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轴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它包括立轴破筒体(1),在立轴破筒体(1)内设有破碎腔,破碎腔由拼合的下破碎腔(2)和上破碎腔(3)构成,下破碎腔(2)与立轴破筒体(1)连接,上破碎腔(3)与下破碎腔(2)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创新首先在于立轴式破碎腔上半部分易磨损问题的发现;为解决该问题,申请人将破碎腔制作成上下可分离式结构,这样当破碎腔的上半部分出现磨损需更换时就可单独对其进行更换,相对现有的整体更换不仅可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可以缩短维护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轴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属于破碎机设备
技术介绍
立轴式破碎机即立式冲击式破碎机,其破碎的核心部分为转子体,当物料被分料器送入转子体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进入不同的发射流道,并在离心力下加速到60-75m/s速度抛射出去,冲击到涡动破碎腔内,进行强烈的自粉碎。因此立轴式破碎机的两大易磨损件分别为转子体和破碎腔,对于破碎腔,根据料垫的形成、及物料的撞击位置分 布,申请人发现破碎腔的上半部分的磨损几率远高于下半部分;但因现有的破碎腔均为整体结构,这就导致破碎腔的更换必须一体进行,这样不仅增加生产、维护成本,而且更换难度很大、费时费力。同时,现有立轴破碎机的破碎腔被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破碎腔内壁设置便于形成料垫的凸起,形成为石打石破碎腔,这类破碎腔主要用于给物料整形,存在破碎效果差的缺点;另一种是破碎腔内设置铁砧,使之形成石打铁破碎腔,这类破碎腔主用于制沙,存在破碎腔维护频繁、质量重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更换方便、快速,破碎效果好、可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的立轴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立轴破筒体,在立轴破筒体内设有破碎腔,破碎腔由拼合的下破碎腔和上破碎腔构成,下破碎腔与立轴破筒体连接,上破碎腔与下破碎腔连接。下破碎腔与立轴破筒体固定连接,上破碎腔通过锁紧装置与下破碎腔连接。所述的锁紧装置为连接在下破碎腔和上破碎腔接触区域的锁扣。在下破碎腔上连接有连接筋板,在连接筋板的上端设有插孔,在上破碎腔的顶部开设有能使连接筋板的上端穿过的卡槽,位于上破碎腔上面板的楔紧块插接在插孔内。上破碎腔的顶部连接有锁链,锁链的另一端与楔紧块连接。在上破碎腔内连接有耐磨件,耐磨件由相互连接的侧保护板、上连接板和筋板构成,侧保护板与上破碎腔的侧板贴合,上连接板与上破碎腔的上保护板贴合,筋板的形状为有一角为直角的多边形,筋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与侧保护板和上连接板连接。在上连接板与上破碎腔的上保护板上开设有通孔,上连接板与上破碎腔的上保护板通过螺栓相互连接。耐磨件的数量为20-40块,在每块耐磨件上设有一块筋板。在两块耐磨件之间设有缝隙。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创新首先在于立轴式破碎腔上半部分易磨损问题的发现;为解决该问题,申请人将破碎腔制作成上下可分离式结构,这样当破碎腔的上半部分出现磨损需更换时就可单独对其进行更换,相对现有的整体更换不仅可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可以缩短维护时间。下破碎腔和上破碎腔的连接可以采用任何常规机械扣合装置,其连接面可以在上、下破碎腔的结合处,也可以在上破碎腔的顶部,只要能实现两者的快速固定和分离即可。在上破碎腔内设置耐磨件,耐磨件既包括侧保护板也包括垂直的筋板,这样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即可实现石打铁的碰撞,形成较好破碎效果,也可在破碎腔内形成料垫,起较好的破碎腔保护效果,两者的结合有效提高了破碎物料的整体性能;耐磨件通过螺栓连接在上破碎腔的上保护板上,这样的活动连接结构便于破损耐磨件的更换;耐磨件可以制作为一个整体,也可以制作为多块的组合结构,但考虑到可针对磨损件进行更换,建议采用多块结构。因上破碎腔易被磨损,因此将可更换耐磨件设置在上破碎腔,这样既可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也可减轻破碎腔重量和制作成本,在两块耐磨件之间设有缝隙,这样更方便料垫的形成。附图说明 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I的俯视 图3为在上破碎腔内连接有耐磨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如图I图2和图3所示,立轴破筒体I为圆柱形筒体,在立轴破筒体I内设有破碎腔,该破碎腔由拼合的下破碎腔2和上破碎腔3构成,拼合后的破碎腔形状与现有破碎腔形状相同,将拼合装的下破碎腔2与立轴破筒体I固定连接,上破碎腔3通过锁紧装置与下破碎腔2连接,锁紧装置可以采用现有常见的机械连接方式,如连接在下破碎腔2和上破碎腔3接触区域的锁扣、螺栓等。实施例2 :如图I图2和图3所示,立轴破筒体I为圆柱形筒体,在立轴破筒体I内设有破碎腔,该破碎腔由拼合的下破碎腔2和上破碎腔3构成,拼合后的破碎腔形状与现有破碎腔形状相同,将拼合装的下破碎腔2与立轴破筒体I固定连接,上破碎腔3通过锁紧装置与下破碎腔2连接,锁紧装置可以采用现有常见的机械连接方式,如连接在下破碎腔2和上破碎腔3接触区域的锁扣、螺栓等。本例中上破碎腔3与下破碎腔2连接的锁紧装置为在下破碎腔2上焊接有较高的连接筋板4,并在连接筋板4的上端开设插孔5,同时在上破碎腔3的顶部开设有能使连接筋板4的上端穿过的卡槽6,当上破碎腔3与下破碎腔2对位扣合后,连接筋板4的上端会穿出卡槽6,使用位于上破碎腔3上面板的楔紧块7插接在插孔5内即可完成上破碎腔3与下破碎腔2的定位;为防止楔紧块7遗失,上破碎腔3的顶部连接有锁链8,锁链8的另一端与楔紧块7连接。为使本方法能适应开设有检修窗口的立轴破碎机的破碎腔,在圆环装的上破碎腔3上开设缺口,缺口上端用连接板9连接即可。实施例3 :如图I图2和图3所示,立轴破筒体I为圆柱形筒体,在立轴破筒体I内设有破碎腔,该破碎腔由拼合的下破碎腔2和上破碎腔3构成,拼合后的破碎腔形状与现有破碎腔形状相同,将拼合装的下破碎腔2与立轴破筒体I固定连接,上破碎腔3通过锁紧装置与下破碎腔2连接,锁紧装置可以采用现有常见的机械连接方式,如连接在下破碎腔2和上破碎腔3接触区域的锁扣、螺栓等。在上破碎腔3内连接有耐磨件,耐磨件由相互连接的侧保护板10、上连接板11和筋板12构成,其可采用一体的铸造件,在安装到位后,侧保护板10与上破碎腔3的侧板贴合,上连接板11与上破碎腔3的上保护板贴合,筋板12的形状为有一角为直角的多边形,优选直角梯形,筋板12的两直角边分别与侧保护板10和上连接板11连接。耐磨件的连接方式是在上连接板11与上破碎腔3的上保护板上开设有通孔,上连接板11与上破碎腔3的上保护板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耐磨件可以为一个圆环状的整体,在其上设置多块的筋板12。但为便于后期的维护,耐磨件优选20-40块分开设置的小块,在每块耐磨件上设有一块筋板12,在多块耐磨件安装后,在两块耐磨件之间设有缝隙,这样更方便料垫的形成。权利要求1.一种立轴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它包括立轴破筒体(1),在立轴破筒体(I)内设有破碎腔,其特征在于破碎腔由拼合的下破碎腔(2)和上破碎腔(3)构成,下破碎腔(2)与立轴破筒体(I)连接,上破碎腔(3 )与下破碎腔(2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轴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其特征在于下破碎腔(2)与立轴破筒体(I)固定连接,上破碎腔(3 )通过锁紧装置与下破碎腔(2 )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轴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装置为连接在下破碎腔(2)和上破碎腔(3)接触区域的锁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轴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下破碎腔(2)上连接有连接筋板(4),在连接筋板(4)的上端设有插孔(5),在上破碎腔(3)的顶部开设有能使连接筋板(4)的上端穿过的卡槽(6),位于上破碎腔(3)上面板的楔紧块(7)插接在插孔(5)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轴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破碎腔(3)的顶部连接有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轴式破碎机的破碎腔结构,它包括立轴破筒体(1),在立轴破筒体(1)内设有破碎腔,其特征在于:破碎腔由拼合的下破碎腔(2)和上破碎腔(3)构成,下破碎腔(2)与立轴破筒体(1)连接,上破碎腔(3)与下破碎腔(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东敏,刘劲松,马正韬,严合顺,桂宇,周远松,李建华,刘钊,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