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工任意成型曲线的成型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23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加工任意成型曲线的成型刀具,包括有刀柄体,刀柄体端头配装有刀片组件,刀片组件由成型刀本体、定位压块和紧固件配装组成;刀柄体制有柄体孔和退刀槽,定位压块制有压块孔,成型刀本体制有刀本体孔,紧固件依序经各对应安装孔将定位压块、成型刀本体、刀柄体定位安装在所述刀柄体退刀槽内;成型刀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副后刀面和至少一个前刀面;成型刀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加工任意成型曲线的主切削刃,还制有通过该主切削刃相邻的曲线面的主后刀面。其结构精巧、加工装配方便,能根据实际加工工件快速换刀对刀,仅更换刀片而不更换或报废成型刀具,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型刀具,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条形车刀柄体上、用于在工件表面上基于加工任意成型曲线的成型刀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成型刀具的成型刀片和刀柄体通常是连体的,对制造加工的工艺要求非常高,因其制造的成本较高,其多应用在精度要求很高情况下,成型刀片是易磨损件,当成型刀片磨损后影响切削精度,势必导致整个成型刀具的报废,造成较大的浪费。对于不同工件,相应不同的技术参数的成型刀具,给工作带来较多的麻烦。类似的成型刀具如公告号CN2644062Y;披露了一种《加工刀具》,在方形或圆形刀体的中部开有一个用于切削用的切削孔,该切削孔具有前刃角,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刀具,可实现在通用机械加工设备上加工长径比较大、截面形状较复杂的杆类零件;该刀具结构简单,加工出的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高,可代替拉伸工艺加工长杆类零件;但其无法克服上述提出的问题。美国专利US6102630披露了一种铣削刀片,在其底侧具有一个脊背状的连接面,该连接面用于与工具上的一个类似连接面配合,但是其刀片的主刀刃部分是直线状的。其无法安装在条形车刀柄体上,不能用在工件表面上加工任意成型曲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精巧、加工装配方便,能快速换刀对刀的基于加工任意成型曲线的成型刀具。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加工任意成型曲线的成型刀具,包括有刀柄体,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刀柄体端头配装有刀片组件,刀片组件由成型刀本体、定位压块和紧固件配装组成;刀柄体制有柄体孔和退刀槽,定位压块制有压块孔,成型刀本体制有刀本体孔,紧固件依序经各对应安装孔将定位压块、成型刀本体、刀柄体定位安装在所述刀柄体退刀槽内;成型刀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副后刀面和至少一个前刀面;成型刀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加工任意成型曲线的主切削刃,还制有通过该主切削刃相邻的曲线面的主后刀面。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上述的成型刀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副后刀面和两个前刀面;其中第一前刀面和第二前刀面的面上均分有对应的一个任意成型曲线的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二主切削刃,并且两者相互之间以成型刀本体的刀本体孔的轴心线轴对称;成型刀本体上还均制有对应通过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二主切削刃相邻的曲线面的第一主后刀面和第二主后刀面。上述的刀柄体端头还分别制有侧定位面、底定位面和斜侧定位面;斜压紧槽中的斜压紧面与通过柄体孔中心平面成压力角K;成型刀本体的第一副后刀面或第二副后刀面与刀柄体的侧定位面相抵接触;成型刀本体第二前刀面或第一前刀面与刀柄体的底定位面相抵接触;成型刀本体第二主后刀面或第一主后刀面对应与刀柄体的斜侧定位面相抵接触。上述的定位压块还制有斜压紧面、圆柱定位面、半圆压紧面、圆锥定位面;该定位压块的圆柱定位面套在成型刀本体的刀本体孔上,并经过定位压块的斜压紧面与刀柄体上的斜压紧槽中的斜压紧面抵接接触;定位压块的圆锥定位面与紧固件的圆锥定位面抵接接触,定位压块的半圆压紧面与成型刀本体的第二副后成面之间紧密抵接接触。上述的第一主切削刃和第二主切削刃切线的法线与分别对应的第一前刀面和第二前刀面之间的夹角为主后角Y,主后角Y取值范围为正10度到负30度。上述的定位压块中心面与通过成型刀本体的刀本体孔轴线的第一前刀面或第二前刀面的法平面成倾角R,倾角R取值范围为正0度到负60度。上述的刀柄体上的斜压紧槽中的斜压紧面与通过刀本体孔中心平面成压力角K,压力角K取值范围为正5度到负85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刀柄体端头配装有刀片组件,刀片组件由成型刀本体、定位压块和紧固件配装组成;刀柄体制有柄体孔和退刀槽,定位压块制有压块孔,成型刀本体制有刀本体孔,紧固件依序经各对应安装孔将定位压块、成型刀本体、刀柄体定位安装在所述刀柄体退刀槽内;成型刀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副后刀面和至少一个前刀面;成型刀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加工任意成型曲线的主切削刃,还制有通过该主切削刃相邻的曲线面的主后刀面。其结构精巧、加工装配方便,能根据实际加工工件快速换刀对刀,仅更换刀片而不更换或报废成型刀具,大大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立体分解正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图1的刀柄体旋转示意图;图4是图2的旋转为正面示意图;图5是图1的成型刀本体旋转示意图;图6是图1的定位压块转向示意图;图7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7的A-A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见图1至图8所示。具有加工任意成型曲线的成型刀具,包括有刀柄体1,刀柄体1端头配装有刀片组件,刀片组件由成型刀本体2、定位压块3和紧固件4配装组成;刀柄体1制有柄体孔11和退刀槽12,定位压块3制有压块孔3d,成型刀本体2制有刀本体孔2f,紧固件4依序经各对应安装孔将定位压块3、成型刀本体2、刀柄体1定位安装在所述刀柄体1退刀槽12内;成型刀本体2具有至少一个副后刀面和至少一个前刀面;成型刀本体2具有至少一个加工任意成型曲线的主切削刃,还制有通过该主切削刃相邻的曲线面的主后刀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成型刀本体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副后刀面和两个前刀面;其中第一前刀面21b和第二前刀面22b的面上均分有对应的一个任意成型曲线的第一主切削刃211和第二主切削刃221,并且两者相互之间以成型刀本体2的刀本体孔2f的轴心线轴对称;成型刀本体2上还均制有对应通过第一主切削刃211和第二主切削刃221相邻的曲线面的第一主后刀面21c和第二主后刀面22c。刀柄体1端头还分别制有侧定位面1a、底定位面1b和斜侧定位面1c;斜压紧槽12中的斜压紧面1e与通过柄体孔11中心平面成压力角K;成型刀本体2的第一副后刀面2a或第二副后刀面2g与刀柄体1的侧定位面1a相抵接触;成型刀本体2的第二前刀面22b或第一前刀面21b与刀柄体1的底定位面1b相抵接触;成型刀本体2的第二主后刀面22c或第一主后刀面21c对应与刀柄体1的斜侧定位面1c相抵接触。定位压块3还制有斜压紧面3e、圆柱定位面3f、半圆压紧面3g、圆锥定位面3h;该定位压块3的圆柱定位面3f套在成型刀本体2的刀本体孔2f上,并经过定位压块3的斜压紧面3e与刀柄体1上的斜压紧槽12中的斜压紧面1e抵接接触;安装刀柄体1的柄体孔11接着转动紧固件4,最后将紧固件4顺时针方向锁紧,定位压块3的圆锥定位面3h与紧固件4的圆锥定位面4h抵接接触,定位压块3的半圆压紧面3g与成型刀本体2的第二副后成面2g之间紧密抵接接触。第一主切削刃211和第二主切削刃221切线的法线与分别对应的第一前刀面21b和第二前刀面22b之间的夹角为主后角Y,主后角Y取值范围为正10度到负30度。定位压块3中心面与通过成型刀本体2的刀本体孔2f轴线的第一前刀面21b或第二前刀面22b的法平面成倾角R,倾角R取值范围为正0度到负60度。刀柄体1上的斜压紧槽12中的斜压紧面1e与通过柄体孔11中心平面成压力角K,压力角K取值范围为正5度到负85度。通过紧固件4顺时针方向锁紧的作用力下,使成型刀本体2的第二主后刀面22c或第一主后刀面21c对应与刀柄体1的斜侧定位面1c紧密接触、成型刀本体2的第一副后刀面2a与刀柄体1的侧定位面1a紧密接触,成型刀本体2的第二前刀面22b或第一前刀面21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加工任意成型曲线的成型刀具,包括有刀柄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刀柄体(1)端头配装有刀片组件,所述的刀片组件由成型刀本体(2)、定位压块(3)和紧固件(4)配装组成;所述的刀柄体(1)制有柄体孔(11)和退刀槽(12),定位压块(3)制有压块孔(3d),成型刀本体(2)制有刀本体孔(2f),所述的紧固件(4)依序经各对应安装孔将定位压块(3)、成型刀本体(2)、刀柄体(1)定位安装在所述刀柄体(1)退刀槽(12)内;所述的成型刀本体(2)具有至少一个副后刀面和至少一个前刀面;所述的成型刀本体(2)具有至少一个加工任意成型曲线的主切削刃,还制有通过该主切削刃相邻的曲线面的主后刀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亦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柏德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