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连接件套筒及其装配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963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将织物套管连接至电气元件的套筒,该套筒具有圆筒壁,该圆筒壁带有提供一型腔的内表面,该型腔的大小适合容纳一细长电气元件穿过。该圆筒壁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该第一端用于连接在织物套管的内腔内,该第二端具有用于连接至电连接件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边缘。该圆筒壁具有至少一个邻近第一端、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凸圆,该环形凸圆形成径向朝内的环形凹槽。所述型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件,以与其内表面以及细长电气元件密封邻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电连接件,尤其涉及用于将保护套管连接和接地至电连接件的连接件套筒。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金属保护套管可以保护细长电线,以屏蔽电磁干扰(EMI)。而且还公知的是通过套筒可以将保护套管接地至上游的金属电连接件。遗憾的是,套管和套筒通常 在电连接件的内部连接,因而,其组装工艺复杂,并且在维护过程中必须先从电连接件中移除套筒,否则不能将套管从电线上移除。此外,还需要提高防止液体(例如水)进入电气组件的电气元件中——例如套管和套筒的连接位置之间以及套筒和电连接件的连接位置之间——的能力。又进一步地,还需要提供可以适用于各种保护套管结构的套筒,而无需为了各种情况提供单独的套筒或保护套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套筒及带有其的组件使得保护织物套管和电连接件之间可以经济、易于组装/拆卸、防水且可靠地连接,同时还在织物套管和电连接件之间提供可靠的接地通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用于将织物套管连接至电连接件的套筒具有圆筒壁,该圆筒壁带有提供一型腔的内表面,该型腔的大小适合容纳一细长电气元件穿过。该圆筒壁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该第一端用于连接在织物套管的内腔内,该第二端具有用于连接至电连接件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边缘。该圆筒壁具有至少一个邻近第一端、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凸圆,该环形凸圆形成径向朝内的环形凹槽。进一步地,该型腔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件,以与其内表面以及细长电气元件密封邻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与导电的织物套管、容置在该织物套管中的细长电气元件以及导电的电连接件结合的套筒。该套筒具有圆筒壁,该圆筒壁带有提供一型腔的内表面,该型腔的大小适合容纳一细长电气元件穿过。该圆筒壁在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延伸,该一端用于连接在织物套管的内腔中,该另一端具有用于连接至电连接件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边缘。该圆筒壁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凸圆,该凸圆邻近连接在织物套管的内腔中的一端,该环形凸圆形成径向朝内的环形凹槽。进一步地,该型腔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件,以与其内表面以及细长电气元件密封邻接。附图说明结合下文给出的优选实施例和最佳方式的详细描述以及所附权利要求和附图进行考虑,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将会更加容易理解,其中图I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构造的套筒的侧面剖视图,该套筒示出为处于初始组装状态——容置在织物保护套管以及电连接件的外壳内;图IA示出了图I的套筒,该套筒示出为处于完全组装状态;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构造的套筒的侧面剖视图,该套筒示出为将织物保护套管连接至电连接件的外壳; 图3示出了图2的套筒的侧面剖视图,该套筒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示出为将织物保护套管连接至电连接件的外壳;以及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构造的套筒的侧面剖视图,该套筒示出为将织物保护套管连接至电连接件的外壳。具体实施例方式更详细的参阅附图,图I (部分组装)和IA (完全组装)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构造的套筒组件10,其中,该套筒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构造的套筒12、导电的织物套管14以及电连接件16。无论细长元件18是单根电缆、捆绑线束或者其它形式,织物套管14都可以为具有任意合适的长度以及具有任意合适的直径,以保护穿过其延伸的细长元件18。进一步地,织物套管14可以被构造为具有周向封闭或开放的编织、针织或辫织的纱线结构,其中,可以通过导电的纱线、涂层、薄膜、金属薄片或者其它物件提供导电性能。此外,电连接件16的导电性能可以通过单独的导电内表面20提供,或者通过将连接件构造为具有导电的金属外壳来提供。套筒12被设置为用于将导电的织物套管14连接至电连接件16,其中,套管14和连接件16的连接在连接件16的外部进行,从而提供了一用于连接和拆卸的简易机构,例如在至少一个前述组件的维护过程中可能需要连接和拆卸。此外,套筒12建立的连接确保了在套筒12和连接件16之间以及在套筒12和细长电气元件18之间建立和保持防水密封。套筒12具有圆筒壁22,该圆筒壁带有提供一型腔26的内表面24,该型腔26的大小适合容纳细长电气元件18穿过。圆筒壁22在第一端28和第二端32之间延伸,该第一端28用于连接在织物套管14的内腔30中,该第二端32具有用于连接至电连接件16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边缘34。圆筒壁22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凸圆,在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该圆筒壁22具有一对邻近第一端28的环形凸圆36、38,该凸圆形成径向朝内的环形凹槽40、42。凸圆36、38通过一径向朝外的环形凹座39彼此轴向地隔开,从而使凹座39在隆起的凸圆36、38之间形成一凹谷。凹槽40、42中分别设置有密封件44、46,以与内表面24以及细长电气元件18密封邻接。根据凸圆36、38的几何形状,虽然可以使用任意合适的密封件结构,此处的密封件44、46示出为O环型的密封件。边缘34具有自圆筒壁22向外径向延伸的环形支柱部48,该环形支柱部48示出为自圆筒壁22垂直地或基本垂直地延伸,且该边缘34还具有反向折叠成与圆筒壁22叠置的圆柱形外唇部50,从而使外唇部50自圆筒壁22径向向外与其对齐。这样一来,圆筒壁22、支柱部48和唇部50在第二端32处形成朝向第一端28敞开的大致呈C型的环形凹槽52。唇部50的外表面54的尺寸适合紧密的、线-线的或者轻微的过盈配合在电连接件16内,从而使套筒12和电连接件16之间建立电连接。为了便于在套筒12和电连接件16之间建立和保持液密密封,在圆筒壁22的外表面和连接件16的内表面20之间设置有弹性环形密封件56。密封件56示出为部分地容置在凹槽52中。密封件56具有向外径向延伸的密封表面,作为不例而非限制,该密封表面表示为抵靠连接件16并与之形成过盈配合的、向外径向延伸的环形唇58,密封件56还具有向内径向延伸的密封表面,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该密封表面表示为和圆筒壁22形成过盈配合的、向内径向延伸的环形唇60。在组装过程中,在套筒12被组装在电连接件16内之前或者之后,将织物套管14设置为覆盖至少部分邻近第一端28的圆筒壁22,接着,分别将套筒12和密封件44、46与细长电气元件18密封连接,再将一可调节的夹圈62设置在织物套管14上,并使其与凸圆 36、38之间的凹座39径向齐平。然后,如图I所示,夹紧该夹圈62,以使其自非夹紧位置收缩至图IA所示的直径减小的、收紧位置。因此,夹圈62直径的减小使得套管14和套筒12径向向内压缩,从而分别压紧位于凸圆凹槽40、42和细长电气元件18的外表面之间的密封件 44、46。由于夹圈62被容置在凸圆36、38之间的凹座39中,所以确保了夹圈62被保持在套筒12上的夹持位置,其中,通过凸圆36、38可以限制夹圈62可能的轴向运动。进一步地,由于夹圈62可自电连接件16方便地轴向向外运动,所以在维护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轻易移除夹圈62,而无需先从连接件16中移除套筒12。在图2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构造的套筒组件110,其中,与上文使用的相差100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标示相似的特征。套筒组件110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构造的套筒112、导电的织物套管114和电连接件116。进一步地,如前述实施例一样,组件110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维·A·哈里斯
申请(专利权)人:费德罗莫格尔动力系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