋光性的生理行为对其进行诱捕。一般认为人眼可见光波长为400 700nm之间,对黄绿光十分敏感。昆虫可见光主要集中于250 700nm之间,其中对紫外光尤为敏感。如棉铃虫和烟青虫对330nm和365nm的光波趋性最强。然而单一波长光源不能满足户外多种昆虫诱捕的目的,因此灭虫灯应采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性信息素与宽谱光源的太阳能灭虫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包括环境参数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太阳能电源管理模块、诱捕剂释放驱动模块几个部分;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GL7516光敏电阻、HS1101湿度传感器构成环境参数采集模块,经串行总线接口接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采用Intel?80C51微控制器构成;环境参数经MCU处理后驱动诱捕剂释放驱动模块,其主要控制高压电网是否工作、昆虫性信息素的释放口半径、昆虫性信息素外围电阻丝温度、宽谱诱虫光源光强,最终达到高效长时诱捕昆虫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