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内螺旋的孔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63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内螺旋的孔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它包括同轴布置的底垫、芯杆,芯杆为组合式,由主芯杆和套装在其上的辅助芯杆组成;主芯杆成型区设计为与所述零件的内螺旋相应的外螺旋,脱模区设计有与上述零件内螺旋旋向、导程一致的螺旋槽,底垫上布置有与该螺旋槽相配的固定导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快速成型与顺利脱模,大大节约加工时间与工序成本,提高工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运用于螺纹肋钢及汽车分电器等的拉制模具。(*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孔的粉末冶金零件的成型所用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带内螺旋的孔型零件的成型模具。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使用现有模具加工工序多,周期长、速度慢、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工序少、周期短、成本低的带内螺旋的孔型零件的成型模具。本技术主要对现有模具的芯杆和底垫作了改进,它包括同轴布置的底垫、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是组合式的,芯杆由含有支承区、成型区、脱模导向区的主芯杆以及套装在主芯杆之支承区上的辅助芯杆组成,支承区用于支承辅助芯杆,主芯杆上的成型区上设计有与内螺旋孔型零件的内螺旋槽完全相配的外螺旋,主芯杆的脱模导向区设计有旋向和导程与成型区上外螺旋一致的用于脱模导向的螺旋槽;主芯杆的脱模区的直径、轴向长度分别大于成型区的直径、轴向长度;底垫设有与主芯杆滑动配合的中心孔,同时底垫沿径向设置有固定导向柱,该固定导向柱的头部伸入底垫的中心孔,并与主芯杆的脱模导向区上的螺旋槽相吻合。主芯杆的成型区上的外螺旋及脱模导向区的螺旋槽是三角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或外斜齿。导向柱数量为1个,沿所述底垫的任一径向设置。导向柱数量为2或3个,沿所述底垫同一轴向高度的周向对称设置。导向柱的尾部为圆锥或圆柱。底垫由外环和内环组成,导向柱设置在内环上。由于本技术对现有技术的芯杆及底垫作了改进,脱模时芯杆的退出、旋向、导程均与带内螺旋孔型零件的内螺旋一致,因此不会破坏所述零件的内螺旋孔,从而实现顺利脱模,一件产品从准确成型到顺利脱模只需2-3分钟,由于本技术设计时预先考虑了烧结收缩系数,经烧结后可实现内螺旋孔型粉末冶金零件的无切屑加工,根据烧结设备能力一次可得到一大批的零件;对高精度的内螺旋孔型粉末冶金零件,也能经烧结后的其他精加工手段,实现少切屑加工。本技术方案大大节约原材料、成型准确,减少了加工时间与工序成本,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零件也减少加工残余应力。本技术还能运用于螺纹肋钢及汽车分电器等的控制模具。成型后脱模时冲头7、辅助芯杆4向上退出模腔后,主芯杆3向下退出的同时绕其轴向作旋转运动,旋转方向与所述粉末冶金零件的内螺旋的旋向一致,即顺时针旋转,且每旋转一周时其向下的位移量与所述粉末冶金零件的内螺旋的导程一致。主芯杆3的向下运动及旋转运动,分别通过其脱模区3c和与所述底垫1的中心孔1a滑动配合、置于底垫1径向的固定导向柱5与主芯杆3的脱模区3c上的螺旋槽3d的配合来实现。主芯杆3的成型区3b上的外螺旋,还可以根据需压制的粉末冶金内螺旋是三角螺纹、梯形螺纹或内斜齿,设计成相应的外三角螺纹、梯形螺纹或内斜齿;脱模导向区3c的螺旋槽3d还可以是三角螺纹槽、梯形螺纹槽或内斜齿槽。主芯杆3的脱模导向区3c的螺旋槽3d可以设计为一个,相应地,固定导向柱5的数量也是1个,沿所述底垫1的任一径向设置;导向柱5的尾部5b也可以为圆柱。底垫1是由外环和内环组成,导向柱5设置在内环上;底垫1也可以设计为一件整体。权利要求1.一种带内螺旋的孔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包括同轴布置的底垫(1)、芯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2)是组合式的,芯杆(2)由含有支承区(3a)、成型区(3b)、脱模导向区(3c)的主芯杆(3)以及套装在主芯杆(3)之支承区(3a)上的辅助芯杆(4)组成,支承区(3a)用于支承辅助芯杆(4),主芯杆(3)上的成型区(3b)上设计有与内螺旋孔型零件的内螺旋槽完全相配的外螺旋(3e),主芯杆(3)的脱模导向区(3c)设计有旋向和导程与成型区(3b)上外螺旋(3e)一致的用于脱模导向的螺旋槽(3d);主芯杆(3)的脱模区(3c)的直径、轴向长度分别大于成型区(3d)的直径、轴向长度;底垫(1)设有与主芯杆(3)滑动配合的中心孔(1a),同时底垫(1)沿径向设置有固定导向柱(5),该固定导向柱(5)的头部(5a)伸入底垫(1)的中心孔(1a),并与主芯杆(3)的脱模导向区(3c)上的螺旋槽(3d)相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螺旋的孔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主芯杆(3)的成型区(3b)上的外螺旋(3e)及脱模导向区(3c)的螺旋槽(3d)是三角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或外斜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内螺旋的孔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柱(5)数量为1个,沿所述底垫(1)的任一径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内螺旋的孔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柱(5)数量为2或3个,沿所述底垫(1)同一轴向高度的周向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内螺旋的孔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柱(5)的尾部(5b)为圆锥或圆柱。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内螺旋的孔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底垫(1)由外环和内环组成,导向柱(5)设置在内环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内螺旋的孔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它包括同轴布置的底垫、芯杆,芯杆为组合式,由主芯杆和套装在其上的辅助芯杆组成;主芯杆成型区设计为与所述零件的内螺旋相应的外螺旋,脱模区设计有与上述零件内螺旋旋向、导程一致的螺旋槽,底垫上布置有与该螺旋槽相配的固定导向杆。本技术能实现快速成型与顺利脱模,大大节约加工时间与工序成本,提高工效。本技术能运用于螺纹肋钢及汽车分电器等的拉制模具。文档编号B22F5/06GK2548740SQ0222437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李娜, 周清池, 刘诚 申请人: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内螺旋的孔型零件的成型模具,包括同轴布置的底垫(1)、芯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2)是组合式的,芯杆(2)由含有支承区(3a)、成型区(3b)、脱模导向区(3c)的主芯杆(3)以及套装在主芯杆(3)之支承区(3a)上的辅助芯杆(4)组成,支承区(3a)用于支承辅助芯杆(4),主芯杆(3)上的成型区(3b)上设计有与内螺旋孔型零件的内螺旋槽完全相配的外螺旋(3e),主芯杆(3)的脱模导向区(3c)设计有旋向和导程与成型区(3b)上外螺旋(3e)一致的用于脱模导向的螺旋槽(3d);主芯杆(3)的脱模区(3c)的直径、轴向长度分别大于成型区(3d)的直径、轴向长度;底垫(1)设有与主芯杆(3)滑动配合的中心孔(1a),同时底垫(1)沿径向设置有固定导向柱(5),该固定导向柱(5)的头部(5a)伸入底垫(1)的中心孔(1a),并与主芯杆(3)的脱模导向区(3c)上的螺旋槽(3d)相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周清池刘诚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