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角度发光的LED灯泡,包括依次连接的灯头、灯头座、灯体、灯罩和设置在灯体内的发光部件,发光部件包括LED灯珠和基板架,基板架包括底部基板、若干带有LED灯珠的第一光源基板及若干第二光源基板,灯体内设有向上凸起的导热结构,导热结构侧面均匀设有与第一光源基板对应并适配的第一卡槽,第一光源基板贴合固定在第一卡槽内,导热结构侧面在第一卡槽之间间隔设有与第二光源基板对应并适配的第二卡槽,第二光源基板贴合固定在第二卡槽内。这样,改变光源基板、底部基板与导热结构的构造及LED灯珠的配光方式,使所有LED灯珠朝外照射,可进行全角度发光,提高光效利用率,光线均匀柔和,配光合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灯泡,特别涉及一种全角度发光的LED灯泡。
技术介绍
目前,LED灯珠以寿命长、无污染、光效高等特点正逐步替代白炽灯和荧光灯光源,故而出现了用LED作为光源的LED灯泡。LED灯泡一般包括灯头、灯体、灯罩和固定在灯体内的LED灯珠,现有的LED灯泡,通常设置若干组光源基板组,每组光源基板组由两光源基板背对背贴合固定,LED灯珠分别设于两光源基板的另一侧面,这样,若干个LED灯珠朝外照射,若干个LED灯珠朝内照射,这样不但不利于散热,而且若干个LED灯珠朝内照射会相互影响,光强度较小,光效利用率较低;而且LED灯珠集中,发光方向较为单一,对光线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而导致了 LED灯泡的亮度低而光线不均匀。·因此,如何实现一种可进行全角度发光、高光效、散热效果好的LED灯泡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灯泡,旨在实现一种可进行全角度发光、高光效、散热效果好的LED灯泡。本技术提出一种全角度发光的LED灯泡,包括依次连接的灯头、灯头座、灯体、灯罩和设置在灯体内的发光部件,发光部件包括LED灯珠和基板架,基板架包括底部基板、分别与底部基板电性连接的若干第一光源基板及若干第二光源基板,LED灯珠分别安装在第一光源基板及第二光源基板上,灯体内设有向上凸起的导热结构,导热结构与灯体一体化制作成型,导热结构侧面均勻设有与第一光源基板对应并适配的第--^槽,第一光源基板贴合固定在第一卡槽内,导热结构侧面在第一卡槽之间间隔设有与第二光源基板对应并适配的第二卡槽,第二光源基板贴合固定在第二卡槽内。优选地,导热结构呈现为柱体、锥体或台体。优选地,第一^^槽嵌设入导热结构的侧面并贯穿至灯体内部,第一^^槽的槽底可垂直设置或倾斜设置,底部基板贴合固定于导热结构下方,第一光源基板贴合固定在第一卡槽内并最终垂直或倾斜固定在底部基板上,第一光源基板高于或齐平于导热结构,LED灯珠设在第一光源基板外侧面的上端位置。优选地,第二卡槽嵌设入导热结构的侧面至导热结构与灯体的连接处,第二卡槽的槽底可垂直设置或倾斜设置,第二光源基板贴合固定在第二卡槽内,第二光源基板高于或齐平于导热结构,LED灯珠设在第二光源基板外侧面的上端位置。优选地第一光源基板与第二光源基板均为条形基板,第一光源基板与第二光源基板的大小、长度相同或不同。优选地,第一光源基板及第二光源基板数量相等,可设置为2至4个。优选地,底部基板形状呈圆形,直径小于灯体的内径。优选地,灯体外侧壁纵向均匀设有若干散热凹槽,散热凹槽内设有贯穿到灯体内部的通风孔。优选地,一 LED驱动器连接固定在底部基板的下端面上。优选地,灯罩为尖尾烛形灯罩,灯体为导热性材料铜或铝制成的金属壳体。本技术一种全角度发光的LED灯泡,包括依次连接的灯头、灯头座、灯体、灯罩和设置在灯体内的发光部件,发光部件包括LED灯珠和基板架,基板架包括底部基板、分别与底部基板电性连接的若干第一光源基板及若干第二光源基板,LED灯珠分别安装在第一光源基板及第二光源基板上,灯体内设有向上凸起的导热结构,导热结构与灯体一体化制作成型,导热结构侧面均匀设有与第一光源基板对应并适配的第一卡槽,第一光源基板贴合固定在第一卡槽内,导热结构侧面在第一卡槽之间间隔设有与第二光源基板对应并适配的第二卡槽,第二光源基板贴合固定在第二卡槽内。本技术改变现有的光源基板、底部基板与导热结构的整体构造,同时改变LED灯珠的配光方式,每个光源基板均单独卡设入对应的卡槽内,将LED灯珠设置在光源基板的外侧面上,使所有LED灯珠均朝外照射,可·进行全角度发光,提高光强度,提高光效利用率,光线均匀柔和,配光合理。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全角度发光的LED灯泡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全角度发光的LED灯泡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全角度发光的LED灯泡的一实施例中灯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全角度发光的LED灯泡的一实施例中灯体的俯视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I至图4,提出本技术的一种全角度发光的LED灯泡的一实施例,包括依次连接的灯头100、灯头座200、灯体300、灯罩400和设置在灯体300内的发光部件。灯头座200为塑料制成,灯头座200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灯头100连接,灯体300为圆台形,灯罩400为尖尾烛形灯罩。灯头座200与灯体300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固定,灯罩400与灯体300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螺纹连接方式可方便灯头100、灯头座200、灯体300和灯罩400之间的重复安装和拆卸,从而方便对整灯的内部元器件进行维修。发光部件包括LED灯珠504和用于安装LED灯珠504的基板架,基板架包括底部基板503、分别与底部基板503电性连接的若干第一光源基板501及若干第二光源基板502,LED灯珠504分别安装在第一光源基板501及第二光源基板502上。底部基板503、第一光源基板501及第二光源基板502均为高导热铝基板,导热系数高,导热快速。一 LED驱动器600连接固定在底部基板503的下端面上,LED驱动器600与底部基板503电性连接。灯体300内设有向上凸起的导热结构301,导热结构301与灯体300 —体化制作成型,且均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铜或铝制成,可将光源基板及底部基板503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外部空气中,散热效果理想。导热结构301还要尽可能地加大与光源基板的接触面积,使LED灯珠504产生的热量及时快速地传导出去,导热结构301可以为柱体、锥体或台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导热结构301侧面均勻设有与第一光源基板501对应并适配的第--^槽302,第一光源基板501贴合固定在第--^槽302内,导热结构301侧面在第--^槽302之间间隔设有与第二光源基板502对应并适配的第二卡槽303,第二光源基板502贴合固定在第二卡槽303内。第一卡槽302嵌设入导热结构301的侧面并贯穿至灯体300内部,第一卡槽302的槽底可垂直设置或倾斜设置,倾斜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的光线的照射角度来设定。底部基板503贴合固定于导热结构301下方,有利于将底部基板503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到导热结构301上。第一光源基板501贴合固定在第一卡槽302内并最终垂直或倾斜固定在底 部基板503上,第一光源基板501高于或齐平于导热结构301, LED灯珠504设在第一光源基板501外侧面的上端位置。第二卡槽303嵌设入导热结构301的侧面至导热结构301与灯体300的连接处,第二卡槽303的槽底可垂直设置或倾斜设置,倾斜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的光线的照射角度来设定。第二光源基板502贴合固定在第二卡槽303内,第二光源基板502高于或齐平于导热结构301,LED灯珠504设在第二光源基板502外侧面的上端位置。光源基板嵌入卡槽内,紧贴卡槽的槽底,光源基板与导热结构301的接触面积大,可以及时地将LED灯珠504产生的热量转移到导热结构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角度发光的LED灯泡,包括依次连接的灯头、灯头座、灯体、灯罩和设置在灯体内的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包括LED灯珠和基板架,所述基板架包括底部基板、分别与所述底部基板电性连接的若干第一光源基板及若干第二光源基板,所述LED灯珠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光源基板及所述第二光源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内设有向上凸起的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与所述灯体一体化制作成型,所述导热结构侧面均匀设有与所述第一光源基板对应并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光源基板贴合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导热结构侧面在所述第一卡槽之间间隔设有与所述第二光源基板对应并适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光源基板贴合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角度发光的LED灯泡,包括依次连接的灯头、灯头座、灯体、灯罩和设置在灯体内的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包括LED灯珠和基板架,所述基板架包括底部基板、分别与所述底部基板电性连接的若干第一光源基板及若干第二光源基板,所述LED灯珠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光源基板及所述第二光源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内设有向上凸起的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与所述灯体一体化制作成型,所述导热结构侧面均匀设有与所述第一光源基板对应并适配的第--^槽,所述第一光源基板贴合固定在所述第--^槽内,所述导热结构侧面在所述第一卡槽之间间隔设有与所述第二光源基板对应并适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光源基板贴合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全角度发光的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呈现为柱体、锥体或台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角度发光的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嵌设入所述导热结构的侧面并贯穿至所述灯体内部,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底可垂直设置或倾斜设置,所述底部基板贴合固定于所述导热结构下方,所述第一光源基板贴合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内并最终垂直或倾斜固定在所述底部基板上,所述第一光源基板高于或齐平于所述导热结构,所述LED灯珠设在所述第一光源基板外侧面的上端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敬鹏,
申请(专利权)人:程敬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