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波装置及无线终端。
技术介绍
由于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个人无线终端类产品(例如,移动终端、数据卡、平板电脑等)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随着终端产品的小型化和便携化的发展,用户在日常的使用场景中往往将此类产品放置在离身体较近的距离范围内。因此,无线终端辐射出的电磁能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国际上采用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简 称为SAR)指标来衡量电磁暴露环境下人体吸收和消耗的电磁能量。SAR的物理含义为单位质量的人体组织所吸收或消耗的电磁功率,单位为W/kg,或者mW/g。在使用各种终端产品时,移动终端的SAR峰值的降低和天线的辐射指标的提高往往相互矛盾。SAR反应移动终端天线的近场辐射特性,而总辐射能量是移动终端天线的远场辐射性能。在无线通讯系统中,总辐射能量关系到终端和基站的接入性能和通讯质量,往往希望越高越好。但是越高的总辐射能量,往往意味着较高的SAR测量值。因此,为了保证终端能够通过SAR的测试标准,需要在总辐射能量和SAR性能之间进行权衡。目前,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法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周期性的阵列单元(13),设置在所述吸波装置的顶层面(10)上,具有可设定的频率选择特性,用于在预定频段内进行吸波,其中,预定的频段包括:比吸收率SAR最大值所在的频段;中间介质夹层(11),设置在所述顶层面(10)与底层面之间,用于与上述周期性的阵列单元(13)协同工作以衰减天线辐射的电磁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周期性的阵列单元(13),设置在所述吸波装置的顶层面(10)上,具有可设定的频率选择特性,用于在预定频段内进行吸波,其中,预定的频段包括比吸收率SAR最大值所在的频段; 中间介质夹层(11 ),设置在所述顶层面(10)与底层面之间,用于与上述周期性的阵列单元(13 )协同工作以衰减天线辐射的电磁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介质夹层(11),设置在所述顶层面(10)与金属地底层面(12)之间,在所述顶层面(10)与所述金属地底层面(12)之间设置有周期分布的金属性过孔(21),其中,所述金属过孔(21)贯穿所述中间介质夹层(11),且与所述阵列单元(13)和所述金属地底层面(12)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装置还包括 所述中间介质夹层(11),设置在所述顶层面(10)与非金属地底层面(14)之间,其中,所述非金属地底层面(14)上设置有阵列单元(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层面(10)与所述非金属地底层面(14)之间设置有周期分布的金属性过孔(21),其中,所述金属过孔(21)贯穿所述中间介质夹层(11),且与所述阵列单元(13)和所述阵列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