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面吹风喷雾降温装置,包括底架(1)、箱体外壳(2)、贯流风机(30),箱体外壳(2)设置在底座1上,贯流风机(30)设在箱体外壳(2)和底座(1)组成的空间内,通过风机支架(5)固定在箱体外壳(2)的前后两侧,贯流风机(30)中的固定喷雾杆(32)通过进水管(28)连接水箱(22),箱体外壳(2)的左侧设有百叶孔(11),前后两侧设有出风口(17),出风口(17)和贯流风机30的出口贴合,贯流风机(30)出口和出风口(17)轴线方向与地面水平呈正向30~60°的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气雾双流喷雾,运用纯物理方式微孔喷射旋流成雾,提供一种自下而上双面吹风,有效减少雾滴漂移气雾,快速扩散,迅速降低周边环境温度,提高区域的空气湿度,进而提高人体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环保成套技术及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雾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特别在夏季高温季节,加剧的城市热岛效应给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带来极大不便,室外休闲场所降温较普遍使用遮阳、风扇等进行降温,其缺点为投资大,能耗高,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喷雾降温是一种新型纯物理的降温方式。它是利用增压泵将水加压,通过微孔喷射或撞击方式产生大量微小雾滴,经气流强化扩散,吸收空气中的热量,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现有的喷雾降温设备(例如专利号为CN02151992. 7 公开了一种喷雾降温除尘系统)是依托建筑物或路灯灯杆等固定物体上布置一些喷头,在无风或风速较低的情况下,喷雾降温效果较好。但遇到风速较大的情况下会造成雾滴的严重飘移,影响降温效果。其他喷雾设备(专利号为CN200920230607. 3公开了一种立柱式多喷头喷雾降温系统),虽能满足不同高度降温,但外形突兀,不能与现场环境完美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I、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喷雾降温设备喷雾雾滴漂移,影响降温效果,同时喷雾降温设备,外形突兀, 不能与现场环境完美结合。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面吹风的喷雾降温装置,包括底架I、箱体外壳2、贯流风机30,箱体外壳2设置在底座I上,贯流风机30设在箱体外壳2和底座I组成的空间内,通过风机支架5固定在箱体外壳2的前后两侧,贯流风机30中固定喷雾杆32通过接水管28连接水箱22,箱体外壳2的左侧设有百叶孔11,前后两侧设有出风口 17,出风口 17和贯流风机30的出口贴合,贯流风机30出口和出风口 17轴线方向与地面水平呈正向30 60。的夹角。出风口 17上连接有整流保护罩18。双面吹风喷雾降温装置高度小于I. O米,所述出风口 17高度小于O. 6米。为了和环境向配合,设有一大花架3固定在箱体外壳2的顶部。设有一小花架4 固定于箱体外壳2顶部的前后两端,位于出风口 17的上方。水箱22和进水管28之间设有过滤器23、压力泵24、压力表25、调压阀26、电磁阀 27依次连接,过滤器23和水箱22连接,电磁阀27和进水管28连接,其中压力泵24和电磁阀27和控制系统29相连。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气雾双流喷雾,运用纯物理方式微孔喷射旋流成雾,提供一种自下而上双面吹风,采用气雾双流喷雾,喷雾方向斜向上方,可有效减少雾滴漂移气雾双流有效抗风,快速扩散,迅速降低周边环境温度,提高区域的空气湿度,进而提高人体舒适度。附图说明图I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底架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底架的左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底架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箱体外壳正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箱体外壳的左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大花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小花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进水系统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喷雾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了解决现有喷雾降温设备喷雾雾滴漂移,影响降温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自下而上双面吹风的喷雾降温设备,具体结构为底架I、箱体外壳2、贯流风机30,箱体外壳2设置在底座I上,贯流风机30设在箱体外壳2和底座I组成的空间内,通过风机支架5固定在箱体外壳2的前后两侧,贯流风机30中固定喷雾杆32通过接水管28连接水箱 22,箱体外壳2的左侧设有百叶孔11,前后两侧设有出风口 17,出风口 17和贯流风机30的出口贴合,贯流风机30出口和出风口 17轴线方向与地面水平呈正向3(Γ60°的夹角。喷雾方向斜向上方,可有效减少雾滴漂移气雾双流有效抗风。所用的贯流风机为申请号为201110350293. 2的专利技术专利《悬挂式贯流风送喷雾降温设备》说公开的贯流风机,从中可知,贯流风机30中设有喷雾杆32、喷头基座33、雾化喷头34。出风口 17上连接有整流保护罩18,整流保护罩18主要有将出风口 17气流整流, 保证流向一致,风量均布和防止人手与贯流风机30直接接触的功能,同时防止树叶、垃圾对该装置运行的不良影响及雾化喷头34遗失。雾化喷头34为不锈钢旋流微雾降温喷头,可产生大量20-40微米的微小雾滴,耗水量为30-40晕升每分钟。贯流风机30出口与出风口 17贴合。强力贯流风机30出口风速大于十米每秒,水平送风距离大于四米。可以在有室外风的情况下将喷雾雾滴送至降温区域,做到减少室外风造成的雾滴偏移造成的降温效果不明显,同时加速雾滴蒸发,增强降温效果。风机风轮高速旋转,空气从百叶孔11吸入后由风机吹出。经活动整流保护罩18 整流后得到流向一致,风量均布的强力风幕。雾化系统工作时产生的微米雾滴,在强力风幕的作用下形成气雾两相流体,充分蒸发、与地面附近的高温气体对流传热,达到降温目的, 不会产生任何积水打湿地面。为了最好的喷雾效果,双面吹风喷雾降温装置高度小于I. O米,所述出风口 17高度小于O. 6米。为了解决喷雾降温设备,外形突兀,不能与现场环境完美结合,设有一大花架3固定在箱体外壳2的顶部。设有一小花架4固定于箱体外壳2顶部的前后两端,位于出风口 17的上方。大花架3主要用于放置景观盆景,实现密集栽培。其中小花架4用于放置景观盆景,同时位于出风口 17上方,防止户外粉尘及降雨对装置的不良影响。水箱22和进水管28之间设有过滤器23、压力泵24、压力表25、调压阀26、电磁阀 27依次连接,过滤器23和水箱22连接,电磁阀27和进水管28连接,其中压力泵24和电磁阀27和控制系统29相连。其中过滤器23过滤掉水箱22中的杂质,避免雾化系统工作不良;压力表25接于压力泵24出口,用于显示工作压力;压力表25附近接有调压阀26,以保证压力泵24工作压力稳定;停机时电磁阀27自动泄除管路中的剩余压力。水箱22可以直接采用当地自来水管网中的供水。压力泵24提供喷雾压力,提供装置喷雾时的可靠保证。实施例I :底架I、箱体外壳2、大花架3、小花架4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过滤器支架6和风机支架5 焊接在底架上;进水管28连接水箱22,过滤器23与压力泵24相连,压力表25、调压阀26、 电磁阀27安装固定于水泵管道上,控制系统29与压力泵24,电磁阀27相连;过滤器23固定于过滤器支架6上,强力贯流风机30安放于风机支架5上,采用自攻螺丝连接固定于装置箱体,强力贯流风机30出口与出风口 17贴合;喷雾杆32固定于强力贯流风机30外壳内,喷雾杆32 —端连接进水管28,喷雾杆32上等距焊有喷头基座33,喷头基座33轴线方向与出风口 17平面垂直,雾化喷头34螺纹连接于喷头基座33上。底架I由不锈钢板折弯焊接而成,俯视为矩形结构。底架冲有定位孔8若干用于与箱体外壳2螺纹连接,预留焊接定位点用于过滤器支架6和风机支架5焊接定位;其中风机支架5四个和过滤器支架6 —个由不锈钢板加工而成,过滤器支架6冲有过滤器23定位孔2个,用于过滤器23固定。其中箱体外壳2由不锈钢板折弯焊接而成,外形为不规则多面体,内部焊有固定杆9,用于箱体外壳2整体固定;左侧冲有若干百叶孔11,左侧检修门13铰链安装并留有锁洞15,上下各冲有底架定位孔10十六个个、大花架定位孔12十六个个、小花架定位孔16 九个;前后两侧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吹风喷雾降温装置,包括底架(1)、箱体外壳(2)、贯流风机(30),箱体外壳(2)设置在底座1上,贯流风机(30)设在箱体外壳(2)和底座(1)组成的空间内,通过风机支架(5)固定在箱体外壳(2)的前后两侧,贯流风机(30)中的固定喷雾杆(32)通过进水管(28)连接水箱(22),箱体外壳(2)的左侧设有百叶孔(11),前后两侧设有出风口(17),出风口(17)和贯流风机(30)的出口贴合,贯流风机(30)出口和出风口(17)轴线方向与地面水平呈正向30~60°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坚伟,易威,林忠伟,赵黎东,拾亚男,蔡金金,缪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同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