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向日葵特性的光伏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86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7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向日葵特性的光伏树,涉及光伏产品效能发挥的延伸技术,主要由上主杆,下主杆,水平转动齿轮机构,蓄能器,逆变器,仰俯转动齿轮机构,向光传感器,光伏组件,透光十字槽板,光敏管和控制芯片系统等13个部分组成,当太阳光斜射到透光十字槽板西边槽板内的部分光敏管,接受到太阳光的光敏管与没有接收受太阳光的光敏管将受光信息,在设定的时间段传输到控制芯片系统分析处理后,分别向水平转动齿轮机构与各仰俯转动齿轮机构发出运行指令并启动运行,光伏组件随着定时的方位调整,接受太阳光斜射的状况逐渐减少,接受直射太阳光的状况逐渐增多,从而大幅度提高光伏组件接收太阳光直射的时间,使其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发电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产品效能发挥的延伸技术,具体是一种具有向日葵特性的光伏树
技术介绍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光伏电站组件的发电效能一直是光伏产业重点研究的课题。目前的光伏电站组件都是在较空旷的地面、朝着接受太阳光最多的一个方向安装,安装后在某个固定在的位置,不能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进行上下左右的移动,由于太阳的位置随着春夏秋冬和早中晚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导致一年中光伏组件最佳利用太阳能的时间,即组件接受太阳光直射的机会是极其短暂的,由于长期以来大多数光伏电站组件系统都采 用的是这种设计和安装方式,导致了这种安装方式的光伏电站组件效能不高,太阳的光能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是当前该领域研究人员的遗憾。虽然目前不少光伏领域技术研究人员在光伏电站组件推广应用上,已经开始考虑使用跟踪太阳的方法,来提高电站组件的发电效能,但效果都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跟踪机构复杂,故障率高,跟踪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目前光伏电站组件安装方式导致效能发挥不高的状况,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向日葵特性的光伏树,它涉及到上主杆,下主杆,水平转动齿轮机构,蓄能器,逆变器,仰俯转动齿轮机构,向光传感器,光伏组件,透光十字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向日葵特性的光伏树,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涉及到下主杆(1)、水平转动齿轮机构(2)、蓄能器(3)、逆变器(4)、上主杆(5)、树支架(6)、仰俯转动齿轮机构(7)、向光传感器(8)、光伏组件(9)、玻璃罩(10)、透光十字槽板(11)、光敏管(12)、控制芯片系统(13)共13个部件,其中,上主杆(5)通过水平转动齿轮机构(2)与下主杆(1)相连接,各个树支架(6)与上主杆(5)连接在一起,在树支架(6)上的各个光伏组件(9)设置有独立的仰俯转动齿轮机构(7),蓄能器(3)和逆变器(4)分别固定在上主杆(5)上,向光传感器(8)设置在树支架(6)中部的光伏组件(9)上,向光传感器(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向日葵特性的光伏树,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涉及到下主杆(I)、水平转动齿轮机构(2)、蓄能器(3)、逆变器(4)、上主杆(5)、树支架(6)、仰俯转动齿轮机构(7)、向光传感器(8)、光伏组件(9)、玻璃罩(10)、透光十字槽板(11)、光敏管(12)、控制芯片系统(13)共13个部件,其中,上主杆(5)通过水平转动齿轮机构(2)与下主杆⑴相连接,各个树支架(6)与上主杆(5)连接在一起,在树支架(6)上的各个光伏组件(9)设置有独立的仰俯转动齿轮机构(7),蓄能器(3)和逆变器(4)分别固定在上主杆(5)上,向光传感器(8)设置在树支架(6)中部的光伏组件(9)上,向光传感器⑶的顶部是玻璃罩(10),依次向下分别是透光十字槽板(11)、光敏管(12)和控制芯片系统(13),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 当太阳光斜射到光伏树上主杆(5)的光伏组件(9)的同时,上主杆(5)的向光传感器(8)也同样接受着太阳光从东边的斜射,此时太阳光透过向光传感器(8)上面的玻璃罩(10),斜射到透光十字槽板(11)槽板内的部分光敏管(12),随后接受到太阳光的光敏管(12)与没有接收受太阳光的光敏管(12)将受光信息在设定的时间段传输到控制芯片系统(13),控制芯片系统(13)将收到信息分析处理后,分别向下主杆(I)和上主杆(5)之间的水平转动齿轮机构(2)与上主杆(5)上的各仰俯转动齿轮机构(7)发出运行指令,水平转动齿轮机构(2)与各仰俯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松根郑用琦
申请(专利权)人:百力达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