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疲劳
,更加具体地说,涉及,具体用于已经通过超声冲击处理的,并且在循环载荷下服役一段时间但未达到设计疲劳寿命的焊接接头,可有效延长其剩余寿命。
技术介绍
疲劳指的是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性能变化。疲劳破坏是工程结构和机械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疲劳失效的循环载荷的峰值往往远小于根据静态断裂分析估算出来的“安全”载荷。从焊接结构的应用开始,人们就注意到焊接件同其他金属构件一样,应注重焊接构件的疲劳强度设计。然而焊接接头又有其特殊性,一般情况下,焊接结构具有整体性而使其刚性增大,应力难于处于均匀状态,容易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而且集中的范围较广。在应力集中处(往往是缺陷处)容易产生疲劳裂纹,如果裂纹在结构使用过程中继续扩展,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导致结构的破坏失效。超声冲击处理于1972年由俄罗斯科学家 Statnikov专利技术,用于船只和潜艇构件,以加强疲劳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可用于对碳钢、不锈钢、铝、钛等多种不同材料的处理。其强化机理如下I.在材料中产生可控的残余压应力层;2.细化晶粒,在处理表面形成可观的强化层;3.可控地改变焊趾处的局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经表面机械强化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初始经过超声冲击强化和经历一段疲劳载荷后,再对焊接接头焊趾处进行超声冲击处理,以消除由前一次处理产生并缓慢扩展的微小裂纹,使冲击后的表面回归至前一次冲击后的状态,然后再进行加载,如此往复即可实现有效延长经超声冲击强化的焊接接头的剩余疲劳寿命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坡,夏立乾,邓彩艳,吴良晨,王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