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用快速老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2256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用快速老化方法,该方法包括重复执行以下步骤至少一次:将全屏划分成排列成矩阵结构的P×Q个矩形区域;第一预定时间内使全屏为雾状避光状态;第一实施时间内,使全屏各个矩形区域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或全透明状态,每个矩形区域的显示状态与其相邻的所有矩形区域相异;停止加载驱动信号并持续一个设定时间;第二预定时间内使全屏为雾状避光状态;第二实施时间内,使全屏每个矩形区域的显示状态与第三个步骤中的显示状态相异;停止加载驱动信号并持续一个设定时间。与传统的老化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加强了对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老化强度,加快了老化速度,改善了老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屏老化方法,尤指一种应用于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快速老化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平板显示器件之一,传统的液晶显示器都是被动显示,即透射型显示,只有在外加背光源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显示,但是背光源的功耗是液晶本身功耗的几百倍以上,十分耗能。随着液晶技术的发展,各种液晶材料层出不穷,其中不需要背光源的反射型液晶凭借其低功耗特性具有绝对优势。近晶相液晶显示屏(又称为近晶态液晶显示屏)以其特有的薄膜表面特性和反射型显示原理,实现了一种无需背光、 结构简单、视角广泛、画面平稳、真正安全环保、省电的显示装置,并且其具有长期记忆功能和使用者不易疲劳等优点,在显示器的行列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已有的用于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传统的老化方法是对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所有行和列不断循环施加反相的相应低频高压脉冲、反相的相应高频高压脉冲,使近晶相液晶显示屏在雾状避光状态与全透明状态之间不断的变化,从而达到对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老化的目的。但是,从实际实施中可以发现,由于近晶相液晶显示屏中采用的近晶相液晶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在将全屏变为全透明状态或者雾状避光状态时,显示屏内的所 有近晶相液晶分子在同时一起向一个方向偏转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惰性”,偏转速度很慢,因此,目前已有的该老化方法的老化强度并不是很高,所达到的老化效果也不是很好,且老化速度也没有达到理想的速度,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方法加强了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老化强度,加快了老化速度,改善了老化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基体层和第二基体层,在第一基体层与第二基体层之间设有包括近晶相液晶和导电物的混合层,第一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二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一导电电极层由M个行电极组成,第二导电电极层由N个列电极组成,该M 个行电极与该N个列电极相正交而形成MXN的像素点阵列,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重复执行以下步骤a-g至少一次a.将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全屏划分成排列成矩阵结构的PXQ个矩形区域,P、Q 为正整数且P、Q不同时为I ;b.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将一对低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使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全屏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然后停止加载该对低频脉冲信号;c.在第一实施时间内,对步骤a中划分的各个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该第一实施时间内的相应时间段内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使每个矩形区域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或全透明状态,其中每个矩形区域呈现的显示状态与其相邻的所有矩形区域所呈现的显示状态相异,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有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同一时间段分别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d.停止向行、列电极加载高频脉冲驱动信号并持续一个设定时间;e.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将一对低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使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全屏再次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然后停止加载该对低频脉冲信号;f.在第二实施时间内,对步骤a中划分的各个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该第二实施时间内的相应时间段内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使每个矩形区域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或全透明状态,其中每个矩形区域呈现的显示状态与步骤c中所呈现的显示状态相异,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有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同一时间段分别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g.停止向行、列电极加载高频脉冲驱动信号并持续一个设定时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步骤c和f中,当一个矩形区域向预设显示状态变化时,在水平方向上与其相邻的矩形区域要向与其显示状态相异的显示状态变化,由于近晶相液晶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从实际实施中可以得出,向垂直于导电电极层平面的方向偏转的近晶相液晶分子与其相邻的、继续向与平行于导电电极层平面的方向偏转的近晶相液晶分子之间会互相产生一个推动作用,会加快向垂直于导电电极层平面的方向偏转的近晶相液晶分子的偏转速度以及加快向平行于导电电极层平面的方向偏转的近晶相液晶分子的偏转速度, 另外,当一个矩形区域向预设显示状态变化时,与其相邻的、显示状态与其预设显示状态相异的矩形区域对应的近晶相液晶分子也会对该矩形区域对应的近晶相液晶分子的偏转产生一个推动作用,加速该矩形区域对应的近晶相液晶分子的偏转速度,由此,与传统的老化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方法提高了老化强度,加快了老化的速度,改善了老化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组成示意图2是排列成横竖点阵列状的第一和第二导电电极层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快速老化方法的实现流程 阅图4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行列电极上施加的一对低频双向脉冲信号的波形图; 阅图4B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行列电极上施加的一对高频双向脉冲信号的波形图; 图4C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行电极上施加的高频双向脉冲驱动信号的波形 阅图5A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行列电极上施加的一对低频正向脉冲信号的波形图; 图5B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行列电极上施加的一对高频正向脉冲信号的波形图5C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行电极上施加的高频正向脉冲驱动信号的波形图6A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步骤c中各个矩形区域的显示状态示意图6B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步骤f中各个矩形区域的显示状态示意图7A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的步骤a中矩形区域的划分示意图7B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的步骤c中各个矩形区域的显示状态示意图7C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的步骤f中各个矩形区域的显示状态示意图8是近晶相液晶分子呈乱序排列形态的示意图9是近晶相液晶分子呈规则排列形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针对近晶相液晶显示屏而设计的。如图I和图2所示,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10包括第一基体层11和第二基体层12。第一基体层11和第二基体层12的材料可选为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在第一基体层11与第二基体层 12之间设有混合层13,该混合层包括近晶相液晶和导电物。例如,混合层13可由近晶相液晶、导电物、隔离物混合而成,或者,混合层13包括封装在聚合物结构中由近晶相液晶、导电物和隔离物组成的混合物。近晶相液晶(又称为近晶态液晶)可为A类近晶相液晶,如带硅氧基的化合物等。导电物可为带导电特性的化合物,如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等。隔离物可为玻璃等材质制成的透明的隔离球或隔离棒。聚合物结构为聚合分子材料或单分子体材料热固化或紫外固化形成的具有腔室的设定形状的透明结构。在第一基体层11朝向混合层13的一侧镀有第一导电电极层14,在第二基体层12朝向混合层13的一侧镀有第二导电电极层15,如图2所示,第一导电电极层14由M个平行排列的条状行电极141组成,第二导电电极层15由N个平行排列的条状列电极151组成,M、N为正整数,第一导电电极层 14的M个行电极141与第二导电电极层15的N个列电极151相正交而形成一个MXN的像素点阵列结构,一个行电极141与一个列电极151形成一个像素点,如图2所示的像素点 20。该第一和第二导电电极层14和15与中间的混合层13形成了一个面积很大的电容结构。第一导电电极层14和第二导电电极层15是透明的,其可以是ITO(氧化铟锡)等,且可根据需要使用辅助的金属电极,如铝、铜、银等。实际中,根据显示需要,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用快速老化方法,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基体层和第二基体层,在第一基体层与第二基体层之间设有包括近晶相液晶和导电物的混合层,第一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二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一导电电极层由M个行电极组成,第二导电电极层由N个列电极组成,该M个行电极与该N个列电极相正交而形成M×N的像素点阵列,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重复执行以下步骤a?g至少一次:a.将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全屏划分成排列成矩阵结构的P×Q个矩形区域,P、Q为正整数且P、Q不同时为1;b.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将一对低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使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全屏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然后停止加载该对低频脉冲信号;c.在第一实施时间内,对步骤a中划分的各个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该第一实施时间内的相应时间段内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使每个矩形区域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或全透明状态,其中:每个矩形区域呈现的显示状态与其相邻的所有矩形区域所呈现的显示状态相异,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有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同一时间段分别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d.停止向行、列电极加载高频脉冲驱动信号并持续一个设定时间;e.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将一对低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使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全屏再次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然后停止加载该对低频脉冲信号;f.在第二实施时间内,对步骤a中划分的各个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该第二实施时间内的相应时间段内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使每个矩形区域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或全透明状态,其中:每个矩形区域呈现的显示状态与步骤c中所呈现的显示状态相异,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有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同一时间段分别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g.停止向行、列电极加载高频脉冲驱动信号并持续一个设定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用快速老化方法,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基体层和第二基体层,在第一基体层与第二基体层之间设有包括近晶相液晶和导电物的混合层,第一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二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一导电电极层由M个行电极组成,第二导电电极层由N个列电极组成,该M个行电极与该N个列电极相正交而形成MXN的像素点阵列,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重复执行以下步骤a-g至少一次a.将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全屏划分成排列成矩阵结构的PXQ个矩形区域,P、Q为正整数且P、Q不同时为I ;b.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将一对低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使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全屏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然后停止加载该对低频脉冲信号;c.在第一实施时间内,对步骤a中划分的各个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该第一实施时间内的相应时间段内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使每个矩形区域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或全透明状态,其中每个矩形区域呈现的显示状态与其相邻的所有矩形区域所呈现的显示状态相异,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有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同一时间段分别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d.停止向行、列电极加载高频脉冲驱动信号并持续一个设定时间;e.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将一对低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使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全屏再次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然后停止加载该对低频脉冲信号;f.在第二实施时间内,对步骤a中划分的各个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该第二实施时间内的相应时间段内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使每个矩形区域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或全透明状态,其中每个矩形区域呈现的显示状态与步骤c中所呈现的显示状态相异, 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有矩形区域对应的行、列电极在同一时间段分别加载相应高频脉冲驱动信号;g.停止向行、列电极加载高频脉冲驱动信号并持续一个设定时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快速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前还包括重复执行以下步骤a01_a02至少一次aOl.在第一设定时间内将一对低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所述行电极、各个所述列电极上,使所述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全屏呈现为雾状避光状态,然后停止加载该对低频脉冲信号并持续一个设定时间;a02.在第二设定时间内将一对高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所述行电极、各个所述列电极上,使所述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全屏呈现为全透明状态,然后停止加载该对高频脉冲信号并持续一个设定时间。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快速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依次对处于各个水平位置的矩形区域进行扫描驱动,其中在扫描驱动处于一个水平位置的矩形区域时,向处于该水平位置的矩形区域对应的行电极加载相应的高频脉冲驱动信号,同时向处于该水平位置、将要呈现雾状避光状态的矩形区域对应的列电极加载与该高频脉冲驱动信号相同的驱动信号,且向处于该水平位置、将要呈现全透明状态的矩形区域对应的列电极加载与该高频脉冲驱动信号仅相位相反的驱动信号;在所述步骤f中依次对处于各个水平位置的矩形区域进行扫描驱动,其中在扫描驱动处于一个水平位置的矩形区域时,向处于该水平位置的矩形区域对应的行电极加载相应的高频脉冲驱动信号,同时向处于该水平位置、将要呈现雾状避光状态的矩形区域对应的列电极加载与该高频脉冲驱动信号相同的驱动信号,且向处于该水平位置、将要呈现全透明状态的矩形区域对应的列电极加载与该高频脉冲驱动信号仅相位相反的驱动信号。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依次对处于各个水平位置的矩形区域进行扫描驱动,其中在扫描驱动处于一个水平位置的矩形区域时,向处于该水平位置的矩形区域对应的行电极加载相应的高频脉冲驱动信号,同时向处于该水平位置、将要呈现雾状避光状态的矩形区域对应的列电极加载与该高频脉冲驱动信号相同的驱动信号,且向处于该水平位置、将要呈现全透明状态的矩形区域对应的列电极加载与该高频脉冲驱动信号仅相位相反的驱动信号;在所述步骤f中依次对处于各个水平位置的矩形区域进行扫描驱动,其中在扫描驱动处于一个水平位置的矩形区域时,向处于该水平位置的矩形区域对应的行电极加载相应的高频脉冲驱动信号,同时向处于该水平位置、将要呈现雾状避光状态的矩形区域对应的列电极加载与该高频脉冲驱动信号相同的驱动信号,且向处于该水平位置、将要呈现全透明状态的矩形区域对应的列电极加载与该高频脉冲驱动信号仅相位相反的驱动信号。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和e中,所述一对低频脉冲信号仅相位相反,所述低频脉冲信号和所述高频脉冲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为5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宇孙刚夏兴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