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3141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辊位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磨辊摇臂轴上的主动轮、从动轮、连接轴(3)、扭转复位弹簧(4)、弹性连接块(5)、至少一个的感应轮盘、n个接近开关(10)和外壳(7);接近开关的数量n为大于1的整数;感应轮盘、从动轮和弹性连接块位于外壳之内,并且依次安装在连接轴上;扭转复位弹簧套在连接轴上,扭转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外壳的一端上,扭转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弹性连接块上;接近开关安装在外壳的另一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降低辊位检测装置的价格成本。提高安装速度和准确度并且简化辊磨使用过程中为了适应磨盘、磨辊的磨损而需要调整辊位检测工具的工作量。响应速度快,更能实时的反应现场的辊位及料层的变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立式辊磨,具体地说,是立式辊磨的一种辊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水泥工厂中,立式辊磨集粉磨、均化、烘干、选粉和输送功能于一体,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粉磨水泥及其原料,LM型立式辊磨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紧凑,占用场地很小,只需要很小空间;运行噪音低:其噪音主要来自辊磨、传动系统及密封风机;采用摇臂单独控制磨辊,采用机械及液压控制磨辊,可在降低噪音和振动的同时防止磨辊和磨盘衬板发生直接接触;能够喂入较粗物料,可节省预破碎能量消耗,提高能量利用率;金属的磨损量低,磨辊可翻出壳体外进行更换和维修,维护费用低;可空载启动,不需要辅助传动装置;通过液压加载系统能迅速变更粉磨力,使粉磨工作更容易;具有很好的可控制性,适应性强,可对各种不同的物料进行粉磨;具有很高的运转率;单位能耗低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LM型立式辊磨没有辊位检测或辊位检测存在一定的滞后,导致现场中控操作人员在使用立式辊磨的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不够,缺少必要的预防性操作时间。未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成本低、安装速度和准确度高的辊位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辊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磨辊摇臂轴上的主动轮、从动轮、连接轴、扭转复位弹簧、弹性连接块、至少一个的感应轮盘、n个接近开关和外壳;接近开关的数量n为大于1的整数;感应轮盘、从动轮和弹性连接块位于外壳之内,并且依次安装在连接轴上;扭转复位弹簧套在连接轴上,扭转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外壳的一端上,扭转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弹性连接块上;接近开关安装在外壳的另一端上。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主动轮和从动轮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主动轮和从动轮为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主动轮和从动轮为主动比例滑轮和从动比例滑轮,所述的主动比例滑轮和从动比例滑轮通过传动带连接。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的主动比例滑轮和从动比例滑轮通过弹性钢丝连接。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感应轮盘的数目具体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感应轮盘和第二感 应轮盘。 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第一感应轮盘和第二感应轮盘在其外圆周设有向外凸出的扇形感应块。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降低辊位检测装置的价格成本;(2)提高安装速度和准确度并且简化辊磨使用过程中为了适应磨盘、磨辊的磨损而需要调整辊位检测工具的工作量。(3)响应速度快,更能实时的反应现场的辊位及料层的变化。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P向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技术零件第一感应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零件第二感应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 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图2。 图8是本技术第一感应轮盘与接近开关10A和接近开关10B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第二感应轮盘与接近开关10C和接近开关10D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附图1-附图9说明, 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辊位测量装置,在立式辊磨摇臂轴上安装有主动比例滑轮1,通过弹性钢丝14和安装在外壳7上的从动比例滑轮2连接,从动比例滑轮2通过连接轴3和第一感应轮盘12、第二感应轮盘13、弹性连接块5、位置指针9及两个支撑轴承内圈连接,轴承通过外壳支撑于外壳7上并用轴承盖密封轴承。弹性连接块5和外壳7之间安装有一个扭转复位弹簧4,外壳7上安装有四个接近开关10,通过和第一感应轮盘12、第二感应轮盘13配合使用测量磨辊的位置。 主动比例滑轮1为两个半圆形状,通过螺栓及销轴固定在辊磨摇臂轴上。由于辊磨在运行的过程中,摇臂的摆动量比较小,直接通过摇臂中心轴获取摆动信号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通过使用主动比例滑轮1带动从动比例滑轮转动2,调整主动比例滑轮1和从动比例滑轮2的半径比可以将辊磨摇臂轴的转动放大至合适的范围,这样通过和从动比例滑轮2具有相同的转速的两个感应轮盘获取辊位信号将会有较小的误差。 从动比例滑轮2通过连接轴3和第一感应轮盘12、第二感应轮盘13、弹性连接块5、位 置指针9及两个支撑轴承内圈连接,这样所有的部件都会具有和从动比例滑轮2相同的转速及转角。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感应轮盘12、第二感应轮盘13的外圆周上设有向外凸出的感应块,第一感应轮盘12的中间设有通孔,该通孔与连接轴3相连;在第一感应轮盘12外圆周上,在水平中心线的下半部分上设有一个角度为140°扇形感应块12-1,在第一感应轮盘12外圆周上,在水平中心线的上半部分与140°扇形感应块12-1相对面上设有两个30°扇形感应块12-2,并且两个30°扇形感应块12-2之间留有角度为30°的空隙。第二感应轮盘13的中间设有通孔,该通孔与连接轴3相连;在第二感应轮盘13外圆周上,在水平中心线的下半部分上设有一个角度为120°扇形感应块13-1,在第二感应轮盘13外圆周上,在水平中心线的上半部分与120°扇形感应块13-1相对面上设有一个60°扇形感应块13-2; 注:所述的水平中心线为作图时所作的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 连接轴3上安装的弹性连接块5和扭转复位弹簧4配合为连接轴3提供一个合适的回复力; 使用弹性钢丝14和扭转复位弹簧4带动感应轮盘转动及恢复具有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比现在使用的感应行程开关的响应速度更快,更能实时的反应现场的辊位及料层的变化。 连接轴3上安装的位置指针9用于现场指示磨辊的位置,使现场工作人员能够直观的了解现场的磨机运行状态。 使用四个接近开关10测量磨辊的位置,接近开关10使用通断信号,传递速度更快也更容易进行后处理。 以下结合实施例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6和图7所示,主动比例滑轮1安装在磨辊摇臂轴上,轴转动时带动主动比例滑轮1转动,主动比例滑轮1通过弹性钢丝14带动从动比例滑轮2转动,从动比例滑轮8带动连接轴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感应轮盘12和第二感应轮盘13、弹性连接块5转动,第一感应轮盘12、第二感应轮盘13转动到不同的位置时,不同的接近开关10将会有不同的开、关组合,通过对此开关组合的分析即可得到磨辊的工作辊位;弹性连接块5转动将使扭转复位弹簧4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保证磨辊恢复状态时,扭转复位弹簧4驱动弹性连接块5复位。 当磨盘、磨辊发生磨损后,校正料层厚度是只需调整弹性钢丝14的安装长度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预设四个接近开关的名称为:接近开关10A,接近开关10B,接近开关10C,接近开关10D。 接近开关10A和接近开关10B与第一感应轮盘12的相对位置如图8所示: 图示位置为初始状态,第一感应轮盘12顺时针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磨辊摇臂轴上的主动轮、从动轮、连接轴(3)、扭转复位弹簧(4)、弹性连接块(5)、至少一个的感应轮盘、n个接近开关(10)和外壳(7);接近开关的数量n为大于1的整数;感应轮盘、从动轮和弹性连接块(5)位于外壳(7)之内,并且依次安装在连接轴上;扭转复位弹簧(4)套在连接轴(3)上,扭转复位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外壳(7)的一端上,扭转复位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弹性连接块(5)上;接近开关安装在外壳(7)的另一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磨辊摇臂轴上的主动轮、从动轮、连接轴(3)、扭转复位弹簧(4)、弹性连接块(5)、至少一个的感应轮盘、n个接近开关(10)和外壳(7);接近开关的数量n为大于1的整数;感应轮盘、从动轮和弹性连接块(5)位于外壳(7)之内,并且依次安装在连接轴上;扭转复位弹簧(4)套在连接轴(3)上,扭转复位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外壳(7)的一端上,扭转复位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弹性连接块(5)上;接近开关安装在外壳(7)的另一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为主动链轮和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宏李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西普水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