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的光收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165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的光收发器,包括底座、刚挠结合板、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刚挠结合板弯折与底座形成光器件区,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安装在光器件区内。由于采用了刚挠结合板,使得制作的光收发器改变了传统的平面式的设计概念,扩大到立体的3维空间概念,最大化地利用可用空间,降低光收发器所占用的空间,实现了微型化设计。另外,形成光器件区,使得模块的结构十分紧凑,大大缩小了模块的体积和重量,且安装使用方便,便于系统的集成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电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的光收发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光收发模块一般采用刚性电路板制作,虽然激光器和探测器可以选择体积较小的光发射次模块和光接收次模块,但由于刚性电路板物理特性限制,使得模块的设计跳不出传统平面式设计的局限,模块的体积和重量得不到有效地减小。然而,在电子产品模块化和集成化的趋势下,传统的光收发模块已经不能满足产品微型化以及系统的集成化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微型化的光收发模块。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微型的光收发器,包括底座、刚挠结合板、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刚挠结合板弯折与底座形成光器件区,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安装在光器件区内。所述微型的光收发器还包括固定卡片,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通过固定卡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刚挠结合板的一端设有卡位端子,底座设有卡位槽,卡位端子卡入卡位槽内,刚挠结合板的另外一端与底座通过导位槽和导位柱连接。所述刚挠结合板设有光发射次模块与光接收次模块的安装过孔,光发射次模块与光接收次模块焊接在安装过孔上。所述微型的光收发器还包括罩壳,罩壳卡在底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刚挠结合板兼具刚性层与挠性层,是一种多层印刷电路板。典型的(四层)刚挠结合印刷电路板有一个聚酰亚胺核,它的上下两面都有覆着铜箔。外部刚性层由单面的FR4组成,它们被层压入挠性核的两面,组装成多层的PCB。在制作多层刚挠结合板时,挠性层的加工工艺又与外部FR4层截然不同。由不同材料制作的各个层面必须通过层压聚集在一起,然后再钻孔、电镀。刚挠结合板利用的是挠性基底的相互连接,而不是多个PCB的连接设备,这就是减少占用空间和降低重量的关键,这正是很多设计所需要的。刚挠结合板改变了传统的平面式的设计概念,扩大到立体的3维空间概念,具有可弯曲、可折叠的特点,因此可以用于制作的定制电路,最大化地利用可用空间,降低整个系统所占用的空间。本技术所述光发射次模块(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缩写TOSA)是光学次模块的一种。首先磊晶部分是以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砷化铟镓(InGaAs)等作为发光与检光材料,利用有机金属气相沉积法(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Deposition ;M0CVD)等方式,制成磊晶圆。在芯片制程中,则将磊晶圆,制成雷射二极管。随后将雷射二极管,搭配滤镜、金属盖等组件,封装成TO can(Transmitter Outline can),再将此TO can与陶瓷套管等组件,封装成光学次模块(0SA)。最后再搭配电子次模块(ESA),电子次模块内部包含传送及接收两颗驱动1C,用以驱动雷射二极管与检光二极管,如此结合即组成光发射次模块(T0SA)。根据搭配的电子次模块的不同,光学次模块又可细分为光发射次模块(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 ;T0SA)与光接收次模块(ReceiverOptical Subassembly,缩写 ROSA)。本技术所述微型的光收发器,包括底座、刚挠结合板、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刚挠结合板弯折与底座形成光器件区,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安装在光器件区内。由于采用了刚挠结合板,使得制作的光收发器改变了传统的平面式的设计概念,扩大到立体的3维空间概念,最大化地利用可用空间,降低光收发器所占用的空间,实现了微型化设计。另外,形成光器件区,使得模块的结构十分紧凑,大大缩小了模块的体积和重量,且安装使用方便,便于系统的集成。本技术所述微型的光收发器还包括固定卡片,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通过固定卡片固定在底座上。将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固定在,方便了刚挠结合板的安装。本技术所述刚挠结合板的一端设有卡位端子,底座设有卡位槽,卡位端子卡入卡位槽内,刚挠结合板的另外一端与底座通过导位槽和导位柱连接。通过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技术所述刚挠结合板设有光发射次模块与光接收次模块的安装过孔,光发射次模块与光接收次模块焊接在安装过孔上。焊接固定安装实现简单,且容易实现与外界的连接。除此以外,本技术所述微型的光收发器还包括罩壳,罩壳卡在底座上。使得,该光收发器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及环境适应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光收发器的刚挠结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光收发器的TOSA和ROSA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光收发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本技术光收发器的整体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实施方式一请一并参阅图I、图2、图3以及图4所示的本技术所述微型的光收发器,包括底座11、刚挠结合板12、光发射次模块(TOSA) 13、光接收次模块(ROSA) 14、固定卡片16,刚挠结合板12弯折与底座11形成光器件区15,光发射次模块13、光接收次模块14安装在光器件区15内。光发射次模块13、光接收次模块14通过固定卡片16固定在底座11上。4所述底座11为金属底座。所述刚挠结合板12的一端设有卡位端子121,另外一端设有导位槽122。底座11对应的设有卡位槽111与导位柱112,卡位端子121卡入卡位槽111内,导位柱112卡在导位槽122内。刚挠结合板12的卡位端子121装入金属底座的卡位槽111内,弯曲刚挠结合板,并将刚挠结合板的两个导位槽122卡在金属底座的两只导位柱112底部,弯曲的刚挠结 合板12与金属底座11形成光器件区15。该刚挠结合板12还设有光发射次模块13与光接收次模块14的安装过孔123,光发射次模块13与光接收次模块14焊接在安装过孔123上,实现固定。所述光发射次模块(TOSA) 13和光接收次模块(ROSA) 14,放入金属底座11内,使固定卡片16的两个凹槽(图未视)紧紧卡住光发射次模块(T0SA)13和光接收次模块(ROSA)14,固定卡片16的顶部固定卡在金属底座11的两个定位柱与内壁之间,保持固定卡片16固定不动,将固定卡片16的紧固弯脚弯折至固定,以使固定卡片将TOSA和ROSA紧紧固定在金属底座11上。本技术所述微型的光收发器还包括罩壳17,罩壳17卡在底座11上。该罩壳17为金属罩壳,使得该光收发器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及环境适应性能。本技术所述微型的光收发模块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I选取固定卡片16和金属罩壳17备用;步骤2选取TOSA和R0SA,分别将其放入金属底座11的相应的两个安装孔中,并旋转调整TOSA和R0SA,使其引脚的位置与刚挠结合板12的相应安装过孔123 (焊盘)位置相对应;步骤3 在TOSA和ROSA的接口中间插入备用的固定卡片,使固定卡片的两个凹槽紧紧卡住TOSA和ROSA,固定卡片的顶部固定卡在金属底座的两个定位柱与内壁之间,保持固定卡片16固定不动,将固定卡片16的紧固弯脚弯折至固定,以使固定卡片将TOSA和ROSA紧紧固定在金属底座11上;步骤4 将刚挠结合板12的卡位端子121分别安装在金属底座11的卡位孔111里,固定刚挠结合板的一端,慢慢弯曲刚挠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刚挠结合板、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刚挠结合板弯折与底座形成光器件区,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安装在光器件区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刚挠结合板、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刚挠结合板弯折与底座形成光器件区,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安装在光器件区内。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的光收发器还包括固定卡片,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通过固定卡片固定在底座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的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挠结合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庆春黄亨沛罗家童胡浩汪金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民生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