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地震反射特征的碳酸盐岩勘探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2244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弱地震反射特征的碳酸盐岩勘探方法及装置,获取至少两口井的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的层地震反射波的反子波;根据已知井标定的风化壳地震反射特征获取该井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顶部的反射系数;将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标层地震解释层位加载到共反射点道集上来获取地震采样点,并根据所述反子波和所述地震采样点获取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比较所述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顶部的反射系数与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来判断目标层层位是否为优势道;若判断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顶部的反射系数与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极性一致,则所述目标层层位为优势道;将所述优势道叠加来获取地震数据体,根据获取的地震数据体对具有弱地震反射特征的碳酸盐岩进行勘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勘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弱地震反射特征的碳酸盐岩勘探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碳酸盐岩对一定规模的孔洞密集发育带、洞穴及 裂缝密集发育带等有利储层预测中(以方面描述,下文将孔洞密集发育带、洞穴及裂缝密集发育带等三种储层类型统称为有利储层),往往只重视“串珠”状(强振幅)地震反射特征,认为是有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近年勘探成果表明,中国西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钻探“串珠状”地震反射成功率很高,探井的储层钻遇率可达90%以上。在现有技术中,碳酸盐岩储层识别主要采用均方根振幅属性、振幅变化率属性及分频振幅属性,储层识别率高,效果好。但类似“串珠”强地震反射的勘探目标是有限的,研究表明,“串珠”目标平面展布面积仅为总有利勘探面积的8%,因此寻找串珠外的弱地震反射目标具有现实的勘探意义。但在实际钻井过程中发现,弱振幅反射特征地震剖面上没有明显的响应,无法直接对其进行识别。定井位没有“目标”,制约了油田的勘探与生产。小级别储层地震响应弱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叠加CRP (Common Reflection Point,共反射点道集)中的噪音对叠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在现有技术当中,叠加CRP道集主要是分角度或者分偏移距叠力口,叠加的用途是为了获得弹性波阻抗做叠前反演。因此,目前急需解决如何寻找串珠外的弱地震反射目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弱地震反射特征的碳酸盐岩勘探方法及装置,该技术方案区别于其它弱串珠识别方法的本质在于提高了目的层的地震波信噪比来强化弱振幅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弱地震反射特征的碳酸盐岩勘探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井的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的层地震反射波的反子波;根据已知井标定的风化壳地震反射特征获取该井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顶部的反射系数r(0);将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标层地震解释层位加载到共反射点道集上来获取地震采样点,并根据所述反子波和所述地震采样点获取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比较所述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顶部的反射系数与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来判断目标层层位是否为优势道;若判断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顶部的反射系数Ho)与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极性一致,则所述目标层层位为优势道;将所述优势道叠加来获取地震数据体,根据获取的地震数据体对具有弱地震反射特征的碳酸盐岩进行勘探。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至少两个井的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的层地震反射波的反子波包括统计至少两口井的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的层地震子波;根据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的层地震子波求取平均子波;将获取的平均子波求逆获取反子波。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均子波WAVK(t)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弱地震反射特征的碳酸盐岩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至少两口井的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的层地震反射波的反子波;根据已知井标定的风化壳地震反射特征获取该井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顶部的反射系数r(0);将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标层地震解释层位加载到共反射点道集上来获取地震采样点,并根据所述反子波和所述地震采样点获取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比较所述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顶部的反射系数与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来判断目标层层位是否为优势道;若判断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顶部的反射系数r(0)与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极性一致,则所述目标层层位为优势道;将所述优势道叠加来获取地震数据体,根据获取的地震数据体对具有弱地震反射特征的碳酸盐岩进行勘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地震反射特征的碳酸盐岩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至少两口井的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的层地震反射波的反子波; 根据已知井标定的风化壳地震反射特征获取该井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顶部的反射系数 r(0); 将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标层地震解释层位加载到共反射点道集上来获取地震采样点,并根据所述反子波和所述地震采样点获取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 比较所述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顶部的反射系数与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来判断目标层层位是否为优势道;若判断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顶部的反射系数HO)与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极性一致,则所述目标层层位为优势道; 将所述优势道叠加来获取地震数据体,根据获取的地震数据体对具有弱地震反射特征的碳酸盐岩进行勘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至少两个井的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的层地震反射波的反子波包括 统计至少两口井的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的层地震子波; 根据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的层地震子波求取平均子波; 将获取的平均子波求逆获取反子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子波WAVK(t)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子波f(t)为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标层层位加载到共反射点道集上来获取地震采样点,并根据所述反子波和所述地震采样点获取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包括 将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目标层层位加载到共反射点道集上获取地震采样点; 将反子波与地震采样点做褶积运算获取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为 e (t) = f (t) *x (t) 其中,e(t)为反射系数;x(t)为地震采样点,f(t)为反子波。7.根据专利要求I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岩内幕风化壳顶部的反射系数HO)与目标层层位反射系数e(t)满足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数据体的表达式为 其中,Sik表示叠加后的地震数据体;fijk表示第k个共反射点道集中第j道的第i个采样点,W#叠加权系数,Nik非零道的采样点数,i表示时间采样点数,j表示偏移距数,k表示共反射点道集的道集数。9.一种弱地震反射特征的碳酸盐岩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反子波单元,用于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闯高妍芳王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