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瓦斯立体动态管理组合设备,包括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其特征在于:在矿井内的掘进头处、绞车窝处、风流汇合位、封闭前处、上偶角处、顶板处和钻场位均固定安装上带有唯一的一个地址码的定位标识卡;所述的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内设有与定位标识卡通讯的RFID识别卡;所述的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通过传输线缆与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连接,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再通过相应的数据传输线缆与安装在地面机房内的服务器连接。瓦斯立体动态管理组合设备,能集点、面瓦斯动态管理于一体,把原来监控的两个点扩展至无数个点,由点的管理扩展至面的管理,更有效地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瓦斯参数实时监测装置的改进,属煤矿安全
,具体地说是一种集点、面瓦斯动态管理于一体的瓦斯立体动态管理组合设备。
技术介绍
“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的重中之重,瓦斯管理又是“一通三防”的重点。在我国的煤矿井中,瓦斯突发矿井可占50%,而且瓦斯含量及压力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矿井下的瓦斯管理,目前主要采用定位瓦斯传感器进行点的动态管理,这种技术已实际应用20多年,其技术成熟、性能稳定,为防止煤矿瓦斯管爆炸事故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定位瓦斯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一般在煤矿采掘工作面上设两个瓦斯传感器,一个瓦斯传感器安装在掘进头< 5米或者采煤工作面距开切眼< 10米的地方,另一个瓦斯传感器安设在距第一个风流汇合处15米的位置。显然,这种定位瓦斯管理设备所存在的不足在于由于只有两个固定的瓦斯传感器,只能记录这两个安装点的瓦斯随时间的动态变化,不能显示面上的瓦斯随时间的动态变化,随着采场距离不断加大,根据煤矿井下现场需求,单独靠两个定点的瓦斯传感器很难完成对现场的瓦斯管理。为了克服以上定位瓦斯管理设备的不足,目前解决的办法是靠巡检人员携带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或光干涉瓦斯机进行人工检测,这种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或光干涉瓦斯机,虽能掌握一些任意点的瓦斯随时间的动态,但人为的误差大,且不能随时记录;另外,由于检测地点的任意性,对检测位置不固定,导致点的监测记录的不连续,数据的可靠性和应用性较差,瓦斯管理不能系统的去分析、去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对两个固定点的瓦斯实现随时间的动态管理,而且能对面上的多点瓦斯实现随时间的动态管理,集点、面瓦斯动态管理于一体的瓦斯立体动态管理组合设备。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瓦斯立体动态管理组合设备,包括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其特征在于在矿井内的掘进头处、绞车窝处、风流汇合位、封闭前处、上偶角处、顶板处和钻场位均固定安装上带有唯一的一个地址码的定位标识卡;所述的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内设有与定位标识卡通讯的RFID识别卡,通过RFID识别卡与每一个定位标识卡进行通讯,记录每一个定位标识卡的位置,同时把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在这一地址定位标识卡所采集到的瓦斯、一氧化碳、氧气和温度环境参数进行存储,存储位置、存储时间与定位标识卡绑定;所述的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通过传输线缆与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连接,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再通过相应的数据传输线缆与安装在地面机房内的服务器连接,将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所采集存储的所有定位标识卡处的环境参数信息输入给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再通过相应的数据传输线缆上传到地面机房内的服务器,地面机房内的值班员把定位标识卡与实际安装位置进行一一对应,从而可分析矿井内多点的瓦斯、一氧化碳、氧气和温度环境参数的动态管理。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掘进头处的带有唯一的一个地址码的定位标识卡,安装在掘进头< 5米或者采煤工作面距开切眼< 10米的其中的一个位置;所述的风流汇合位的带有唯一的一个地址码的定位标识卡,安装在距第一个风流汇合处15米的位置;所述的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由入井人员携带。所述的定位标识卡上设有锂电池安装盒,在锂电池安装盒内安装上CR2477纽扣锂电池;每个定位标识卡相对应的唯一的地址码上报给地面机房内的服务器,值班员把定位标识卡与实际安装位置进行一一对应设定。所述的定位标识卡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故不多述;其安装位置在遇到瓦斯大的工作面时,除了在掘进头处、绞车窝处、风流汇合位、封闭前处、上偶角处、顶板处和钻场处均安装定位标识卡外,还要采用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定位标识卡。所述的地面机房内的服务器还通过相应的线缆连接显示大屏及终端。所述的地面机房内的服务器和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均为公知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在煤矿井下所使用的定位瓦斯动态管理设备相比,由于在矿井内有代表性的多个位置均设有带唯一的一个地址码的定位标识卡,入井人员可通过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定时的检测每一个点的瓦斯动态状况,并传至地面机房服务器进行分析、记录、储存、显示,所以能对井内面上的多点瓦斯实现随时间的动态管理,集点、面瓦斯动态管理于一体,把原来监控的两个点扩展至无数个点,由点的管理扩展至面的管理,更有效地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装配示意图;图中1、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2、定位标识卡;3、RFID识别卡;4、传输线缆;5、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6、数据传输线缆;7、安装在地面机房内的服务器;8、锂电池安装盒;9、显示大屏;10、终端。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制作本技术。该瓦斯立体动态管理组合设备,包括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1,其特征在于在矿井内的掘进头处、绞车窝处、风流汇合位、封闭前处、上偶角处、顶板处和钻场位均固定安装上带有唯一的一个地址码的定位标识卡2 ;所述的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I内设有与定位标识卡2通讯的RFID识别卡3,通过RFID识别卡3与每一个定位标识卡2进行通讯,记录每一个定位标识卡2的位置,同时把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I在这一地址定位标识卡2所采集到的瓦斯、一氧化碳、氧气和温度环境参数进行存储,存储位置、存储时间与定位标识卡2绑定;所述的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I通过传输线缆4与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5连接,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5再通过相应的数据传输线缆6与安装在地面机房内的服务器7连接,将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I所采集存储的所有定位标识卡2处的环境参数信息输入给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5,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5再通过相应的数据传输线缆6上传到地面机房内的服务器7,地面机房内的值班员把定位标识卡2与实际安装位置进行一一对应,从而可分析矿井内多点的瓦斯、一氧化碳、氧气和温度环境参数的动态管理。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的掘进头处的带有唯一的一个地址码的定位标识卡2,安装在掘进头< 5米或者采煤工作面距开切眼< 10米的其中的一个位置;所述的风流汇合位的带有唯一的一个地址码的定位标识卡2,安装在距第一个风流汇合处15米的位置;所述的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I由入井人员携带。所述的定位标识卡2上设有锂电池安装盒8,在锂电池安装盒8内安装上CR2477纽扣锂电池,为低功耗设计,CR2477纽扣锂电池的使用时间可以达2年以上;每个定位标识卡2相对应的唯一的地址码上报给地面机房内的服务器7,值班员把定位标识卡2与实际安装位置进行一一对应设定。所述的定位标识卡2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故不多述;其安装位置在遇到瓦斯大的工作面时,除了在掘进头处、绞车窝处、风流汇合位、封闭前处、上偶角处、顶板处和钻场处均安装定位标识卡2外,还要采用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定位标识卡2。所述的地面机房内的服务器7还通过相应的线缆连接显示大屏9及终端10。所述的地面机房内的服务器7和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5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瓦斯立体动态管理组合设备,包括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1),其特征在于:在矿井内的掘进头处、绞车窝处、风流汇合位、封闭前处、上偶角处、顶板处和钻场位均固定安装上带有唯一的一个地址码的定位标识卡(2);所述的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1)内设有与定位标识卡(2)通讯的RFID识别卡(3);所述的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1)通过传输线缆(4)与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5)连接,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5)再通过相应的数据传输线缆(6)与安装在地面机房内的服务器(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瓦斯立体动态管理组合设备,包括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I),其特征在于在矿井内的掘进头处、绞车窝处、风流汇合位、封闭前处、上偶角处、顶板处和钻场位均固定安装上带有唯一的一个地址码的定位标识卡(2);所述的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I)内设有与定位标识卡(2)通讯的RFID识别卡(3);所述的便携移动式多功能瓦斯参数仪(I)通过传输线缆(4 )与井内采集分站服务器(5 )连接,井内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庆国,胡能赢,王珂,马龙,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坤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