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架空进线结构。
技术介绍
在220kV架空进线的三相导线排列方式中,相邻的导线之间和各导线相对地之间的距离是按跨距内绝缘子串和导线在风力与短路电动力作用下产生摇摆时能满足绝缘配合要求的最小电气距离来设计的,这样,要求进线间隔相间距(相邻的导线之间的距离)最小需要满足4m的距离。图I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规的架空进线结构,如图I所示,在本结构中,A相导线21’、B相导线22’和C相导线23’在门型架10’的横梁12’上依次沿水平方向排列,A相导线21’和B相导线22’之间的距离Dl’ =4m, B相导线22’和C相导线23’之间的距·离D2’ =4m,为了保证门型架10’立柱上人时对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A相导线21’和两个立柱11’中距离其近的立柱11’之间的距离D3’=2. 5m,C相导线23’和两个立柱11’中距离其近的立柱11’之间的距离D3’ =2. 5m,这样,门型架的跨度即两个立柱11’之间的距离为 13m。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架空进线结构,如图2所示,在本结构中采用三角形立体分层布置相序排列方式,通过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架空进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型架(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立柱(11)和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11)之间的横梁(12);A相导线(21)、B相导线(22)和C相导线(23),所述B相导线(22)和C相导线(23)设置在所述横梁(12)上,所述A相导线(21)设置在所述两个所述立柱中的一个立柱(11)上,所述B相导线(22)位于所述A相导线(21)所在的立柱(11)和C相导线(23)之间,其中,所述A相导线(21)与B相导线(22)之间的距离以及B相导线(22)与C相导线(23)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或等于安全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云华,丁莉,郭治锋,张利,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