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4219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其包括RFID电子标签、RFID天线、RFID读写器和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RFID电子标签与藏品连接,并存储用户信息,RFID天线将从RFID电子标签接收的用户信息和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发送给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被配置为读写RFID电子标签中的用户信息,并将用户信息和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发送到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被配置为存储和管理用户信息和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采用RFID技术,实现藏品管理的自动化、高效化、智能化,解决藏品管理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藏品安全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率,保证藏品的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盗系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美术馆、博物馆和个人藏品管理,目前主要采取人工方式对馆藏艺术品进行管理,效率较低,方式落后,人力资源成本投入大。尤其是对于企业和个人藏品来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单位或个人的藏品一般摆放在会客室或书房等,平时经常有人出入的地方,为方便客人观赏,不适合采用专业博物馆封闭式的专业防护措施;为保证藏品登记和管理账面与事物一一对应准确无误,需要反复人工核对,工作强度高,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易产生人为失误;藏品的安全管理主要靠人和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处于被动状态;藏品有出现异常或被移动时不能及时发现;不具备藏品实时监控和预警管理功能;藏品所有人不能够远程实时监控藏品的实时状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自身业务进行管理。计算机应用不仅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更有力地推进了社会进步,特别是近年来,RFID技术发展迅猛,已经在物流、监控、图书馆等行业和系统有着较好的应用,这也为美术馆、博物馆和个人藏品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其采用RFID技术,实现藏品管理的自动化、高效化、智能化。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其包括与藏品连接的RFID电子标签,该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还包括RFID天线、RFID读写器和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存储用户信息,所述RFID天线与所述RFID电子标签通过射频连接,并将从所述RFID电子标签接收的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与所述RFID天线射频连接,被配置为读写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的所述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所述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与所述RFID读写器射频连接,被配置为存储和管理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所述用户信息包括藏品的名称、出土地点、时间、种类、件数、藏品年代、特征、作者、以及以往的交易记录、签订信息、维修保养。优选的是,所述RFID电子标签粘贴或捆挂在所述藏品上。优选的是,所述RFID读写器为S1864I系列UHF RFID固定式多通道读写器。优选的是,所述RFID天线在所述RFID电子标签被移动或超过安全距离时,发送射频报警信号给所述RFID读写器。[0011 ] 优选的是,所述RFID读写器接收所述RFID天线发送的所述射频报警信号,并将所述射频报警信号发送到所述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优选的是,所述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该报警模块连接于所述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所述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在接收到所述射频报警信号后,将所述射频报警信号传送给所述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在接收到射频报警信号后发出报警提示。优选的是,所述报警提示以列表的方式显示,并由人工处理确认并记录。优选的是,所述报警模块在接收到射频报警信号后,将报警信息通过短信发送至指定人员的手机。优选的是,所述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将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显示在电子地图上。·技术人员不难看出,上述各优选方案的任意组合所构成的方案都是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中的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藏品放置位置的变化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和监测,并可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记录和存储藏品的身份信息,包括名称、年代、特征、作者、以及以往的交易记录等;对藏品整个管理流程(包括藏品的出入等)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当藏品被非法移动,可通过GPRS网络短信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指定人员的手机。其采用RFID技术,实现藏品管理的自动化、高效化、智能化,解决藏品管理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藏品安全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率,保证藏品的安全。本技术中的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为藏品绑定唯一电子身份证,可以实时查询藏品的名称、年代、特征、作者、以及以往的交易记录等身份信息;藏品信息的非接触自动数据采集,大大降低了藏品管理信息采集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藏品保护和管理提供先进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将传统的被动安防,变成主动安防,与视频监控等、防盗报警等安防手段相结合,可实现对藏品管理的主动安防;为藏品所有人提供了一个远程实时监控管理藏品的平台系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一优选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图I为本技术的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原理框图。该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由RFID电子标签1、RFID天线2、RFID读写器3、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4和报警模块5组成。RFID电子标签I与藏品相连接,具有全球唯一的ID代码,不能修改、无法仿造,且具有足够的用户信息存储空间,能够存储藏品的名称、出土地点、时间、种类、件数等基本信息,如有需要还可以存储藏品年代、特征、作者、以及以往的交易记录、签订信息、维修保养等藏品重要事件信息。在一实施例中,RFID电子标签I为柔性和抗金属UHF无源标签。RFID电子标签I与藏品的绑定不能够对藏品造成任何损伤为原则,在一实施例中,藏品以挂画、瓷器、雕塑为主,RFID标签在藏品上的绑定方法主要有两种粘贴和捆挂。RFID天线2与RFID电子标签I通过射频连接,接收RFID电子标签I中的用户信息,将该RFID电子标签I中的用户信息和RFID电子标签I的位置信息发送给RFID读写器3,并在RFID电子标签I被移动或超过安全距离时,发送射频报警信号给RFID读写器3。在一实施例中,RFID天线2为SdBi圆极化天线,具有体积小、易于安装等特点,适合于仓库管理、生产管理和人员管理等各种中等工作距离(5-7米)的RFID射频识别应用中。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达到每件藏品被移动时准确报警,在每件藏品摆放位置都隐藏装有RFID天线2,RFID天线2隐蔽安装在楼顶石膏板内或安装在不易发现的地方,每个藏品对应一个RFID天线2,保证藏品被移动或超过安全距离时即准确报警。RFID读写器3与RFID天线2射频连接,读写RFID电子标签I中的用户信息,接收RFID天线2发送的RFID电子标签I的位置信息和射频报警信号,还将用户信息和射频报 警信号发送到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4。在一实施例中,RFID读写器3为S1864I系列UHF RFID固定式多通道读写器,是兼容IS018000-6C协议的多通道电子标签读写器,可以通过高频电缆外接最多4个不同增益的平板天线,扩展读卡有效范围,降低用户硬件成本。最远读卡距离可以达到8米;读卡速度快,可准确读取移动速度120公里/小时的标签。提供三种工作模式(主从、定时、触发),读写器I/O接口具有两路触发功能,可以外接光电或者机械触发装置,控制读写器的工作状态。对标签具有ID号列举、数据读、写、锁定等功能,并提供适合具体应用的API函数,方便用户进行二次开发。尤其适合安装在室内或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其包括与藏品连接的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该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还包括RFID天线、RFID读写器和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存储用户信息,所述RFID天线与所述RFID电子标签通过射频连接,并将从所述RFID电子标签接收的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与所述RFID天线射频连接,被配置为读写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的所述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所述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与所述RFID读写器射频连接,被配置为存储和管理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其包括与藏品连接的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该藏品防盗监控管理系统还包括RFID天线、RFID读写器和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存储用户信息,所述RFID天线与所述RFID电子标签通过射频连接,并将从所述RFID电子标签接收的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与所述RFID天线射频连接,被配置为读写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的所述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所述藏品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与所述RFID读写器射频连接,被配置为存储和管理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包括藏品的名称、出土地点、时间、种类、件数、藏品年代、特征、作者、以及以往的交易记录、签订信息、维修保养。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粘贴或捆挂在所述藏品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写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飞喻世斌艾科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天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