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式采样头。它包括外筒,所述外筒为中空状,在外筒内设有心轴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设在轴承座上,一端伸出外筒的盖板外与气缸相配置,所述心轴的上端与轴承座相连接,所述心轴的下端与钻头相连接,在心轴上还安设有圆形刮板,该刮板的外周与外筒的内壁相贴合,刮板的下端面与钻头的上端面及外筒的内壁形成密闭采样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样间在物料运输过程中是全密封的,有效避免了物料泄漏的情况发生,而且采样间上方设有刮板,大大提高了卸料的完全性,避免了混样现象发生;且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加工制作容易,零部件安装更换简单,适用于煤、矿石等样品的采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样器的采样头,特别涉及一种螺旋式采样头。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大多为固定式火车煤采样器,该采样器的采样头均为短螺旋式结构,该采样头主要包括锥形破碎头、螺旋切割提升器、筒状圆周切割器、中心轴下段、空心轴下段、中心轴上段、空心轴上段、慢速齿轮、离合器、主动轴、高速齿轮和电机等部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短螺旋采样头还是存在一些缺点1、采样器为开口状,在移动或提升过程中,样料丢失情况严重;2、在物料水分含量较小、装载较松散的情况下,大粒度物料无法破碎;3、螺旋叶片经常与物料受压摩擦,耐用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采样精度和准确度螺旋式采样头。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外筒,所述外筒为中空状,在外筒内设有心轴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设在轴承座上,一端伸出外筒的盖板外与气缸相配置,所述心轴的上端与轴承座相连接,所述心轴的下端与钻头相连接,在心轴上还安设有圆形刮板,该刮板的外周与外筒的内壁相贴合,刮板的下端面与钻头的上端面及外筒的内壁形成密闭采样间。按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筒上设有轴向限位孔,在轴承座的外周设有定位块,通过控制活塞杆的收缩,定位块可以在限位孔中上下滑动。按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筒的外周设有螺旋导流板。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钻头为锥形钻头,在锥形钻头的外周设有螺旋硬质合金。按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筒的下端面设有牙型切割合金。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外筒内壁、刮板下端面、钻头上端面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使采样头的采样间在运输过程中是一个密闭的空间,能够有效避免漏料的情况发生;2、在心轴上设置有刮板,在卸料过程中能够对残留在外筒四周的物料进行刮扫,保障了卸料的完全性,避免了混样现象的发生。3、在外筒的下端面设有牙型切割合金,外筒在下降过程中能对物料进行破碎,减少运行阻力;4、钻头上的螺旋硬质合金和外筒上的螺旋导流板,能使表层物料随着采样头的下降而排出,保障了采样的准确性;5、外筒上设置有螺旋导流板,能有效避免物料水分含量过大导致采空样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采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对物料水分含量的要求;6、该采样头的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加工制作容易,零部件安装更换简单,适用于煤、矿石等样品的采集。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主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螺旋式采样头包括外筒1,在外筒I的外周设有螺旋导流板5,外筒的下端面设有牙型切割合金8,所述外筒I为中空状,在外筒I内设有心轴3和活塞杆13,所述活塞杆13的一端通过轴承11安设在轴承座上,一端伸出外筒的盖板12外与气缸(或油缸)相配置,心轴3的上端与轴承座通过螺栓相连接,下端与钻头6相连接,其中,钻头6为锥形钻头,在锥形钻头的外周设有螺旋硬质合金7,在心轴3上还安设有圆形刮板4,刮板4的外周与外筒I的内壁相贴合,刮板4的下端面与钻头6的上端面及外筒的内壁形成密闭采样间9。在外筒上设有轴向限位孔10,在轴承座的外周设有定位块2,通过控制活塞杆13的收缩,定位块2可以在限位孔10中上下滑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采样头在旋转装置和升降装置的作用下,整体做下旋 运动,由于活塞杆13的下端安装有轴承11,所以活塞杆13在采样头下旋运动过程中,只与采样头一起同步下降。由于采样头整体相对位置不变,则由外筒I的内壁、心轴3、刮板4的下表面和钻头6上表面所组成的采样间9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在采样头整体下旋过程中,外筒I的下端的牙式切割合金8,可以对物料进行切割破碎,减少外筒I下旋的阻力,而且钻头6上的螺旋硬质合金7以及外筒I上的螺旋导流板5可是使表层物料沿着螺旋线上浮,以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当到达采样深度时,整个采样头的升降装置停止下降,心轴3、刮板4、钻头6在定位块2的作用下继续与外筒I进行同步旋转。此时,活塞杆13伸出(下降),使心轴3、刮板4、钻头6与定位块2同步沿轴向限位孔10内做垂直的下降运动,当活塞杆13完全伸出时,钻头6的上平面低于外筒I的下端面,即采样间9的下端成开口状,此时保持活塞杆13的位置不变,并使旋转装置带动外筒I反向旋转,使物料沿着螺旋导流板5下降并堆积在钻头6的上平面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活塞杆13收缩(上升),使活塞杆13回到初始的位置,这样采样间9就又成了一个装满物料的密闭空间。最后利用升降装置和旋转装置,使整个采样头回到初始位。当采样头进行卸料时,将采样头移动到集料筒上方,并利用旋转装置带动外筒I正向旋转,活塞杆13伸出,心轴3、钻头6在定位块2的作用下,在定位孔10内做下旋运动,采样间9的下端打开,物料在心轴3和钻头6的旋转离心力作用下,全部收集到集料筒中。在整个卸料过程中,由于心轴3上设置有刮板4,刮板4可对残留在外筒I四周的物料进行刮扫,保障了卸料的完全性,避免了混样现象的发生。本技术的采样间在物料运输过程中是全密封的,有效避免了物料泄漏的情况发生,而且采样间上方设有刮板,大大提高了卸料的完全性,避免了混样现象发生;采样头的外筒上设置有螺旋导流板,能有效避免物料粘接无法进入采样间而导致采空样的情况发生,扩大了本采样头能够采取物料水分的范围。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加工制作容易,零部件安装更换简单,适用于煤、矿石等样品的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螺旋式采样头,包括外筒,所述外筒为中空状,其特征在于:在外筒内设有心轴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设在轴承座上,一端伸出外筒的盖板外与气缸相配置,所述心轴的上端与轴承座相连接,所述心轴的下端与钻头相连接,在心轴上还安设有圆形刮板,该刮板的外周与外筒的内壁相贴合,刮板的下端面与钻头的上端面及外筒的内壁形成密闭采样间。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旋式采样头,包括外筒,所述外筒为中空状,其特征在于在外筒内设有心轴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设在轴承座上,一端伸出外筒的盖板外与气缸相配置,所述心轴的上端与轴承座相连接,所述心轴的下端与钻头相连接,在心轴上还安设有圆形刮板,该刮板的外周与外筒的内壁相贴合,刮板的下端面与钻头的上端面及外筒的内壁形成密闭采样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螺旋式采样头,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严开勇,鲁新义,肖扬,汪连环,吴定新,万金德,吴英,魏从艳,万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