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铅液污染的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262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少铅液污染的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生产线。其技术方案是:第一熔铅炉2和第一保温炉5的炉口间设有第一输铅管4,第二熔铅炉22和第二保温炉8的炉口间设有第二输铅管20,第一保温炉5和第二保温炉8的炉口与连铸中间罐18的灌口间对应设有第三输铅管7和第四输铅管17。连铸中间罐18设置在连铸机19的上方,连铸机19的下游设有连轧机组15,铸坯中心线与轧制中心线重合,连轧机组15的下游依次装有纵剪及碎边装置14和卷取机13。纵剪合格的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以卷状形式送往下道工序,碎断的废边经带式运输机分送至各自的熔铅和保温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显著改善工作环境,且能明显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铅带生产线
尤其涉及一种减少铅液污染的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生产线
技术介绍
重力浇铸法是生产蓄电池板栅的最常用方法,但该法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和产品成本高,因此正逐渐被扩展拉伸法所取代。扩展拉伸法是将铅合金制成铅带材,然后将带材时效、扩展、拉伸或冲压制成板栅的生产工艺,其中铅带材的生产由铅锭熔化、合金 配制、连铸、轧制、剪切、卷取等工序组成,与之相应,生产线配置有一套铅液熔化及保温炉、连铸机、连轧机、剪机及卷取机等。由上述机组生产正负极板用铅带时采用共线的生产方式,而正负极板的成分不同,因此,当需更换正负极板的铅带生产时,必须将熔铅炉及保温炉内的残液清理干净。残液的清理必需在高温下进行,因此清理工作的劳动条件十分恶劣;熔铅炉及保温炉内搅拌机构、铅泵的存在会妨碍残液的清理,进而影响蓄电池产品的最终质量;新铅锭的熔化需要时间,从而降低了铸机、轧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减少铅液污染的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生产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减少铅液污染的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生产线包括第一熔铅炉、第一保温炉、第二保温炉、第二熔铅炉、连铸机、连轧机组、纵剪及碎边装置和卷取机。第一熔铅炉和第二熔铅炉的炉口一侧上方各自对应地设有第一链式运输机和第二链式运输机,第一熔铅炉和第一保温炉的炉口间设有第一输铅管,第二熔铅炉和第二保温炉的炉口间设有第二输铅管,第一保温炉的炉口与连铸中间罐的灌口间设置有第三输铅管,第二保温炉的炉口与连铸中间罐的灌口间设置有第四输铅管。连铸中间罐设置在连铸机的上方,连铸机的下游设有连轧机组,连铸机的铸坯中心线与连轧机组的轧制中心线重合,连轧机组的下游依次装有纵剪及碎边装置和卷取机。纵剪及碎边装置的下方设有第一带式运输机,第一带式运输机的卸料端位于第二带式运输机装料端的上方,第二带式运输机的卸料端位于第四带式运输机装料端或第三带式运输机装料端的上方,第三带式运输机的卸料端位于第一熔铅炉或第一保温炉炉口另一侧的上方,第四带式运输机的卸料端位于第二熔铅炉或第二保温炉炉口另一侧的上方。第一输铅管、第二输铅管、第三输铅管和第四输铅管依次对应地装有第一铅泵、第二铅泵、第三铅泵和第四铅泵。所述的第一熔铅炉为装有申请人申请的“一种用于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CN201210236229. 6)专利技术的熔铅炉。“一种用于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包括固定臂、活动臂、安装架、固定架和伸缩装置;在第一熔铅炉炉衬顶部的靠近外缘处装有固定架,在第一熔铅炉炉衬顶部的靠近内缘处固定有安装架。固定臂的上端固定在第一熔铅炉内壁顶部的边缘处,固定臂的下端固定在第一熔铅炉的底部,固定臂与第一熔铅炉内壁的夹角为1(Γ30°,第一链式运输机的卸料端位于固定臂上端的正上方。活动臂的上端铰接在固定架的上端,活动臂的下端回转时与第一熔铅炉底部的最小间隙为1_ ;伸缩装置的一端铰接在安装架的上端,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活动臂铰接,活动臂的铰接轴距活动臂下端的连线距离是大于第一熔铅炉的垂直高度且小于第一熔铅炉的垂直高度与固定架的高度之和。·固定臂、活动臂和伸缩装置组成夹持机构,固定臂的下端与活动臂的下部相互交叉,固定臂与活动臂下部的夹角为20 60°。固定臂、活动臂、安装架、固定架、第一链式运输机和伸缩装置的中心线位于同一铅垂面。第一熔铅炉与第二熔铅炉的结构相同,第二熔铅炉亦装有相同的“一种用于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所述连轧机组是采用申请人申请的“一种轧制蓄电池用铅带的连轧机组”(CN201210237172. I)的专利技术。该连轧机组由五架轧机组成,五架轧机中的第一架至第四架轧机由一台普通交流电机驱动,第五架轧机由一台调速电机驱动;第一架轧机的轧辊至第四架轧机的轧辊速比为I : (I. 45 I. 50) (2. 36 2. 44) (4. 60 4· 72)。所述的纵剪及碎边装置是采用申请人申请的“一种蓄电池用铅带定宽及碎边的圆盘剪机”(CN201110374956. 4)的专利技术,该圆盘剪机的上刀轴和下刀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左机架和右机架内,上刀轴和下刀轴安装位置相互平行,上刀轴安装在机架上方或下方,下刀轴安装在机架下方或上方。在上刀轴装有上宽度调节部件,紧贴上宽度调节部件的右侧依次固定装有上右刀片、右刀座、弹簧垫圈和固定螺母;右刀座上装有广4个右碎边刀,每个右碎边刀的刀口位于与刀轴同心的圆周上;紧贴上宽度调节部件的左侧依次固定装有上左刀片、左刀座、弹簧垫圈和固定螺母,左刀座上装有广4个左碎边刀;每个左碎边刀的刀口位于与刀轴同心的圆周上。在下刀轴装有下宽度调节部件,紧贴下宽度调节部件的右侧依次固定装有下右刀片、弹簧垫圈和固定螺母;紧贴下宽度调节部件的左侧依次固定装有下左刀片、弹簧垫圈和固定螺母。下左刀片和上左刀片构成定宽剪,下左刀片的右侧和上左刀片的左侧的轴向间隙为O. 003 1mm,下右刀片和上右刀片构成定宽剪,下右刀片左侧和上右刀片右侧的轴向间隙为 O. 003 1mm。右碎边刀的左侧面和下右刀片的左侧面位于同一铅垂面,左碎边刀的右侧面和下左刀片的右侧面位于同一铅垂面;右碎边刀和左碎边刀的刀口半径r#相同,刀口半径1^满足下式 I^=S — r 下一(0.02 O. 3) h式中s为上刀轴和下刀轴的轴间距,mm,rT为下左刀片和下右刀片的半径,mm,h为被剪切材料的厚度,mm。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正极合金铅锭由第一链式运输机运至第一熔铅炉,完成正极合金铅锭的熔化,熔化后的正极合金铅液经第一输铅管输送至第一保温炉储存、保温和成分调整,再由第三输铅管输送至连铸中间罐;连铸机配有正极铅合金铸造用的浇嘴,正极合金铅液经浇嘴进入铸造区完成正极铅合金的连铸。正极铅合金铸坯经连轧机组轧制成正极铅合金带材,再经纵剪及碎边装置完成正极铅合金带材的定宽及废边的碎断;合格的正极铅合金带材经卷取机打卷以卷状形式送往下道工序,正极铅合金带材的碎边经第一带式运输机、第二带式运输机和第三带式运输机送至第一熔铅炉或第一保温炉。同样地,负极合金铅锭由第二链式运输机运至第二熔铅炉,完成负极合金铅锭的 熔化,熔化后的负极合金铅液经第二输铅管输送至第二保温炉储存、保温和成分调整,再由第四输铅管输送至连铸中间罐;连铸机亦配有负极合金铸造用的浇嘴,负极合金铅液经浇嘴进入铸造区完成负极铅合金的连铸。负极铅合金铸坯经连轧机组轧制成负极铅合金带材,再经纵剪及碎边装置完成负极铅合金带材的定宽及废边的碎断;合格的负极铅合金带材经卷取机打卷以卷状形式送往下道工序,负极铅合金带材的碎边经第一带式运输机、第二带式运输机和第四带式运输机送至第二熔铅炉或第二保温炉。本技术线采用两套熔铅和保温系统分别对正极合金铅锭和负极合金铅锭进行熔化、保温,并将正极合金铅液和负极合金铅液由各自的输铅管道输送至连铸机,通过正极合金铅液和负极合金铅液对应的浇嘴完成正极合金铅液和负极合金铅液的连铸。然后采用同一连轧机组、纵剪及碎边装置和卷取机进行作业,合格铅带以卷状形式送往下道工序,废边经带式运输机分送至各自的熔铅和保温系统。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少铅液污染的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少铅液污染的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生产线包括第一熔铅炉(2)、第一保温炉(5)、第二熔铅炉(22)、第二保温炉(8)、连铸机(19)、连轧机组(15)、纵剪及碎边装置(14)和卷取机(13);第一熔铅炉(2)和第二熔铅炉(22)的炉口一侧上方对应地设有第一链式运输机(1)和第二链式运输机(23),第一熔铅炉(2)和第一保温炉(5)的炉口间设有第一输铅管(4),第二熔铅炉(22)和第二保温炉(8)的炉口间设有第二输铅管(20),第一保温炉(5)的炉口与连铸中间罐(18)的灌口间设置有第三输铅管(7),第二保温炉(8)的炉口与连铸中间罐(18)的灌口间设置有第四输铅管(17);连铸中间罐(18)设置在连铸机(19)的上方,连铸机(19)的下游设有连轧机组(15),连铸机(19)的铸坯中心线与连轧机组(15)的轧制中心线重合,连轧机组(15)的下游依次装有纵剪及碎边装置(14)和卷取机(13);纵剪及碎边装置(14)的下方设有第一带式运输机(12),第一带式运输机(12)的卸料端位于第二带式运输机(11)装料端的上方,第二带式运输机(11)的卸料端位于第四带式运输机(9)装料端或第三带式运输机(10)装料端的上方,第三带式运输机(10)的卸料端位于第一熔铅炉(2)或第一保温炉(5)炉口另一侧的上方,第四带式运输机(9)的卸料端位于第二熔铅炉(22)或第二保温炉(8)炉口另一侧的上方;第一输铅管(4)、第二输铅管(20)、第三输铅管(7)和第四输铅管(17)依次对应地装有第一铅泵(3)、第二铅泵(21)、第三铅泵(6)和第四铅泵(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铅液污染的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少铅液污染的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生产线包括第一熔铅炉(2)、第一保温炉(5)、第二熔铅炉(22)、第二保温炉(8 )、连铸机(19 )、连轧机组(15 )、纵剪及碎边装置(14 )和卷取机(13 ); 第一熔铅炉(2)和第二熔铅炉(22)的炉口一侧上方对应地设有第一链式运输机(I)和第二链式运输机(23),第一熔铅炉(2)和第一保温炉(5)的炉口间设有第一输铅管(4),第二熔铅炉(22)和第二保温炉(8)的炉口间设有第二输铅管(20),第一保温炉(5)的炉口与连铸中间罐(18)的灌口间设置有第三输铅管(7),第二保温炉(8)的炉口与连铸中间罐(18)的灌口间设置有第四输铅管(17); 连铸中间罐(18 )设置在连铸机(19 )的上方,连铸机(19 )的下游设有连轧机组(15 ),连铸机(19)的铸坯中心线与连轧机组(15)的轧制中心线重合,连轧机组(15)的下游依次装有纵剪及碎边装置(14)和卷取机(13);纵剪及碎边装置(14)的下方设有第一带式运输机(12),第一带式运输机(12)的卸料端位于第二带式运输机(11)装料端的上方,第二带式运输机(11)的卸料端位于第四带式运输机(9 )装料端或第三带式运输机(10 )装料端的上方,第三带式运输机(10)的卸料端位于第一熔铅炉(2)或第一保温炉(5)炉口另一侧的上方,第四带式运输机(9)的卸料端位于第二熔铅炉(22)或第二保温炉(8)炉口另一侧的上方;第一输铅管(4 )、第二输铅管(20 )、第三输铅管(7 )和第四输铅管(17)依次对应地装有第一铅泵(3)、第二铅泵(21)、第三铅泵(6)和第四铅泵(1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少铅液污染的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熔铅炉(2)为装有“一种用于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的熔铅炉,所述“一种用于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包括固定臂(24)、活动臂(25)、安装架(26)、固定架(27)和伸缩装置(28);在第一熔铅炉(2)炉衬顶部的靠近外缘处装有固定架(27),在第一熔铅炉(2)炉衬顶部的靠近内缘处固定有安装架(26); 固定臂(24)的上端固定在第一熔铅炉(2)内壁顶部的边缘处,固定臂(24)的下端固定在第一熔铅炉(2)的底部,固定臂(24)与第一熔铅炉(2)内壁的夹角为10 30。, 第一链式运输机(I)的卸料端位于固定臂(24)上端的正上方; 活动臂(25)的上端铰接在固定架(27)的上端,活动臂(25)的下端回转时与第一熔铅炉(2)底部的最小间隙为Imm;伸缩装置(28)的一端铰接在安装架(26)的上端,伸缩装置(28)的另一端与活动臂(25)铰接,活动臂(25)的铰接轴距活动臂(25)下端的连线距离是大于第一熔铅炉(2)的垂直高度且小于第一熔铅炉(2)的垂直高度与固定架(27)的高度之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