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部署和更新Linux系统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47858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1: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部署和更新Linux系统的方法,在第一计算机系统中安装和配置Linux系统,并安装目标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利用Linux系统启动盘启动目标计算机系统;确定目标计算机系统中的目标介质,计算目标介质中的文件与第一计算机系统的文件的差异数据,并将差异数据通过第一计算机系统与目标计算机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从第一计算机系统传输到目标介质;目标计算机系统关闭后,利用目标介质上的启动代码重新启动目标计算机系统。通过应用本申请方案,能够集中、快速、批量地部署各种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使维护工作大大减轻,提高部门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操作系统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进,无论是企业还是其他组织都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是保证现代企业或组织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无论是计算机系统的升级换代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企业或组织的技术维护人员每天都会面临着重新安装系统、升级系统等例行工作。其次,对于一些软件开发的部门,除了以上类型的维护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维护全体研发部门开发环境的一致性,使得开发出来的产品能够保证 运行平台的统一和稳定。出于生产、开发、运营等需要,批量部署和更新Linux系统是系统管理员或系统维护人员经常遇到的事项。如何有效地来执行这些工作则成为部门工作效率提升的关键。对于部署或者更新Linux系统,现有技术中通常有如下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依次逐台部署,即为每一台机器单独进行部署和更新。这种方法对于小规模的组织部门是有效的。但是,当涉及的计算系统过多,达到百台甚至千台,这种方法则成为一种低效的做法。为了提高效率,则可能需要增加系统维护人员的人数或者工作量。因此在人力成本上会有较大的增加。其次,多人维护时,同时也增加了沟通与协调的时间,因此可能导致增加人力却并不能实际解决生产效率的问题。由于机器数量较多,按照系统一致性的要求,新系统的配置工作也将会非常繁重。因为重新部署每台计算机都需要重新配置。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部署效率低下,不适用于大规模的系统部署与维护,仅适合于极少量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工作,且更新不方便。第二种方法是系统克隆,即使用系统克隆工具,如GhostClonezilla等。部署时,先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并配置好操作系统,然后使用克隆工具制作操作系统镜像,然后再到目标机器上执行系统还原完成部署。而更新时,则使用克隆工具重新制作更新后系统的系统镜像,依新建系统一样的方法进行更新。因此很明显,这种方法解决了第一种方法中需要逐台配置设备的缺点,但是其维护的效率也并没有很大的改善。同时克隆工具增加了维护的复杂度,而且每次更新系统需要重新制作系统镜像,操作较为繁琐,对于系统更新非常不便。第三种是自动化部署。即使用一些自动部署工具,如Kickstart、Cobbler、Puppet,先安装和配置自动化部署工具,制定自动部署规则,然后实施安装。这种方式部署效率较高,但这类自动部署工具往往仅适用于特定的Linux发行版,缺乏通用性。而且安装、配置均较复杂,难以为普通系统管理人员使用。以上三种方法在进行系统部署与更新时为了不破坏既有的数据,在进行维护时还需要将这些既有数据先迁移到目标系统之外,等维护成功后再迁移回原来的数据。如果数据量巨大,将使得部署与更新操作耗用过长的时间,不利于批量规模化的维护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能够集中、快速、批量地部署各种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使维护工作大大减轻,提高部门的生产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A、在第一计算机系统中安装和配置Linux系统,并安装目标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应用程序;B、利用Linux系统启动盘启动目标计算机系统;C、确定目标计算机系统中的目标介质,计算目标介质中的文件与第一计算机系统的文件的差异数据,并将差异数据通过第一计算机系统与目标计算机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从第一计算机系统传输到目标介质;D、判断目标介质上是否存在操作系统的启动代码,若是,直接执行步骤E,否则,在目标介质上安装操作系统的启动代码后执行步骤E ;E、目标计算机系统关闭后,利用目标介质重新启动目标计算机系统。较佳地,所述Linux系统启动盘为光盘或U盘。较佳地,步骤A进一步包括利用第一计算机系统上安装的Linux系统以及应用程序制作生成Linux系统启动盘。较佳地,步骤C所述计算Linux系统启动盘中的文件与目标介质中的文件的差异数据的步骤中忽略预先定义的排除列表中的目录以及文件。较佳地,所述排除列表包括Linux系统运行时动态生成的文件以及目录,以及用户自定义的文件以及目录。较佳地,步骤C进一步包括若目标介质中存在第一计算机系统中不存在的文件时,将所述文件从目标介质中删除。较佳地,所述目标计算机系统为PC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平台或虚拟机。较佳地,步骤C所述确定目标计算机系统中的目标介质之后进一步包括对目标介质进行格式化及分区。较佳地,步骤C之前进一步包括将第一计算机系统和目标计算机系统的时间同步为标准时间。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利用Linux系统启动盘系统启动目标计算机系统,并利用差异同步技术从第一计算机系统中同步所有根文件系统的文件到目标计算机系统的目标介质上。由于使用了差异同步技术,对于更新系统时,只需要传输数据不同的部分,因此对于系统的更新维护非常的高效快速。同时在更新时,只需要更新第一计算机系统后再对目标计算机系统进行同步,因此极大地降低了维护难度,加快了更新速度,目标计算机系统的部署与更新可以多台同时进行,因此可以加快部署与更新的效率。本申请技术方案不仅适用于普通桌面PC机、笔记本电脑,也适用于服务器平台,对于各种虚拟机平台也可以使用本方法进行部署与更新,因此具有很好的软硬件平台适应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申请提供的部署和更新Linux系统的方法流程图2为差异同步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针对图I中的步骤103提供了具体实现流程图;图4为系统随时间变更与同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Linux系统启动盘启动目标计算机系统,并利用差异同步技术从第一计算机系统中同步所有根文件系统的文件到目标计算机系统的目标介质上。在本申请中,需要安装部署或者更新的系统为目标系统。第一计算机系统是一台已经安装并且配置成功,并运行Linux的适用于具体需求的标准的参考计算机系统。目标计算机系统是需要安装部署Linux操作系统的个人计算机、服务器以及在虚拟化平台中的虚拟计算机。第一计算机系统和目标计算机系统之间通过网络实现数据传输。系统同步成功后,即可从目标介质启动目标计算机系统。本申请提供的部署和更新Linux系统的方法流程如图I所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 :安装配置第一计算机系统。确定Linux的发行版,并按照相应的发行版的安装流程安装并配置作为基准的第一计算机系统,然后在第一计算机系统中安装目标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并确保正常运行。利用第一计算机系统上安装的Linux系统以及应用程序制作生成Linux系统启动盘。为保证启动盘与第一计算机系统的一致,我们将制作过程编写成计算机程序,并在更新系统后调用此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Linux系统启动盘。步骤102 :利用Linux系统启动盘启动目标计算机系统。·如步骤101所述,Linux系统启动盘是一种由第一计算机系统生成并安装在光盘、U盘等可移动的存储介质上的系统,以便于在部署时方便地与目标计算机系统进行连接并引导该计算机系统。利用Linux系统启动盘启动目标计算机系统是为了给差异同步工具提供独立的运行环境。步骤103 :利用差异同步工具安装及更新目标计算机系统。系统的安装与更新均执行相同的差异同步过程,并且在执行差异同步的过程当中,会忽略排除列表中的目录以及文件。包括如下子步骤子步骤103-1 :选择目标介质。在启动同步过程前,首先需要选定启动目标计算机系统的目标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部署和更新Linux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在第一计算机系统中安装和配置Linux系统,并安装目标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应用程序;B、利用Linux系统启动盘启动目标计算机系统;C、确定目标计算机系统中的目标介质,计算目标介质中的文件与第一计算机系统的文件的差异数据,并将差异数据通过第一计算机系统与目标计算机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从第一计算机系统传输到目标介质;D、判断目标介质上是否存在操作系统的启动代码,若是,直接执行步骤E,否则,在目标介质上安装操作系统的启动代码后执行步骤E;E、目标计算机系统关闭后,利用目标介质重新启动目标计算机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佑群吴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数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