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温室多模型信息融合的温室环境调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47734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温室多模型信息融合的温室环境调控技术,根据温室环境信息采集传感器获得的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信息,分别采用基于设定值、基于光照和基于积温的三种温室环境控制模型进行特征向量的提取,采用D-S证据理论方进行三种调控方法的特征向量的多信息融合,建立环境优化调控决策策略,实现温室短尺度和长尺度控制要求的协调。并通过温室环境控制器控制执行机构动作实现温室环境参数的实时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设施农业温室环境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温室多模型信息融合的温室环境调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对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70年代中期起,荷兰、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开始使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温室作物生长环境监控。到90年代,对温室环境控制的技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在温室环境控制中,对参数的设定目前主要是依据植物生长最适宜或按环境控制成本最低来优化。温室环境控制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即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控制以临界值作为设定的上限和下限,控制的要求就是保证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在设定的范围内。这种控制模型的优点是环境控制的成本低,但是作物的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在依据物生长最适宜来确定控制参数方面,通常都是对单因子进行优化,如通过基于光合作用模型,进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温度适宜值寻优,这种控制模型能够使植物一直处在适宜的范围内,生长速度较快,但是控制成本相对较高。为解决在温室环境控制中的能源消耗,又提出了积温控制方模型的控制方式,即在温室环境调控中考虑作物生长的过程,以一天的温度积累作为控制指标,目标是使得一天内的温度积累达到设定的要求。这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多模型信息融合温室环境调控方法,其特征是:由温室环境信息传感器及采集系统采集获得当前温室内外的气象环境信息发送到决策优化计算机,决策优化计算机分别利用基于设定值调控模型、基于光照的调控模型和基于积温的调控模型,获得当前环境条件下的温室环境调控方案,利用温室环境调控效果模型和成本模型,获得相应调控方案的调控成本和调控目标环境参数值,根据所计算的环境参数的调控目标值,利用作物生长模型计算不同调控方案的光合作用值,利用所计算的光合作用值和环境调控成本值,利用D?S证据理论方法获得最优的环境调控方案,温室环境控制器根据最优环境调控方案,控制执行机构实现温室环境优化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纪章李萍萍刘继展胡永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