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边形砌块,所述砌块(1)的水平截面为长边(11)上设有内扣槽(12)的等腰梯形,所述内扣槽(12)适于邻接的所述砌块侧壁(13)插入,前一块所述砌块(1)的侧壁(13)顺次贴合连接于后一块所述砌块(1)的所述内扣槽(12)上,所述砌块(1)的所述长边(11)最终围成构筑物的内壁,所述砌块的短边(14)及另一侧的所述侧壁(13)最终围成所述构筑物的外壁。该多边形砌块解决了现有规则形状的砌块围砌的建筑、市政配套设施构筑物时结构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市政配套设施构筑物的砌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边形砌块。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市政配套设施构筑物(储水池、检查井等)的砌制主要通过长方体、正方体等规则形状的砌块堆砌而成,其相互的连接处加以一定配比的水泥砂浆进行粘结。由于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有限,难以长期抵抗来自周围的水平侧压力、剪切力,因此必须依靠加筋、浇筑支模等方式解决。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件CN2633963Y公开一种水井专用砖,其砖体的水平截面呈等腰梯形,梯形的上边所在的砖体内面为五边形或五边形以上的正多边形的一个边。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具有抹角。这样,井砖组合后角角相对,形成完整的圆筒形,抗外压力强。但是这种井砖造成了上下两层井砖连接时不能保证压缝堆砌,这样造成了井体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规则形状的砌块围砌的建筑、市政配套设施构筑物时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并且使砌块之间结合后稳固性较强的多边形砌块。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边形砌块,所述砌块的水平截面为长边上设有内扣槽的等腰梯形,所述内扣槽适于邻接的所述砌块的侧壁插入,前一块所述砌块的侧壁顺次贴合连接于后一块所述砌块的所述内扣槽上,所述砌块的所述长边最终围成构筑物的内壁,所述砌块的短边及另一侧的所述侧壁最终围成所述构筑物的外壁。所述砌块的水平截面为底角为60度的等腰梯形,所述砌块的相邻侧面之间通过圆角过渡。六个所述砌块围砌成正六边形的子单元,多层所述子单元堆砌成所述构筑物,邻接层的所述砌块的拼接缝不重合。所述砌块包括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紧密结合为一体,其中所述透水表层形成所述构筑物的内壁,所述透水基层形成所述构筑物的外壁;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O. 2-0. 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l-10mm。所述砌块包括透水基层和两层透水表层,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紧密结合为一体,其中两层的所述透水表层分别形成所述构筑物的内壁和外壁,所述透水基层位于所述透水表层之间;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中的粘结剂中至少包含有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O. 2-0. 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l-10mm。所述砌块包含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粘结剂;所述骨料颗粒的粒径为O. 2-0. 45mm。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的多边形砌块的水平截面为长边上设有内扣槽的等腰梯形,前一块所述砌块的侧壁顺次贴合连接于后一块所述砌块的所述内扣槽上,砌块与砌块之间相互咬合,围砌成的构筑物成为一个受力整体,力学性能好。(2)本技术的多边形砌块的水平截面为底角为60度的等腰梯形,六个所述砌·块砌成正六边形的子单元,多层所述子单元堆砌成例如排水井的构筑物。由于六边形具有圆的特性,能将四周的力分散,构筑的排水井整体结构坚固、稳定。进一步的,该滤水井的每块井砖拼接形成正六边形的子单元,邻接层之间井砖的拼接缝不重合,即滤水井上下层之间上下压缝,进一步提高了该滤水井的结构稳定性。(3)本技术的砌块的相邻侧面之间通过圆角过渡;可以实现脱模容易,提高生产的数量和质量。(4)本技术的砌块由粒径为O. 2-0. 45mm的骨料颗粒和亲水性粘结剂粘结而成;由于该井砖的透水孔径远小于水中颗粒物,颗粒物被截留在外面,不但不会堵塞渗井,还对所渗水体进行了过滤净化作用;而由于骨料颗粒之间是通过具有亲水性的粘结剂粘接而成,因此该滤水井可实现高效渗水;为了节省成本,该砌块还可以由骨料颗粒粒径为I-IOmm的透水基层和骨料颗粒粒径为O. 2-0. 45mm的透水表层两层粘结而成;或者通过两层透水表层夹层透水基层粘结而成。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是本技术的多边形砌块的截面图;图2是多边形砌块的一种组成结构图;图3时多边形砌块的另一种组成结构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I-砌块,11-长边,12-内扣槽,13-侧壁,14-短边,2_子单元,3_透水表层,4_透水基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使用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图I为本技术公开的多边形砌块,所述砌块I的水平截面为长边11上设有内扣槽12的等腰梯形,所述内扣槽12适于邻接的所述砌块I侧壁13插入,前一块所述砌块I的侧壁13顺次贴合连接于后一块所述砌块I的所述内扣槽12上,所述砌块I的长边11最终围成构筑物的内壁,所述砌块I的短边14及另一侧的侧壁13最终围成所述构筑物的外壁;本实施例所述的构筑物为滤水井。所述砌块I的水平截面为底角为60度的等腰梯形,所述砌块I的相邻侧面之间通过圆角过渡;六个所述砌块I围砌成正六边形的子单元2,多层所述子单元2堆砌成所述构筑物,邻接层的所述砌块I的拼接缝不重合。如图2所示,所述砌块I包括透水表层3和透水基层4,所述透水表层3和所述透水基层4紧密结合为一体,其中所述透水表层3形成所述滤水井的内壁,所述透水基层4形成所述滤水井的外壁;所述透水表层3和所述透水基层4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3中的粘结剂中至少包含有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3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O. 2-0. 45mm,所述透水基层4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l-10mm。所述透水 基层4的骨料颗粒为沙石、陶粒、建筑垃圾等均可。所述透水表层3的所述骨料颗粒为石英砂、矿渣、陶粒或玻璃微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构筑物还可以为净水滤水池,其中,6个所述砌块I围成正六边形的所述子单元2,多个子单元2互相贴合连接最终围成具有净水和滤水作用的池体。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子单元2也可以是五边形、七边形、八边形等等,同时也可以是普通的六边形而不是正六边形,拼接所述子单元2的砌块I也可以大小不等。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砌块I包含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粘结剂;所述骨料颗粒的粒径为O. 2-0. 45mm。这种砌块I由于骨料颗粒较小,其过滤效果更好,但是同时带来成本的增加。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砌块I包括所述透水基层4和两层所述透水表层3,所述透水表层3和所述透水基层4紧密结合为一体,其中两层的所述透水表层3分别形成所述构筑物的内壁和外壁,所述透水基层4位于所述透水表层3之间;所述透水表层3和所述透水基层4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O. 2-0. 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l-10mm。本技术所述的骨料颗粒的大小在筛选时无法而且不必统一到一个粒径尺寸;因此,只要在上述粒径范围之内比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O. 25mm、0. 3mm、O.35mm、0. 4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2. 5mm、3mm、3· 5mm>4mm>6mm>8mm等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边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1)的水平截面为长边(11)上设有内扣槽(12)的等腰梯形,所述内扣槽(12)适于邻接的所述砌块(1)的侧壁(13)插入,前一块所述砌块(1)的侧壁(13)顺次贴合连接于后一块所述砌块(1)的所述内扣槽(12)上,所述砌块(1)的所述长边(11)最终围成构筑物的内壁,所述砌块(1)的短边(14)及另一侧的所述侧壁(13)最终围成所述构筑物的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边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I)的水平截面为长边(11)上设有内扣槽(12)的等腰梯形,所述内扣槽(12)适于邻接的所述砌块(I)的侧壁(13)插入,前一块所述砌块(I)的侧壁(13)顺次贴合连接于后一块所述砌块(I)的所述内扣槽(12)上,所述砌块(I)的所述长边(11)最终围成构筑物的内壁,所述砌块(I)的短边(14)及另一侧的所述侧壁(13)最终围成所述构筑物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边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I)的水平截面为底角为60度的等腰梯形,所述砌块(I)的相邻侧面之间通过圆角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边形砌块,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砌块(I)围砌成正六边形的子单元(2),多层所述子单元(2)堆砌成所述构筑物,邻接层的所述砌块(I)的拼接缝不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多边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I)包括透水表层(3)和透水基层(4),所述透水表层(3)和所述透水基层(4)紧密结合为一体,其中所述透水表层(3)形成所述构筑物的内壁,所述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升益,贾屹海,陈梅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