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电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单频/双频转换的电磁超介质吸波材料。
技术介绍
2000年,D. R. Smith等人基于J. B. Pendry提出的构造单负介电常数超材料、单负磁导率超材料的思想,首次人工合成出在X波段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同时为负的负折射率微波材料,实现了 1968年前苏联科学家V. G. Veselago所预言的理想负折射率材料。2008年,Landy等人提出了一种完美超介质吸波材料的概念,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参数,这种电磁谐振器超材料能够对入射电磁波的电磁分量分别产生耦合,从而在一个给定的频带内对入射到超材料表面的电磁波既不产生反射也不产生透射,实现完美吸收。现有的多频超介质吸波材料主要是利用多个大小不同、结构相似的谐振单元组合而成,通过不同谐振单元工作频段不同达到多个频段,其工作频段的调控较难实现,并且无法实现单频/多频工作频段的转换,从而限制了超介质吸波材料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电磁超介质吸波材料无法实现单频/多频工作频段的转换,提供一种实现单频/双频工作频段转换以及双频频段智能控制的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频/双频电磁超介质吸波材料,所述吸波材料的基材为PCB基板,其特征在于:在PCB基板的一面刻蚀有周期排列的雪花状谐振结构;所述雪花状谐振结构是由主臂和主臂上的次级臂构成的层级结构,其中,主臂有三条,且三条主臂的中心均相交于同一点,三条主臂相互成60度角,至多只有两条主臂的长度相等;所述主臂上的次级臂呈中心对称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频/双频电磁超介质吸波材料,所述吸波材料的基材为PCB基板,其特征在于在PCB基板的一面刻蚀有周期排列的雪花状谐振结构;所述雪花状谐振结构是由主臂和主臂上的次级臂构成的层级结构,其中,主臂有三条,且三条主臂的中心均相交于同一点,三条主臂相互成60度角,至多只有两条主臂的长度相等;所述主臂上的次级臂呈中心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单频/双频电磁超介质吸波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光俊,黄勇军,王黄腾龙,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无锡成电科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