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家庭用中水冲厕系统,水箱内装有进水阀和排水阀,拉杆的中下部穿过大解限位横梁上的过孔;排水盅位于第一0型圈的正下方,水箱上方设有一个家庭用废水净化储存装置;角阀的阀芯与角阀的开关柄一端固定连接,开关柄的悬空端与立柱的上端部相连;排水盅下方设有一个补水罐,补水罐的内腔与排水盅的内腔相通;补水罐的内腔中装有一个配重桶,配重桶的中心处固设有一根竖直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废水处理储存装置来将生活废水处理成中水,并将得到的中水用来冲厕,从一个方面来节约水资源;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水封补水的方式与传统结构也完全不一样,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补水罐内的水来实现水封补水,与大小解无关,这样也能从另一个方面来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庭用中水冲厕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卫生洁具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家庭用中水冲厕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一般都是利用干净的自来水冲厕,冲厕时水箱内的排水阀将水箱内的水排到便盆内,实现冲厕。完成冲厕后,水箱内的进水阀向水箱内补水,且进水阀包含有一根补水管,该补水管插入所述排水阀的溢出管内,从而在向水箱内补水的同时往便盆内补水,从而实现水封补水。另外,所述进水阀中角阀的阀芯为塑料针形阀芯,使用一段时间后该阀芯易老化,从而导致关闭不严实,进而影响使用寿命。现有结构的缺陷如下I、利用干净的自来水来冲厕,难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家庭生活中必然会产生的废水,如洗水果、蔬菜时形成的废水,洗衣机排出水等,这些废水目前往往直接排掉, 而这些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完全能够用来冲厕;2、由于采用增强虹吸法兰后大解时所需的排水量往往接近是小解时的2倍,那么大解时向水箱内的补水量也是小解时补水量的约2倍。对于现有结构而言,由于进水阀向水箱内补水的同时,也会通过补水管往便盆内同步水封补水,因此大解时水封补水的量也接近是小解时水封补水量的2倍,这样就也难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3、由于进水阀中角阀的阀芯为塑料针形阀芯,使用一段时间后该阀芯易老化,从而导致关闭不严实,进而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家庭用中水冲厕系统,欲节约水资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家庭用中水冲厕系统,在水箱(I)顶部安装有二行程限位器(2),该水箱内装有进水阀和排水阀,其中排水阀包括拉杆(3)和排水盅(10),其中所述拉杆(3)呈竖直设置,该拉杆的上端部穿过所述二行程控制器(2)上的过孔,且拉杆(3)的中下部穿过大解限位横梁(4)上的过孔,该大解限位横梁与所述二行程控制器(2) 之间的拉杆(3)上固设有一个小解限位球(5);所述大解限位横梁(4)上的两个安装过孔中分别穿设并固定有一根溢水管(6),该溢水管与所述拉杆(3)平行,且拉杆(3)的下端与钟形罩(7)外表面的中心固定;所述钟形罩(7)下端部固套有一个紧固套(8),该紧固套内孔壁下端的环形凸台(8a)位于钟形罩(7)下方,该环形凸台与钟形罩(7)的下端面之间夹装有一个第一 O型圈(9);所述排水盅(10)位于第一 O型圈(9)的正下方,该排水盅设在两根所述溢水管 (6)之间,且排水盅(10)安装部的外圆面与两根溢水管(6)的下端部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I)上方设有一个家庭用废水净化储存装置,该净化储存装置包括净化桶(11)和锥形斗(15),其中净化桶(11)上部为上大下小的锥形部,其下部为圆筒部,且锥形部内壁与圆筒部内壁的连接处形成该净化桶(11)的底板(Ila);所述净化桶(11)的圆筒部内竖直设有一根导污管(12),该导污管的上端与所述底板(Ila)的底面固定,且底板(Ila)上对应该导污管(12)的内孔处开有一个过孔;所述导污管(12)外通过螺纹连接有一根导向管(13),该导向管内孔壁下端的台阶面与导污管(12)的下端面之间夹有一个第二 O型圈(14);所述锥形斗(15)的顶点朝上,该顶点处固设有一根竖直设置的提拉杆(16),且锥形斗(15)的底部一体形成一个水平布置的环形面(15a),该环形面(15a)的中心处固设有一根竖直管(17);所述竖直管(17)的下部插入所述导污管(12)内,并与导污管(12)间隙配合,且竖直管(17)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 O型圈(14)的孔径;所述净化桶(11)锥形部下端的出水口接有一根进水管(18),该出水管的出水端伸到所述水箱(I)内,并与所述进水阀中角阀(19)的进水端相接;所述角阀(19)的阀芯与该角阀的开关柄(19a) —端固定连接,开关柄(19a)的另一端悬空,且开关柄(19a)的悬空端可绕该开关柄(19a)与阀芯的连接端上下摆动;所述开关柄(19a)的悬空端与立柱(20) 的上端部相连,且该立柱(20)上下移动时可带动开关柄(19a)上下摆动;所述立柱(20) 下部固设有浮力桶(21)和重力桶(22),其中重力桶(22)位于浮力桶(21)下方,且浮力桶(21)和重力桶(22)的开口均朝上;所述排水盅(10)下方设有一个补水罐(23),该补水罐的顶部与两根所述溢水管(6)的下端部固定,且补水罐(23)的内腔与所述排水盅(10)的内腔相通;所述补水罐(23) 的底部开有一个补水孔(23a),该补水孔(23a)的孔径小于所述排水盅(10)的内径,且补水孔(23a)与所述水箱(I)底部的出水孔(Ia)之间夹装有一个O型密封圈(24);所述补水罐(23)的内腔中装有一个配重桶(25),该配重桶的开口朝上,且配重桶(25)的中心处固设有一根竖直杆(26),该竖直杆的上端与所述钟形罩(7)内表面的中心固定。使用本冲厕系统之前,我们可将生活废水倒入本专利技术的净化桶(11)内,生活废水中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沉淀在净化桶(11)、净化桶(11)的底板(Ila)及锥形斗(15)之间的环形区域内,且我们可通过添加明矾等物质实现杀菌。需要排污时,通过向上提提拉杆(16)将锥形斗(15)提起一定高度,此时竖直管(17)的下端与第二 O型圈(14)的上端面脱离接触,污物便从第二 O型圈(14)的内孔处流出,从而实现排污,这样就能达到净化目的,并将生活废水处理成中水(即处理后的生活废水),且处理后的中水通过所述进水管(18)和角阀(19)进入水箱(I)内。人们方便完后,通过向上提所述拉杆(3)使钟形罩(7)、紧固套(8)和第一 O型圈(9)同步向上移动,水箱内的水便从排水盅(10)及补水罐(23)处排到便盆内,实现冲厕。 由于补水罐(23)底部的补水孔(23a)孔径小于所述排水盅(10)的内径,这样在排水时就能将补水罐(23)的内腔充满水。完成冲厕后,将拉杆(3)放开,在所述配重桶(11)内水的重力作用下,该拉杆(3)下移复位;当第一 O型圈(9)的底面与排水盅(10)的顶面贴合时, 水箱内的水便不再进入排水盅(10)内,而补水罐(23)内的水则会全部流行便盆,实现水封补水。由上可看出,本专利技术实现水封补水的途径与现有结构完全不同,它是通过补水罐(23) 内的水来实现水封补水,与大小解无关,且每次水封补水的补水量都相等,该补水量可通过设计补水罐(23)的容积大小来确定。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废水处理储存装置来将生活废水处理成中水,并将得到的中水用来冲厕,这样就不用再像原来那样用干净的自来水来冲厕,从而从一个方面来节约水资源;另外,本专利技术实现水封补水的方式与传统结构也完全不一样,本专利技术是通过补水罐(23)内的水来实现水封补水,与大小解无关,且每次水封补水的补水量都相等, 该补水量可通过设计补水罐(23)的容积大小来确定,这样也能从另一个方面来节约水资源,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价值,且外观漂亮,造价便宜,适于在家庭中广泛推广运用。所述角阀(19)的阀芯为陶瓷阀芯;所述净化桶(11)的锥形部内水平设有一根限位衡梁(27),所述提拉杆(16)穿过该限位衡梁(27)上的限位孔。由于所述角阀(19)的阀芯为陶瓷阀芯,而陶瓷阀芯的使用寿命比塑料针形阀芯的使用寿命长很多,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并很好地克服传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庭用中水冲厕系统,在水箱(1)顶部安装有二行程限位器(2),该水箱内装有进水阀和排水阀,其中排水阀包括拉杆(3)和排水盅(10),其中:所述拉杆(3)呈竖直设置,该拉杆的上端部穿过所述二行程控制器(2)上的过孔,且拉杆(3)的中下部穿过大解限位横梁(4)上的过孔,该大解限位横梁与所述二行程控制器(2)之间的拉杆(3)上固设有一个小解限位球(5);所述大解限位横梁(4)上的两个安装过孔中分别穿设并固定有一根溢水管(6),该溢水管与所述拉杆(3)平行,且拉杆(3)的下端与钟形罩(7)外表面的中心固定;所述钟形罩(7)下端部固套有一个紧固套(8),该紧固套内孔壁下端的环形凸台(8a)位于钟形罩(7)下方,该环形凸台与钟形罩(7)的下端面之间夹装有一个第一0型圈(9);所述排水盅(10)位于第一0型圈(9)的正下方,该排水盅设在两根所述溢水管(6)之间,且排水盅(10)安装部的外圆面与两根溢水管(6)的下端部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上方设有一个家庭用废水净化储存装置,该净化储存装置包括净化桶(11)和锥形斗(15),其中净化桶(11)上部为上大下小的锥形部,其下部为圆筒部,且锥形部内壁与圆筒部内壁的连接处形成该净化桶(11)的底板(11a);所述净化桶(11)的圆筒部内竖直设有一根导污管(12),该导污管的上端与所述底板(11a)的底面固定,且底板(11a)上对应该导污管(12)的内孔处开有一个过孔;所述导污管(12)外通过 螺纹连接有一根导向管(13),该导向管内孔壁下端的台阶面与导污管(12)的下端面之间夹有一个第二0型圈(14);所述锥形斗(15)的顶点朝上,该顶点处固设有一根竖直设置的提拉杆(16),且锥形斗(15)的底部一体形成一个水平布置的环形面(15a),该环形面(15a)的中心处固设有一根竖直管(17);所述竖直管(17)的下部插入所述导污管(12)内,并与导污管(12)间隙配合,且竖直管(17)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0型圈(14)的孔径;所述净化桶(11)锥形部下端的出水口接有一根进水管(18),该出水管的出水端伸到所述水箱(1)内,并与所述进水阀中角阀(19)的进水端相接;所述角阀(19)的阀芯与该角阀的开关柄(19a)一端固定连接,开关柄(19a)的另一端悬空,且开关柄(19a)的悬空端可绕该开关柄(19a)与阀芯的连接端上下摆动;所述开关柄(19a)的悬空端与立柱(20)的上端部相连,且该立柱(20)上下移动时可带动开关柄(19a)上下摆动;所述立柱(20)下部固设有浮力桶(21)和重力桶(22),其中重力桶(22)位于浮力桶(21)下方,且浮力桶(21)和重力桶(22)的开口均朝上;所述排水盅(10)下方设有一个补水罐(23),该补水罐的顶部与两根所述溢水管(6)的下端部固定,且补水罐(23)的内腔与所述排水盅(10)的内腔相通;所述补水罐(23)的底部开有一个补水孔(23a),该补水孔(23a)的孔径小于所述排水盅(10)的内径,且补水孔(23a)与所述水箱(1)底部的出水孔(1a)之间夹装有一个0型密封圈(24);所述补水罐(23)的内腔中装有一个配重桶(25), 该配重桶的开口朝上,且配重桶(25)的中心处固设有一根竖直杆(26),该竖直杆的上端与所述钟形罩(7)内表面的中心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晖,刘德辅,陈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