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薄膜
,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平板显示器中,主要包括有TFT-IX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PDP电浆显示器以及背投影显示器。由于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积极投入TFT-IXD显示器的研发、生产及采用大型化的生产设备,故在当前液晶显示器的品质不断精进的情况下,其价格亦不断下滑,从而带动了液晶显示器的需求,如此使得TFT-LCD显示器成为目前平板显示器的主流。国内企业也不断的扩大和发展TFT-IXD显示行业。而液晶面板本身无法发出光线,需要由背光模组来提供显示器的光源,一般而言,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主要是直下式和侧光式,背光源可以由灯管的增加或使用扩散板来达到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要求;其中,扩散板分为内部扩散型及表面扩散型。内部扩散型是在一丙烯酸树脂板内分散有不同折射率的光学颗粒,使光线均匀地反射,此时光线因为光学颗粒的折射率不同以及混合的百分比等因素,需要进行画面亮度及辉度不均匀性的调整;而表面扩散型则是利用一透明的树脂板的表面粗糙度,使光线进行反射及折射。但是随着现在LED光源的不断发展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扩散膜,包括透明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的上表面设置有上扩散涂层、下表面设置有下扩散涂层;所述上扩散涂层包含上扩散胶层和上扩散粒子,所述上扩散粒子通过上扩散胶层粘结在透明基材的上表面;所述下扩散涂层包含下扩散胶层和下扩散粒子,所述下扩散粒子通过下扩散胶层粘结在透明基材的下表面;所述上扩散粒子重量占上扩散涂层的50%?80%,上扩散粒子的粒径为5um?30um;所述下扩散粒子重量占上扩散粒子的0.5%?20%,下扩散粒子的粒径为5um?20um;所述上扩散粒子由形状为球形,椭球形,三棱锥或半球形扩散粒子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粒子混合而成;所述下扩散粒子由球形,椭球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扩散膜,包括透明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的上表面设置有上扩散涂层、下表面设置有下扩散涂层;所述上扩散涂层包含上扩散胶层和上扩散粒子,所述上扩散粒子通过上扩散胶层粘结在透明基材的上表面;所述下扩散涂层包含下扩散胶层和下扩散粒子,所述下扩散粒子通过下扩散胶层粘结在透明基材的下表面;所述上扩散粒子重量占上扩散涂层的50%-80%,上扩散粒子的粒径为5um-30um ;所述下扩散粒子重量占上扩散粒子的O. 5%-20%,下扩散粒子的粒径为5um-20um ;所述上扩散粒子由形状为球形,椭球形,三棱锥或半球形扩散粒子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粒子混合而成;所述下扩散粒子由球形,椭球形,三棱锥形或半球形扩散粒子中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粒子混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扩散粒子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粒子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下扩散粒子选自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与半球形扩散粒子的直径为5-30um ;所述椭球形扩散粒子的长径为5-15um,短径为3_10um ;所述三棱锥形扩散粒子的外接球直径小于30um。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扩散粒子的折射率为I.4-2. 7,所述下扩散粒子的折射率为I. 3-2. 6,且上扩散粒子的材料与下扩散粒子的材料不同,上扩散粒子折射率大于下扩散粒子的折射率。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扩散粒子由球形扩散粒子和三棱锥形扩散粒子混合而成;所述下扩散粒子由球形和半球形扩散粒子混合而成。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