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庆祥专利>正文

拔猪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08 阅读:4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拔猪鬃机。该拔猪鬃机,是由多工位布置的气(液)动或弹性端面凸轮推(拉)动成组旋转夹片式拔鬃头,气(液)动力系统,多轴传动箱,猪体定位槽,集鬃漏斗,框架,冲洗装置及皮带输鬃机等部件组成的整台新型设备。该拔猪鬃机,主要适用于猪被大量宰杀之后,为去毛热烫之前,在猪鬃的生长部位不涂抹或喷洒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机械化拔取猪鬃。(*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拔猪鬃机。它是屠宰中使用的一种新型设备。已知现有的拔猪鬃技术,有三种:(1)在猪被宰杀之后热烫去毛之前,用简单的手钩手工拔取。这是单只或少量宰杀后,民间传统采用的拔鬃方法。这种方法虽然保证了猪鬃的质量,但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于在大量宰杀的场合下采用。(2)在猪被宰杀之后,于猪鬃的生长部位涂抹或喷洒化学药品,手工拔取。虽然比前一种易拔,生产效率可以提高,劳动强度还是相当大。更主要的是,猪鬃的质量遭到严重地破坏。目前,此法没有被广泛地推广应用。(3)在猪被宰杀为去毛热烫之后,手工或与其它部位的毛一起在去毛机中去除。与(2)中的情况一样,手工拔取,劳动强度还是相当大。在去毛机中去除,不但要把猪鬃从鬃毛的混杂中梳理出来,而更重要地是猪鬃的质量遭到了严重地破坏。除上述三种拔猪鬃技术之外,在国内没见、没闻,也没有查到有关文献。经DIALOG检索系统也没检索到有关的资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猪被大量宰杀之后,为去毛热烫之前,在猪鬃的生长部位不涂抹或喷洒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机械化拔取猪鬃的拔鬃机。其解决方案是:由多工位布置的气(液)动或弹性端面凸轮推(拉)动的成组旋转夹片式拔鬃头,气(液)动力系统,多轴传动箱,猪体定-->位槽,集鬃漏斗,框架,冲洗装置及皮带输鬃机等部件组成的整台新型设备。多工位布置的拔鬃头,可由各种传动件构成的一个多轴传动箱或多个传动箱,通过各种传动件带动各拔鬃头转动。或者,在各拔鬃头之间用各种传动件相联接,构成一个带动各拔鬃头转动的传动系统。或者,在每个拔鬃头上各装置一台电机,带动各拔鬃头转动。成组旋转夹片式拔鬃头,有两有两种结构形式:(1)气(液)动成组旋转夹片式拔鬃头-其旋转夹片为圆形,外圆的两侧有较大的倒角,在一端面上有一个从内孔向外圆方向扩展出来的环形槽,其内孔套在右面有凸肩的滑轴上。每根滑轴上,套有一组旋转夹片及一组圆环形波纹状弹簧片(以下简称弹簧片)相互间置。在弹簧片的端面,有三个以上的波纹,其材料为各种弹簧钢。滑轴凸肩的右端为一活塞,活塞与右缸盖之间有一拉簧。或者,在活塞、滑轴的另一端有一压簧。当滑轴处在最右边位置时,各旋转夹片被其间的弹簧片分开,彼此之间有一定间隙。当滑轴右端的活塞在气(液)压力作用下沿轴线向左滑动时,各旋转夹片及弹簧片被滑轴上的凸肩压紧而夹住猪鬃。此时,弹簧片被压缩在旋转夹片从内孔向外圆方向扩展出来的环形槽中。夹住猪鬃的旋转夹片、弹簧片及其所在的滑轴,随滑轴两端的旋转支承体而转动,猪鬃即被拔出。各滑轴的两端,由左、右两旋转支承体支承。左边的旋转支承体为一个三角皮带轮,其上有多个支承並允许滑轴滑动的孔。右边的旋转支承体上,有与左旋转支承体上数目相同的气(液)缸孔。在两旋转支承体之间,也就支承这么多根滑轴,即这么多组旋转夹片及弹簧片。左、右两旋转支承体均固定在同一根有中孔的,两端-->支承在滚动轴承上的旋转轴上。由多轴传动箱,通过左旋转支承体上的三角皮带轮带动左、右两旋转支承体、旋转轴、各滑轴及其套在其上的旋转夹片、弹簧片而转动。右旋转支承体上的各气(液)缸孔,均与固定左、右两旋转支承体的旋转轴的中孔相沟通。在旋转轴的中孔内,还装有一根可转动的轴。这根轴右端有一个进气(液)孔,左端有一个出气(液)孔,两孔互不相通。在这根轴的外圆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分别与进、出气(液)孔相通的槽,开槽的方向和尺寸应使旋转夹片的夹紧、放松、拔鬃,去鬃处于良好的状态。这根轴外圆上的进、出气(液)槽,在固定左、右两旋转支承体的旋转轴转动过程中,分别循环与右旋转支承体上的气(液)缸孔相沟通。各气缸进气(液)时,使滑轴获得向左滑动的动力。各气缸排气(液)时,滑轴在弹簧片及滑轴右端活塞与缸盖之间拉簧的作用下退回右端。这根轴的右端,通过一块调整板与不动的框架相联接。在这块调整板与不动框架相联接的那一端,开有一个环形腰子槽。转动这块调整板,就可以改变各组旋转夹片的夹紧与放松相对于猪背的位置。用排出的气(液)和高压水冲洗粘在旋转夹片、弹簧片上的猪鬃及猪血等污物。(2)弹性端面凸轮推(拉)动的成组旋转夹片式拔鬃头-与气(液)动成组旋转夹片式拔鬃头的差别在于:与气(液)有关的结构都被去除;滑轴的右端伸出右旋转支承体之外,滑轴的右端部装有滚动轴承,滑轴的左端作用一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滑轴沿轴线向左边移动压紧旋转夹片及弹簧片的动力,是依靠滑轴右端装置的轴承接触在固定于框架上的一块弹性端面凸轮板上,由多轴传动箱带动旋转支承体转动的过程中弹性端面凸轮推或拉滑轴端部轴承而产生的。两旋转支承体及弹性端面凸轮板的安装,可以做成多种结构形-->式。可以采用左,右两旋转支承体与旋转轴相固定,弹性端面凸轮板滑套在旋转轴上而与框架固定。或者,采用左、右两旋转支承体与套在旋转轴上的滑套相固定,而弹性端面凸轮板既与旋转轴相固定又与框架相固定。在上述两种旋转支承体安装结构的情况下,弹性端面凸轮板也可绕旋转轴的轴线单独与框架相固定。弹性端面凸轮板,是在整圆的,扇形或扇形块状的基板上,装置一块扇形或扇形块状弹簧板而制成的。绕旋转轴的轴线转动弹性端面凸轮板的位置,就可以改变各组旋转夹片的夹紧与放松相对于猪背的位置。旋转夹片的材料,为环氧树脂玻璃丝布板、夹布胶木板、聚四氟乙烯板,有机玻璃板、铝板,以及以上述材料及金属板为基体粘敷橡胶、聚四氟乙烯、皮革等材料的板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拔猪鬃机,其特征是:由多工位布置的气(液)动或弹性端面凸轮推(拉)动的成组旋转夹片式拔鬃头,气(液)动力系统,多轴传动箱,猪体定位槽,集鬃漏斗,框架,冲洗装置及皮带输鬃机等部件组成的整台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拔猪鬃机,其特征是:由多工位布置的气(液)动或弹性端面凸轮推(拉)动的成组旋转夹片式拔鬃头,气(液)动力系统,多轴传动箱,猪体定位槽,集鬃漏斗,框架,冲洗装置及皮带输鬃机等部件组成的整台设备。2、按照权利要求1的拔猪鬃机,其特征是:气(液)动或弹性端面推(拉)动的成组旋转夹片式拔鬃头,为多工位布置。3、按照权利要求1的拔猪鬃机,其特征是:多工位布置的拔鬃头,可由各种传动件构成的一个多轴传动箱或多个传动箱,通过各种传动件带动各拔鬃头转动。或者,在各拔鬃头之间用各种传动件相联接,构成一个带动各拔鬃头转动的传动系统。或者,在每个拔鬃头上各装置一台电机,带动各拔鬃头转动。4、按照权利要求1的气(液)动成组旋转夹片式拔鬃头,其特征是:其旋转夹片为圆形,外圆的两侧有较大的倒角,在一端面上有一个从内孔向外圆方向扩展出来的环形槽,其内孔套在一面有凸肩的滑轴上。每根滑轴上,套有一组旋转夹片及一组圆环形波纹状弹簧片(以下简称弹簧片)相互间置。滑轴凸肩的另一端为一活塞,活塞与缸盖之间有一拉簧。或者,活塞、滑轴的另一端有一压簧。当旋转夹片及弹簧片未被滑轴上的凸肩压紧时,各旋转片被其间的弹簧片分开,彼此之间有一定间隙。当滑轴一端的活塞在气(液)压力作用下推动滑轴,並由滑轴上的凸肩压紧旋转夹片及弹簧片时,旋转夹片夹住猪鬃,弹簧片被压缩在旋转夹片从内孔向外圆方向扩展出来的环形槽中。夹住鬃的旋转夹片、弹簧片及其所在的滑轴,随滑轴两端的旋转支承体而转动,猪鬃即被拔出。各滑轴的两端,分别支承在左、右两旋转支承体上。在两旋转支承体上,分别布有与支承滑轴数目相同,供支承滑轴並允许其滑动的孔和在气(液)压力作用下使其滑动的气(液)缸孔。左、右两旋转支承体均被固定在同一根有中孔的,两端支承在滚动轴承上的旋转轴上。经传动装置带动两旋转支承体、旋转轴,各滑轴及套在其上的旋转夹片、弹簧片而转动。一旋转支承体上的各气(液)缸孔,均与固定两旋转支承体的旋转轴的中孔相沟通。在旋转轴的中孔内,还装有一根可转动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庆祥张福荣
申请(专利权)人:郝庆祥张福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