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接线排和二次接线排,还包括:绝缘外壳;设置于绝缘外壳中的环形铁芯、围绕在铁芯线圈上的二次线圈和从环形铁芯的穿心孔中穿过的一次线圈;绝缘外壳与环形铁芯、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填充绝缘物质。在传导相同电磁量的情况下,环形铁芯的磁路相对于其他形状的铁芯的磁路最短,可以降低铁芯的体积,从而可以在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填充更多的绝缘物质,提高电流互感器绝缘性能。同时,在电流互感器的绝缘外壳上设置不规则的锯齿状裙边,比现有技术中的电流互感器的表面积更大,增大了爬电距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流互感器的绝缘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必须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一般的测量和保护装置不能直接接入一次高压设备,而需要用电流互感器将一次系统的大电流(一次电流)按比例变换成小电流(二次电流),供给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使用。户外电流互感器,是电流互感器中的一种,是用变压器油作绝缘的油浸式互感器的替代产品。用于IOkV户外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和继电保护,还起着隔离IOkV高电压与 O.IkV低电压的作用。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对电流互感器的技术要求相应地提高,从而要求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绝缘性能的可靠性要高,绝缘不得有击穿,结构合理,安装使用方便。电流互感器的绝缘性能由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填充的绝缘物质数量决定。如附图I所示,现有技术中电流互感器主要由绝缘外壳I、一次线圈2、矩形铁芯3、一次接线排4、二次接线排(图中未示出)、绝缘物质6和安装配件7。在保证磁通量的情况下,由于矩形铁芯3体积大,电流互感器中的空间有限,一次线圈2和二次线圈之间可填充绝缘物质的空间减少,填充的绝缘物质数量降低,降低了电流互感器的绝缘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在保证磁通量的情况下,由于矩形铁芯在电流互感器中占用的体积大,造成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填充绝缘物质数量少,电流互感器绝缘性能低的问题。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安装配件;设置于安装配件上方的绝缘外壳;设置于绝缘外壳中的环形铁芯;环绕在环形铁芯上的二次线圈,二次线圈的线端与设置于安装配件上的二次接线排连接;贯穿环形铁芯的穿心孔的一次线圈,一次线圈的线端与设置在环形铁芯顶端的一次接线排连接;填充于绝缘外壳内,位于与环形铁芯、一次线圈、二次线圈、一次接线排和二次接线排之间的绝缘物质。优选地,包括环形铁芯由多个硅钢片叠加组成。优选地,穿心孔为圆形。优选地,填充于绝缘外壳内,位于与环形铁芯、一次线圈、二次线圈、一次接线排和二次接线排之间的绝缘物质为环氧树脂。优选地,绝缘外壳由环氧树脂构成。优选地,包括设置于绝缘壳体外侧的不规则的锯齿状裙边。优选地,裙边设置于正方体形 状的绝缘外壳外侧。优选地,包括裙边设置于圆柱体形状的绝缘外壳外侧。优选地,包括设置在绝缘外壳两侧的裙边结构相同。优选地,包括设置在绝缘外壳两侧的裙边结构不同。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传导相同磁通量的情况下,环形铁芯的磁路相对于其他形状的铁芯的磁路最短,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保证磁通量的同时,环形铁芯相对于矩形铁芯体积减小,从而可以在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填充更多的绝缘物质,提高电流互感器绝缘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电流互感器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电流互感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电流互感器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可以解决在保证磁通量的情况下,由于矩形铁芯在电流互感器中占用的体积大,造成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填充绝缘物质数量少,电流互感器绝缘性能低的问题。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不考虑能量损耗的情况下,通过一次线圈的电流与一次线圈匝数的乘积等于通过二次线圈的电流与二次线圈匝数的乘积。一次线圈通过电流后产生电磁场,电磁场通过二次铁芯,绕在二次铁芯上导线感应出相应的二次电流,从而实现了将高电压、大电流转换成低电压、小电流。基于上述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图I示出了一种电流互感器结构正面示意图,包括安装配件17 ;设置于安装配件17上方的绝缘外壳11 ;设置于绝缘外壳11中的环形铁芯13 ;环绕在环形铁芯13上的二次线圈(图中未示出),二次线圈的线端与设置于安装配件17上的二次接线排15连接;贯穿环形铁芯13的穿心孔(图中未示出)的一次线圈12,一次线圈12的线端与设置在环形铁芯13顶端的一次接线排14连接;填充于绝缘外壳11内,位于与环形铁芯13、一次线圈12、二次线圈、一次接线排14和二次接线排15之间的绝缘物质16。需要说明的是,电流互感器通过安装配件17安装到预设的安装位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环形铁芯13由多个硅钢片叠加组成。需要说明的是,包括由多个环形的硅钢片叠加组成环形铁芯13 ;或由多个硅钢片拼接组成环型硅钢片,再叠加组成环型铁芯13。硅钢片是一种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一般含娃量为O. 5 4. 5%。加入娃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降低矫顽力、铁芯损耗铁损和磁时效。从而可以提闻电流互感器的导磁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穿心孔为圆形。需要说明的是,二次线圈由漆包线组成,漆包线由环型铁芯的外侧向穿心孔中穿出,重复该动作直至环绕在环型铁芯上的二次线圈达到预计的匝数。在现有技术中,在矩形铁芯上绕接二次线圈只能采用手工操作,手工操作时排线不均匀,漆包线的拉紧力不一致,导致漆包线与铁芯的服帖系数较低的缺点。在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可以采用利于自动绕线机在环形铁芯13上绕制二次线圈,在绕制过程中漆包线排列均匀、漆包线拉力一致,漆包线与铁芯的服贴系数更高。在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填充于绝缘外壳11内,位于与环形铁芯13、一次线圈12、二次线圈、一次接线排14和二次接线排15之间的绝缘物质16为环氧树脂。在使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绝缘外壳11由环氧树脂构成。需要说明的是,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绝缘作用,可以保证电流互感器的电气绝缘性能。在保证磁通量的情况下,由于电流互感器腔体内体积一定,环形铁芯13相对于矩形铁芯的体积小,因此可以在电流互感器中填充更多的绝缘物质,增大了主绝缘的尺寸,使电流互感器的绝缘性更好。实施例二本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正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二还公布与之相对应的一种电流互感器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流互感器包括绝缘外壳21、一次线圈22、环形铁芯23、一次接线排24、二次接线排(图中未示出)、绝缘物质(图中未示出)和安装配件(图中未示出)在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电流互感器运行于户外的电力系统中,要能承受户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对电流互感器的影响,要求电流互感器的外绝缘的爬电距离较高,绝缘性能可靠,不得有绝缘有击穿现象,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正常运行。需要说明的是,爬电距离是两个导电部分之间沿绝缘表面的最短距离。为增大爬电距离,在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绝缘壳体21外侧设置有不规则的锯齿状裙边。锯齿状的裙边均匀分布在绝缘壳体21外侧,或者不均匀分布在绝缘壳体21的外侧,根据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配件上方的绝缘外壳;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中的环形铁芯;环绕在所述环形铁芯上的二次线圈,所述二次线圈的线端与设置于所述安装配件上的二次接线排连接;贯穿所述环形铁芯的穿心孔的一次线圈,所述一次线圈的线端与设置在所述环形铁芯顶端的一次接线排连接;填充于所述绝缘外壳内,位于与所述环形铁芯、所述一次线圈、所述二次线圈、一次接线排和二次接线排之间的绝缘物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配件; 设置于所述安装配件上方的绝缘外壳; 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中的环形铁芯; 环绕在所述环形铁芯上的二次线圈,所述二次线圈的线端与设置于所述安装配件上的二次接线排连接; 贯穿所述环形铁芯的穿心孔的一次线圈,所述一次线圈的线端与设置在所述环形铁芯顶端的一次接线排连接; 填充于所述绝缘外壳内,位于与所述环形铁芯、所述一次线圈、所述二次线圈、一次接线排和二次接线排之间的绝缘物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环形铁芯由多个硅钢片叠加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心孔为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填充于所述绝缘外壳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崇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泰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