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隔离/接地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290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隔离/接地开关装置,包括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和快速接地开关;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包括隔离静触头、第一接地静触头和隔离/接地动触头;快速接地开关包括第二接地静触头和第二接地动触头;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设置于壳体内,快速接地开关安装于壳体侧壁上;隔离/接地动触头安装在第一导体内;壳体的内壁上通过绝缘件固定有第二导体,隔离静触头和第二接地静触头设置于第二导体内;第一接地静触头固定安装在壳体侧壁的盖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隔离/接地开关和快速接地开关集成为一个模块,在同样满足线路功能的情况下,本结构紧凑,高度降低,成本减低的同时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隔离/接地开关装置
本技术属于高压电力开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隔离/接地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复合式高压组合电器中的隔离/接地开关基本上常规化为单独的模块,根据在线路中的功能有单隔离开关、单接地开关以及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根据线路功能还需要配置快速接地开关,即将快速接地开关和常规化的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接口对接,一方面增加了产品的重量和高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隔离/接地开关装置,将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和快速接地开关集成为一个模块,使产品结构紧凑,高度减低,成本也同时降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隔离/接地开关装置,包括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和快速接地开关;三工位隔尚/接地开关包括隔尚静触头、第一接地静触头和隔尚/接地动触头;快速接地开关包括第二接地静触头和第二接地动触头;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设置于壳体内,快速接地开关安装于壳体侧壁上;隔离/接地动触头安装在第一导体内;壳体的内壁上通过绝缘件固定有第二导体,隔离静触头和第二接地静触头设置于第二导体内;第一接地动触头安装于接地开关壳体内;第一接地静触头固定安装在壳体侧壁的盖板上。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导体呈L型,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中心导体上。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导体呈U型,通过绝缘件固定安装在壳体上。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接地静触头呈筒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盖板上。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隔离静触头、第一接地静触头和第二接地静触头内均设有弹簧触指。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隔离/接地动触头包括第二接地动触头、隔离动触头、驱动拐臂、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二接地动触头、隔离动触头垂直布置于第一导体内;第一连杆一端铰接第二接地动触头,另一端铰接驱动拐臂;第二连杆一端铰接隔离动触头,另一端铰接驱动拐臂。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快速接地开关壳体内设有拐臂,该拐臂的一端与旋转轴键连接,另一端设有一个滑块,该滑块设置于快速接地动触头末端的滑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隔离/接地开关和快速接地开关集成为一个模块,根据线路功能需要,是否配置快速接地开关均可容易实现。在同样满足线路功能的情况下,本技术使产品结构紧凑,高度降低,成本减低的同时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闻。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三工位开关隔离合闸位置示意图;图3为三工位开关接地合闸位置示意图;图4为快速接地开关分合闸位置示意图;图5为不配置快速接地开关的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单隔离开关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I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高压隔离/接地开关装置,包括三工位隔尚/接地开关4和快速接地开关2 ;三工位隔尚/接地开关4包括隔尚静触头41,接地静触头43以及隔离/接地动触头42 ;快速接地开关2包括快速接地静触头22和快速接地动触头21。隔离/接地动触头42封装在呈L型导体5内,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中心导体上;接地静触头43呈筒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盖板上;隔离静触头41和快速接地静触头22布置在呈U型导体3内,导体3通过绝缘件固定在壳体6上,快速接地动触头21封装在快速接地开关壳体I内,对接连接在三工位隔离/接地壳体6侧面;所有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采用弹簧触指7实现可动电连接。隔离/接地动触头42包括接地动触头421、隔离动触头422、驱动拐臂423、第一连杆424和第二连杆425。接地动触头421、隔离动触头422垂直布置于L型导体5内。第一连杆424 —端铰接接地动触头421,另一端铰接驱动拐臂423 ;第二连杆425 —端铰接隔离动触头422,另一端铰接驱动拐臂423。接地动触头421和隔离动触头422在驱动拐臂423旋转的作用力下,在L型导体5的束缚下直线运动。快速接地开关壳体I内设有拐臂11,该拐臂11的一端与旋转轴键连接,另一端设有一个滑块,该滑块设置于快速接地动触头21末端的滑槽内;旋转轴转动带动拐臂11旋转,进而通过滑块驱动快速接地动触头21在水平方向进行直线运动。如图I所示,三工位处于双分位置,当机构带动隔离动触头422逆时针旋转45°时,隔离/接地动触头422插入隔离静触头41,通过弹簧触指7实现可动电连接,此时三工位开关处于隔离开关合闸位置,如图2所示。当机构带动接地动触头421从双分位置开始顺时针旋转45°时,接地动触头421插入接地静触头43,通过弹黃触指7实现可动电连接,此时三工位开关处于接地开关合闸位置。该结构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不配置快速接地开关和接地开关实现相应的功能,布置比较灵活。参见图I所示,快速接地开关处于分闸位置;请参阅图4所示,机构带动拐臂对称旋转70°,将拐臂的转动转化为快速接地开关动触头21的直动,快速接地开关动触头21插入快速接地开关静触头22,通过弹簧触指7实现可动电连接,从而完成快速接地开关的合闸行程。参见图5所示,不配置快速接地开关的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在图I所示的装置中,取消快速接地开关2即可实现。参见图6所示,单隔离开关,与在图I所示的装置相比,取消快速接地开关2以及接地静触头43即可实现。本技术将隔离/接地开关和快速接地开关集成为一个模块,根据线路功能需要,是否配置快速接地开关均可容易实现。在同样满足线路功能的情况下,本技术使产品结构紧凑,高度降低,成本减低的同时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隔离/接地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4)和快速接地开关(2);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4)包括隔离静触头(41)、第一接地静触头(43)和隔离/接地动触头(42);快速接地开关(2)包括第二接地静触头(22)和第二接地动触头(21);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4)设置于壳体(6)内,快速接地开关(2)安装于壳体(6)侧壁上;隔离/接地动触头(42)安装在第一导体(5)内;壳体(6)的内壁上通过绝缘件固定有第二导体(3),隔离静触头(41)和第二接地静触头(22)设置于第二导体(3)内;第一接地动触头(21)安装于接地开关壳体(1)内;第一接地静触头(43)固定安装在壳体(6)侧壁的盖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隔离/接地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4)和快速接地开关(2);三工位隔尚/接地开关(4)包括隔尚静触头(41)、第一接地静触头(43)和隔离/接地动触头(42);快速接地开关(2)包括第二接地静触头(22)和第二接地动触头(21);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4)设置于壳体(6)内,快速接地开关(2)安装于壳体(6)侧壁上;隔离/接地动触头(42)安装在第一导体(5)内;壳体(6)的内壁上通过绝缘件固定有第二导体(3),隔离静触头(41)和第二接地静触头(22)设置于第二导体(3)内;第一接地动触头(21)安装于接地开关壳体(I)内;第一接地静触头(43 )固定安装在壳体(6 )侧壁的盖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压隔离/接地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体(5)呈L型,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中心导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压隔离/接地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导体(3)呈U型,通过绝缘件固定安装在壳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王荣吉利来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