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炉口树脂砂型腔热风烘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2124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冷炉口树脂砂型腔热风烘干结构,其中上砂箱与下砂箱铸型合箱,横浇口设置在下砂箱内底,直浇口与横浇口连通且贯穿于上砂箱并从上砂箱顶部出口,浇口杯安置在直浇口出口处;水冷炉口型腔斜向地设置在下砂箱斜凹处与上砂箱斜凸台之间,水冷炉口型腔的底部末端设有一连通横浇口的内浇口,水冷炉口型腔的顶部末端设有一贯穿于上砂箱的水气出口;热风引入管的一端通过浇口杯插置于直浇口中,热风引入管的另一端连接炉体的出风口;炉体的进风口通过软管出口与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烘干树脂砂中水分,从而降低产品水冷炉口气孔、夹渣等缺陷,且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铸造业,特别涉及一种水冷炉口树脂砂型腔的热风烘干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铸造领域大量使用树脂砂来制作型腔,树脂砂的主要组分为硅砂、呋喃树脂(占砂总量的0.9%~1.2%)、二甲苯磺酸(占树脂的40%~60%)。在树脂砂生产过程中,水分的存在是在所难免的,而水分又能对铸件造成一系列的质量问题。树脂砂原材料中本身含有水分,原砂水分含量<0.2%,树脂中水分含量大约为2%~10%左右;树脂在硬化过程中发生缩聚反应,生成水分;树脂砂采用醇基涂料,上涂料后残留有水分。虽然上好涂料后点火烧干,但涂料中仍有部分水分在上好涂料点火前向型腔内渗透,点火后有部分水分向铸型内扩散而残留在型腔表面。水分的存在使得浇注时发气总量提高,使铸件容易产生气孔、氧化渣等缺陷。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寻求一种水冷炉口树脂砂型腔热风烘干结构,以改善树脂砂型腔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水冷炉口树脂砂型腔热风烘干结构,它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得到改善的热风烘干结构可有效烘干树脂砂中水分,从而降低产品水冷炉口气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冷炉口树脂砂型腔热风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砂箱(1)、上砂箱(2)、横浇口(3)、内浇口(4)、水冷炉口型腔(5)、水气出口(6)、直浇口(7)、浇口杯(8)、热风引入管(9)、炉体(15)及风机(10);所述上砂箱(2)与下砂箱(1)铸型合箱,所述横浇口(3)设置在下砂箱(1)内底,所述直浇口(7)与横浇口(3)连通且贯穿于上砂箱(2)并从上砂箱(2)顶部出口,所述浇口杯(8)安置在直浇口(7)出口处;所述水冷炉口型腔(5)斜向地设置在下砂箱(1)斜凹处与上砂箱(2)斜凸台之间,水冷炉口型腔(5)的底部末端设有一连通横浇口(3)的内浇口(4),水冷炉口型腔(5)的顶部末端设有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炉口树脂砂型腔热风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砂箱(1)、上砂箱(2)、横浇口(3)、内浇口(4)、水冷炉口型腔(5)、水气出口(6)、直浇口(7)、浇口杯(8)、热风引入管(9)、炉体(15)及风机(10);
所述上砂箱(2)与下砂箱(1)铸型合箱,所述横浇口(3)设置在下砂箱(1)内底,所述直浇口(7)与横浇口(3)连通且贯穿于上砂箱(2)并从上砂箱(2)顶部出口,所述浇口杯(8)安置在直浇口(7)出口处;
所述水冷炉口型腔(5)斜向地设置在下砂箱(1)斜凹处与上砂箱(2)斜凸台之间,水冷炉口型腔(5)的底部末端设有一连通横浇口(3)的内浇口(4),水冷炉口型腔(5)的顶部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