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领域,特别是一种地铁区间隧道沉降观测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地铁工程是改善大中型城市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地铁建设晚于世界100年,已经投入运营的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深圳等城市。据统计,近几年来有将近30个城市已经获批建设地铁工程。在城市交通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市民对地铁抱有极大的期待。渴望地铁的建成能够给出行带来便利,同时也希望已经运营的地铁线路保持安全、舒适的良好状态。但是,地铁工程多建于地下岩土体介质中,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很多不确定性,随着运营年限的增多或其它特定因素,会出现沉降变形过大及其次生病害。地铁车站多采用桩基础,沉降变形通常很小;而地铁隧道区间采用天然地基,沉降变形相对较大,且历时多年甚至几十年,特别软土地区。地铁隧道过量沉降变形是地铁区间隧道工程的常见病症,特别是沿海沿江软土地区或软硬地层交错地带。它会引发结构开裂、管片严重错台、密封失效、地下水渗漏、螺栓锈蚀、道床脱空、铁轨下凹(沉降槽)、轨顶上调超限等次生病害。如不及时发现或预警,很可能诱发运行摇晃撞击、洞内卡车、受电不良停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铁区间隧道沉降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地铁区间隧道道床上铺设测斜管,测斜管采用有弹性的管道,铺设时贴合隧道道床,其中,测斜管中设置有固定方向的导向槽;步骤二:在测斜管内设置水平测斜仪,水平测斜仪被固定在测斜管内的导向槽上,可以沿导向槽滑动;步骤三:水平测斜仪在测斜管内滑动,每滑动过固定距离观测一次倾斜数据,连续观测,直至完成整个区间隧道的倾斜观测,得到所测量的地铁区间隧道的倾斜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新,康涛,范鹏举,赵帮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